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翼在褒中城立足之际,依法正所料,徐晃与柯比二军方才从河北赶至长安,在长安以南的鄠县扎营。
而今徐晃之所以在鄠县扎营,非是有意拖延战机,而是他在等候什翼所部的音讯,及辎重补给。
“将军,什翼有信来报!”
大帐中,徐晃正与柯比、郭淮等将校商量蜀道,而侍从脚步匆忙而来,向众人通禀军情。
徐晃目光从舆图上移开,看向侍从问道:“军情如何?什翼可有在汉中立足?”
侍从说道:“将军,眼下汉中军情复杂,阳平关被破,孙策遣军分驻诸口,并率军围困南郑。而什翼则是从褒斜道入汉中,袭破褒口褒城,而今已于汉中立足。然什翼将军恐遭孙策遣兵围攻,遂率部固守褒城。”
郭淮在舆图上寻到褒城,指点说道:“孙策分驻诸口,所为阻我援军入汉中。而今我军已下褒城,为阻我军援兵从褒斜道入汉中,孙策必会率兵攻打褒城。”
说着,郭淮看向徐晃,说道:“将军,什翼将军帐下仅有三千军士,褒城城小墙矮,恐难久守,我军需尽快至汉中,先解什翼将军之急,再解南郑之围。”
柯比说道:“今欲入汉中,当选何道行军?如走褒斜道,恐孙策会有所戒备。”
徐晃沉吟了下,看向郭淮,问道:“伯道有何见解?”
郭淮指点舆图上的汉中诸道,说道:“如柯将军所言,孙策为阻我军从褒斜道入汉中,即会遣军围攻褒城,更会伏击后续兵马。故依淮之见,我军需从傥骆或子午入汉中,以令敌军难以预料。”
“我军如能至汉中,则能趁孙策分心褒城之际,与南郑城中兵将联络。彼时处处需兵马围堵,便是我军用武之时,更何况君侯又让令程普将军为援!”
“傥骆道与子午道路况何如?”徐晃盯着路线舆图,问道。
郭淮指着子午道,说道:“子午道长七百余里,从长安至南郑约近九百里,道路崎岖,沿线寡有民居。而傥骆道不同,从长安至南郑仅有六百里,是为诸道中最短者,而傥骆道虽短,但却比子午道更险,沿途多虎豹豺狼。”
“因此从傥骆道入汉中最快,走子午道反而最慢!”
柯比指着子午谷,说道:“傥骆道虽短,但却直临南郑,恐孙策会于此加派兵马。子午道途经西城,离孙策兵马最远,从子午谷道入汉中,当能令孙策无备。”
郭淮皱眉说道:“仅恐孙策料到我军所思,会遣精兵固守子午口。相反,傥口临近南郑,孙策或会放松戒备。”
见二人意见不同,徐晃皱眉凝思。
过了半响,徐晃慢悠悠说道:“不如行声东击西之策,先遣一军从子午谷南下,虚张声势令以分蜀军兵马,而我率精锐潜出傥骆道。”
“孙策于傥口留有兵马,我军几近道口时,孙策必会有所察觉。”柯比沉吟少许,说道:“彼时孙策恐会率兵迎击,时敌众我寡,将不利于我军。”
“我军身经百战,论之精锐悍勇,蜀军安能与我相比?”
徐晃紧握剑柄,沉声说道:“蜀军分兵别守褒城、南郑、子午口,孙策欲率军击我,安能倾全营而出。时列阵厮杀,何须畏哉!”
“那由何人出子午道?”郭淮问道。
众人安静了下,咸阳军副将令狐衍趋步出列,拱手说道:“将军若不弃衍粗鄙,我今愿率老弱会民夫从子午谷道至汉中,以来吸引蜀军兵马。”
“善!”
徐晃点了点头,满意说道:“既然如此,由君率两千步骑出子午谷,多树旗帜,广播消息,务必让孙策增兵子午谷口。”
“遵命!”
令狐衍为张虞下太原时所投降的汉将,在近几年以来官职原地踏步,而今为了建功立业,令狐衍必须抓住机会立功。
有了行军道路,徐晃便不再犹豫,果断说道:“待令狐将军出兵后,余者兵马再随我出傥骆道,道路有六百里之远今需在十日内至汉中。”
“诺!”众人沉声领命。
在徐晃急驰救援汉中时,今张虞在回军的路上,特意途径雒阳。
洛水畔,张虞登高而望远,入目所及一片荒芜,残破的村社了无人烟,荒废的田亩遍布杂草。
张虞谓左右而感叹,说道:“昔我于洛阳居住时,田有稻麦之色,户有机杼之声,天下商贾云集于此,洛阳为天下之中,人口数十万。惜仅过了短短十年,洛阳沦为废弃之城,百里无人烟,千里无集市。”
战乱时期的洛阳因四通八达之故,易遭兵马蹂躏。汉末以来,雒阳先后经历董卓迁都,群雄讨董,二袁夺帝等役,方有雒阳凋敝荒芜之现状。
当然了,河南尹中不只是雒阳荒废,连同虎牢关以西的诸县也一并凋敝,每县之中几乎没什么百姓,今下时的河南尹或许仅有几千户,与当年人口百万的河南尹有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