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蜀军离城稍远时,三百骑忽然纷纷吹响口哨,三百军马各自奔驰寻主。而少年郎们无需马鞍,便操马持弓,以极快速度朝蜀军反扑。
等蜀军校尉吴康反应过来时,三百唐骑已将蜀军所包围,使用弧形围射法,仅射了几轮,便将五百蜀卒射得阵型骚乱,之后丘郎以高超的马术,挥舞环手刀,率骑冲击蜀军阵容。
未有照面,从没见过如此之多骑卒的蜀军在唐骑撞阵之际,所有兵卒径直溃散,稍后三百骑围杀五百人,五百步骑非死既降,唯校尉吴康趁着混乱率数骑而逃。
击破吴康后,什翼率军包围褒中城,并在山岭中安插旗帜,好似兵马众多。
城中守兵见校尉出逃,而敌寇援兵太多,担心无法守住褒城,于是献城而降,什翼得以率兵入城,控制了褒谷口。
而当什翼控制褒城时,吴康骑马已逃至孙策军中,向孙策禀报了唐军来援的消息。
大帐内,孙策神情愤怒,一脚踹翻跪地求饶的吴康,骂道:“我将褒城交于你固守,百般叮嘱如遇敌军固守便可,等候我率军来援。你今贪功冒进,实坏我之大计,非死莫能赎罪。”
孙策不可谓不怒,张鲁向张虞求援,前后派了数十名骑卒,孙策光拦截便有十人。得知张鲁的求援消息,孙策派兵封堵了汉中诸谷口。其中因不知来敌方向,于是孙策在陈仓、褒斜、傥骆、子午四道皆派有兵马驻守谷口,每道皆有一校千人步骑守卫。
依照孙策计划,如果遇见山西军兵马,谷口兵马驻守不战,等候他率军救援便可,而今吴康擅自出战的行为彻底坏了他的计策。
见孙策要杀自己,吴康赶忙磕头,委屈说道:“使君,敌寇狡猾,遣三百骑诱我,先是叫骂使君父子,之后为让我松懈,更是卸下马鞍,放任战马活动。我见敌骑跋扈、无备,康忍耐不住,率骑欲擒杀敌骑。”
“不料敌骑无马鞍亦能驱马,诸骑奔驰如履平地,骑射箭矢不绝,我部兵马非其之敌,便被敌卒所破,望使君恕罪。”
见吴康在推卸责任,孙策再次踹翻吴康,骂道:“敌军骑卒精湛,安能不会无鞍骑射?你违背军令,今依法当斩!”
“来人,将吴康带下去!”
“诺!”
“且慢!”
孙瑜上前阻拦说道:“使君,吴康为吴公之亲眷,今杀吴康恐会让吴公不满!”
“以我之见,使君不如先思御敌之策?”
“军法在上,安有亲属?”
孙策瞪眼怒声说道:“我正是因他为吴公亲眷,方才用他固守褒城。今褒城失守,他为亲眷而违背军令,当罪加一等,岂能纵容之?故不杀不足以整肃军纪!”
“这~”
孙瑜没想到孙策如此严格,但见孙策主意已经定,他已不好多劝。
待愤怒稍微消退,孙策便看向法正,问道:“今时南郑未降,而敌寇却下褒城,不知孝直可有计策教我?”
法正捋须皱眉,说道:“张虞大军远在河北,今欲大军齐征汉中,必然无可能。故今时来援兵马应是不多,或仅数千人,是为先锋之用。而敌军大部至少需一月方能至褒城,因此以正之见,使君应速下褒城,之后封堵诸口,令援兵不得入汉中。”
“若褒城在敌军之手,则敌寇援军将源源不断从褒斜道入关中。彼时内有南郑之军,外有山西援军,我军纵粮草充裕,亦会因势穷而败。”
法正眼光独到,他知道南郑短期内围不下来,故不如先完善阻援防御工事,唯有山西援军无法入汉中的情况,孙策才能打下汉中。否则山西援军不断涌进汉中,以彼时的复杂情形,对孙策将会异常不利。
孙策明白法正意思,说道:“孝直之意,亦是为我之意。不下褒城,则山西军涌进褒口,我军将弗能下汉中。”
念及于此,孙策愈发恼怒吴康违背他的军令,导致山西援军在褒口立足,而今唯有趁敌立足未稳之际,重新夺回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