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多古貌,双耳下垂肩。
嵩岳逢汉武,疑是九嶷仙。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言终忽不见,灭影入云烟。
喻帝竟莫悟,终归茂陵田。——《嵩山采菖蒲者》白松站在元丹丘的旧居前,看着这里云岩掩映,山清水秀,松风徐吹,石潭水清,颇有佳致。
白松十分羡慕,友人可以这样无忧无虑地静心高卧在云霞里。
但对他而言,无论他再怎么神往,他还是无法像友人一样隐居,放下凡尘的烦恼,因为他功名未就,就不能归隐。
白松所向往的,不是隐居本身,而是功成身退。归隐的前提是已经成就了一番事业,这样才能了无遗憾地退居山林。否则,他的归隐就是暂时的,是有目的的。
他无法放下,所以他羡慕元丹丘,羡慕孟浩然,羡慕焦炼师。但人各有志,白松再怎么羡慕,他在内心还是坚定他自己的道路。
他要在世间闯**,要用他的力量为百姓谋福祉,让这个世界因为他有一些改变。
与其说白松对于功名的追逐过于强烈,倒不如说他对于世间万物的爱太过博大,这种爱超越了道家的无为,也超越了儒家的仁爱,它是对于一切存在的关怀。
不仅是对于山川湖海,花草树木,还有对于每一个人,他都有着博大的胸怀,深沉的怜悯。
这是历史上无论哪位诗人都无法与他比拟的气度。
即便是在经济繁荣兼容并蓄的盛唐,依然不能摆脱封建专制的禁锢,白松被看作是异类,是挑战权威者,是不知天高地厚之人。
但他又有着满腔的赤诚,看到了世事艰难,也无法熄灭心中的火焰,他仍要昂首向前。
他不是看不清现实,而是看清之后必须如此,一个人,一旦脱离了笼子,就再也没有人能使他回到笼子里。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们看到的是,盛世对他的不公平。人生的道路是那么宽阔,而他的面前,坚冰堵塞大川,大雪覆满高山,他没有出路。
美酒也浇不了心中块垒,拔剑四顾,陷入无物之阵。
他控诉着,茫然着,但从未丧失信心。即便这条道路越来越艰难,他还是等待着长风破浪的那一天,他会扬起风帆,远渡碧海青天。
白松离家四处漂泊,已是两年光阴,他常常想起远在安陆等他归家的妻子,一想起心中便涌起万般柔情。
但他功业未成,有家却不能回,白松只能写诗,寄去他的相思,好让独守空房的人儿明白他的心意。
这些情诗细腻温柔得不像是白松的手笔,难以想象,在他狂放不羁的另一面,是这样的一往情深。
对于妻子的包容,她的孤独,白松是满心歉疚的。
妻子也许是这世间唯一懂他的人,而他却将她辜负了。
读了这些缠绵深情的情诗,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不可一世的白松,有着远大的抱负与洒脱不羁的性格,也会被儿女情长所牵绊,被相思之苦所折磨,变成了红尘中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
拿去他身上被后人所赋予的种种光环,才发现他并不是绝世独立的天才,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