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寒门状元:我的大脑通古今 > 第86章 十里秦淮夜,惊鸿掠影声

第86章 十里秦淮夜,惊鸿掠影声(1 / 2)

文会之后数日,

苏惟瑾白日里或去文彭先生处请教,

或窝在悦来客栈埋头苦读,

将那日所见所闻、

所思所得细细消化。

超频大脑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一切养分,

不断优化着应对南闱的策略。

这日晚膳后,徐明轩竟主动寻到了悦来客栈。

他依旧是一身青衫,气质冷峻,

见到苏惟瑾,开门见山道:

“整日闭门读书,不怕读成了呆子?

秦淮夜色,天下独绝,

既来金陵,岂能不见识一番?

今日有几个相熟的友人约了沿河步月,苏兄可愿同往?”

苏惟瑾略感意外。

自那日文会一番言论后,

这位孤高的才子似乎对自己另眼相看,

但这主动邀约,仍显突兀。

他转念一想,整日苦读确需调节,

且深入接触这些江南士子的生活,

亦是了解风土人情、

拓宽眼界的机会,便欣然应允:

“徐兄相邀,敢不从命?

正好可向诸位兄台请教。”

两人出了客栈,

汇合了另外三四位士子,

皆是那日文会上对苏惟瑾见解表示过认同的年轻人。

彼此寒暄几句,便沿着秦淮河岸信步而行。

与那日乘坐画舫穿行河心的感受不同,

漫步岸堤,又是另一番滋味。

夜幕下的秦淮河,

仿佛一条流淌着金银与梦幻的星河。

无数画舫、灯船缀满彩灯,

倒映在暗沉的水面上,

随波晃动,碎成一片迷离的光斑。

丝竹管弦之声从四面八方传来,

悠扬的箫笛、缠绵的琵琶、

柔媚的吴歌小调,

交织成一张无形而奢靡的网,

笼罩着整个河岸。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各色香气

——酒楼的酒肉香、脂粉铺的腻香、

茶肆的清茶香、小贩兜售的糕点甜香,

还有那若有若无、从画舫飘来的高级熏香,

种种味道混合在一起,

形成一种独特的、令人微醺的“秦淮味”。

沿岸更是热闹非凡。

卖花姑娘挎着花篮,声音清脆;

卖小吃的老叟推着独轮车,吆喝声拖着长调;

测字算命的摊前围着好奇的书生;

更有那提笼架鸟的纨绔、

前呼后拥的富商、

以及无数锦衣夜行的各色人等,

摩肩接踵,川流不息。

“卖冰糖葫芦——”

“刚出炉的梅花糕,甜掉牙嘞——”

“公子,买朵玉兰花给小姐戴上吧,香得很呐!”

小奇和徐明轩等人的书童跟在后面,

眼睛早就不够用了,

尤其是小奇,看得目瞪口呆,

只觉比沭阳的年集还要热闹百倍千倍。

一位姓钱的士子显然是个中老手,

如数家珍地指着河上那些最为华丽精致的画舫:

“瞧见那艘缀满琉璃灯的了没?

那是‘听雨阁’的船,

里面的姑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等闲人连船板都摸不上!”

“那边那艘,挂着八角宫灯的,

是‘媚香楼’的,

嘿,那儿的姐姐们……”

他说到一半,

瞥见徐明轩冷淡的眼神,

讪讪地住了嘴。

徐明轩淡淡道:

“声色犬马,终是皮相。

秦淮之风流,岂在皮囊?”

另一位李姓士子笑道:

“明轩兄所言极是。

不过,这秦淮河上,

倒也并非全是庸脂俗粉。

亦有才情气节令人钦佩者。”

正说着,一阵清越婉转的歌声,

穿透周遭的喧嚣,

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

那歌声不似寻常妓馆的柔靡,

反而带着几分清冷与幽怨,

咬字清晰,音律精准,

唱的是一首《西厢记》里的名段: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歌声如泉水流淌,

又如珠玉落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