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以前的听京剧,变成了边听边看。
梅葆九先生也在表演上丰富了京剧的形式。
可纵然是这样,洛一明还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京剧的问题。
现在那些传统剧目,表现的角色,唱腔没有一个能让一个现代观众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形成代入感。
这是可怕的。
而现今,即使是资深票友,也大多沉迷于技法,没见几个能对作品本身表现的人物和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
这是悲哀的。
像洛一明说的,二十几年前,那时的人们,他们宁愿走好几个小时的路,也要去看戏。
现在,哪里还有年轻人会做这种傻事。
他们应该只会为了和女票看场电影,在售票门口排长队了。
时代过去了,京剧没落了。
虽然他不想承认,但洛一明的话,是让他不得不清醒。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在那一刻,梅葆九先生决定,就帮助洛一明在这一期节目上,提倡年轻的京剧爱好者,去探索京剧新的表演形式。
或许,这才是真的挽救京剧的唯一出路。
在全场都在议论之时,洛一明还在讲着:“比起别的曲艺来,京剧可能是最不幸的那一个。”
“同样是时代都过去了,相声还存活在小剧场里,还存活在网络视频里,还能接地气,还有好角儿、好作品。京剧呢可能除了资深戏迷,年轻人很少看到听到了。”
“就连春晚节目播到京剧时,可能也是大家的上厕所时间。”
洛一明果然开始细思极恐的主持了。
他一开始这样,观众们就知道,这节目要升华了。
小高潮要来了
“难道,我们的国粹艺术,我们的京剧就这样没落”
“就这样成为沧海遗珠。”
“难道我们的京剧艺术就真的代入不了年轻的我们”
“至少我很喜欢京剧,但我不觉得,我喜欢,你就一定会喜欢。我也不觉得,京剧是国粹,所以你明明不喜欢,还要去喜欢。”
“京剧不会死。”
“京剧会活着。”
“这一期,我们请来了在京剧表演艺术上,梅派艺术的传人。著名的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的儿子,当代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九先生。”
“让他给我们讲一讲,梅派京剧的故事,和京剧的明天。”
洛一明把他要表达的说了。
而在梅葆九大师把演讲说完,洛一明就会和梅老带来那一首新贵妃醉酒。
然后,新京剧的概念就会由梅老和自己一并提出。
这样,新京剧就不会只是一期节目中的名词,会被社会各界关注,从而真的引发一场风暴。
洛一明是要为京剧的创新,发展,做出一点贡献的。
他不是玩票行为。
作为知名主持人,洛一明也觉得能够为弘扬京剧事业,振兴京剧艺术,尽一点绵薄之力,是他应该做的。
起初,梅葆九先生和洛一明的合唱,他可能只是一个合作伙伴的关系。
可洛一明前奏带风,把传统京剧的困境说出,梅老受到启发后,就不得不去思考京剧的未来。
而且,如果之前是用年纪大了,折腾不动了做借口。
可洛一明的新京剧梦,让梅葆九先生对于京剧的未来也充满了期待。
洛一明是他的徒弟,能和自己的“爱徒”,在京剧的道路上,将京剧,将梅派艺术再次推向另一个巅峰,再能够代入年轻观众们,梅葆九觉得,那又将是京剧艺术的盛世。
拿着一台仿古留声机登台,梅葆九先生也是要追忆曾经岁月。
这台留声机,是为纪念梅兰芳诞辰111周年而制作的全球“限量版”,总共只有399套。
这台留声机里有解析梅兰芳大师录唱片、拍电影,促进京剧艺术现代化传播的种种探索。
梅葆九先生打算将这样的对话推广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他的演讲也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曾经梅派艺术的辉煌,第二部分则是洛一明给他启发的,关于京剧的未来,新京剧破土而生的必要。
梅葆九先生开讲了。
从梅兰芳先生讲起,到梅派京剧艺术的辉煌。
从父亲的勤奋,一度被第一位老师认定为“老天也不赏饭吃”,但自己却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勤奋,用功,采百家之所长成为一代大师。
到住在香江半山的时候,日人的炮弹落在床上,坚决不让佣人过去,而让自己的儿子去排弹,要炸也炸自己人。
还有,在日人面前,梅兰芳大师留起胡须罢演的风骨。
梅葆九先生的演讲让大家听得热血沸腾。
最后,梅葆九先生说出了新京剧,说自己并不是一个守旧的人。
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坚持革新,包括蝴蝶夫人、卡门等国外唱片,自己都有学习。
而今,是时候,在新京剧这条路上,做一个先行者。
节目达到了录制的高潮。
s:为了你们不说我水,梅葆九大师的演讲我精简了,但是效果就差了一丢丢。求打赏和月票,推荐票
第一百四十六章、可以,这波真的可以为魔伟帅少加更
“穿皮鞋、理分头,开着大摩托上西单”,爱猫人士,爱巧克力。
不缺乏时尚观念的梅葆九说出支持新京剧的探索,这并不叫人意外。
梅葆九在台上说了梅派京剧的发展,说了父亲对京剧的探索和贡献。
可随着戏园子变少,真正唱京剧的后辈越来越少,京剧的传承,和欣赏都出现了问题。
加上西方音乐的冲击,年轻人们往往去学习英文歌曲,流行歌曲,也不爱听京剧,就让传统的京剧艺术变成了少数人,小众化的表演。
梅葆九在讲述京剧的历史和现在时,不禁表露出他愿倾尽毕生精力去复苏,振兴京剧文化。
可时光无情,年迈的他有心无力,担心京剧艺术就此没落,传承失序的那种无奈和伤感。
梅葆九的演讲拉近现实,京剧说白了,就是在我们身边的艺术,这种艺术说远很近,说近却因为你的不在意,马上可能就会疏远。
在最后梅葆九先生希望当代的年轻人可以去试着探索新京剧,让国粹艺术真正能成为国之骄傲,民之所乐。
因为只有这样,华夏的传统文化才能够世世代代熠熠生辉,终不会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梅葆九大师的演讲结束。
他言辞恳切,说到情深处,眼泪都要落下来的那个画面,引发了广大的年轻人们思考,让那些并不反感京剧,还有喜欢京剧的年轻人,想要去摸索一下新京剧。
弘扬一下自己国家的国粹。
梅葆九先生下台。
洛一明重新执掌话筒,他走上舞台,背后的布景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