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早上,王建安正在家吃着早饭,大哥王建平戴着顶草帽,一头汗地冲了进来。
“建安,建安,你快去看看,大棚里的黄瓜开花了!”
王建平的声音里带着兴奋。
“坏了!”王建安一拍脑门,“差点把大事忘了!大哥,你先吃饭,我去大棚里面看看。”
他急匆匆扒了几口早饭,抓起草帽就往外走。
尹祥平端着碗从厨房追出来:“哎,又不吃菜?这么急干啥去?”
“大棚里的瓜该授粉了!”王建安头也不回地喊了一句,人已经跨出院门。
最近王建安一直忙着屠宰场扩建和猪肉批发的事,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去大棚了。
一直都是小刘带着大哥大嫂和父母在管理着大棚,差点忘了这个大事。
也幸好有小刘这个专业人士在,王建安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猪肉批发公司那边。
今年的大棚数量增加了2倍多,要是还按照之前的人工授粉方式,每天忙24个小时都完成不了。
更何况没有24个小时,每天的黄金授粉时间就只有早上那2、3个小时。
所以授粉方式得升级,对此他也早就想好了策略。
王建安赶到河边湾的大棚区转了转。
果然,不少大棚里,黄瓜和西葫芦的黄花已经陆续开始绽放。
王建安蹲在一株西葫芦前,仔细查看花蕊。
雌花花柱已经分泌出晶莹的黏液,这正是授粉的最佳时机。
要是再晚两天,这些花就白开了,根本结不了果。
他立刻转身往合作社办公室走去,一边走一边在心里复盘之前的策略:
现在李家沟总共六十亩大棚,他家占了近十亩,剩下二十八户人家加起来差不多五十亩。
黄瓜和西葫芦马上就要开始授粉,月底番茄也需要授粉,二十八户近60人……
刚进办公室王建安就喊起来:“泽安舅舅,赶紧通知大家,上午九点开会,大棚里的瓜要授粉了!”
张泽安正和几个社员在办公室门口说话:“去年你就教过了,大家早都会了,不用你提醒。”
王建安:“去年一户才一亩大棚都要全家出动,今天大棚翻倍了,光靠人工肯定搞不完,要升级一下方法。”
张泽安也想明白了,来不及问升级了什么方法,连忙回应道:“要的,我马上去通知。”
还不到九点,合作社的院子里已经挤满了人。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还不明白开会干什么。
王建安站在台阶上,抬手让大家安静:“今天叫大家来,就为一件事:授粉。
我早上去看了,黄瓜和西葫芦的花都开了,要赶紧开始授粉了。”
“就是,我们刚才就在大棚里面授粉。”
王建安也是略显无语:“你们就没有发现忙不过来嘛?”
不等其他人说话,王建安继续说道:“今年我学到个新的授粉方法,比人工授粉快几倍。”
“啥子方法?”
王建安:“激素授粉,就是用药物点花。
不过用激素结的果可能长得不太好看,有的会弯,有的会大头小尾。
所以我打算激素授粉和人工授粉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激素授粉的菜就主要供应批发市场,价格会低一些。
人工授粉的菜主要供应大饭店和高档小区,价格会高一些,和去年差不多。”
底下顿时嗡嗡地议论开来。
王建安等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才继续说:“我原本想着我们统一规划,划出专门的激素授粉区和人工授粉区,然后成立授粉小队,互相帮忙......”
话还没说完,
说话的是张老四,他家人多,大棚面积也不小:“统一划区,要是我家大棚被划到激素区,那不是亏大了?我家又不缺人。”
他这一说,立刻有好几个人附和:“就是!我家劳动力多,不怕费工夫,就想全部人工授粉,多卖点钱。”
王建安皱了皱眉,他还是有点理想主义了。
他原本想着统一管理效率高,但现在看来行不通。
大家的情况不同,想法也不一样。
张泽安磕了磕烟袋,开口道:“建安啊,我看这样,谁家想用哪种方式,自己决定。
愿意人工授粉的就自己多费工夫,想省事的就用激素。
你看行不?”
王建安想了想,也只能这样了:“那好,各家自己决定。
不过我先把话说在前头,人工授粉的菜,收购价每斤比激素授粉的高一些。
而且激素授粉的长畸形了要降价。”
底下又是一阵骚动。
有人迅速在心里算起了账:
一亩地产量起码8、9千斤,每斤就算多一毛就是8、9百块钱,虽然人工授粉费事,但多赚这么多钱,值了。
但也有人摇头,特别是张春城等去年就种了一亩多,今年更是扩展到近三亩地的人。
谁都想多赚钱,但也得看有没有那个实力。
授粉时间就上午那么2、3个小时,去年一亩多地就让他们全家齐上阵才堪堪弄完,再多绝对搞不完。
“最后我再提醒一下,授粉时间早上9到11点过最好,过了这个时间再授粉坐果率低得很。
有的人去年没有跟着干,不晓得这个工作量,我再说一下这两种授粉方式的需要的人工差距。
人工授粉平均一亩大棚要3个人才能完成授粉工作,
而激素授粉平均一个人可以管理两亩大棚的授粉工作。”
王建安让大家讨论了一会儿,然后说:“这样吧,愿意人工授粉的站左边,想用激素的站右边。”
人群慢慢分开。
王建安粗略数了数,大约有16户选择人工授粉,12户选择激素授粉。
选择人工的大多是劳动力充足的人家,而选择激素的要么是地多人少,要么是怕麻烦的。
王建安家自然选择全部人工授粉。
他家种的多是新品种,必须保证品质。
大不了请人来帮忙。
“好,既然定下来了,我现在就教大家两种授粉方法,有的去年学过人工授粉了,有的还没有学过,我都再教一次。”
王建安说着,拿出准备好的几个小瓶子和一些工具。
随后人群随着王建安来到他家大棚,分批次的进入大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