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8(1 / 2)

成规的。

他是准专业级音响爱好者、唱片收藏家甚至汽车爱好者。

他前世偶尔还会自驾车出行。

对于那套07年他发行的唱片,梅葆九就表示过戏曲前途的趋势是跟大众需要和时代而变化的,我愿在新的道路上求发展。

正因为此,洛一明才能够这么大胆的要梅老在他的演讲中,加入对新京剧的这段表达。

梅派艺术的传人,又是京剧界资历最深的大佬,如果他认可了新京剧的形态,这期节目播出后,势必会产生媒体,包括京剧评论家,甚至网友们的热议。

而各路京剧表演艺术家,或许会因为梅老的这番话,开始京剧的探索之路。

当然,传统的京剧势必要保留,传承,但新京剧的异军突出,相信很快就能达到。

梅葆九先生,其实就是个音乐发烧友。

他每次去外地出行。返程的行李都是大包小包的,而且大多都是从秋叶原淘的音乐器材。

而邓力君、四大天王,迈克尔杰克逊、席琳迪翁等人的唱片也是梅葆九的挚爱。

洛一明可不知道,梅老家中还设置一间专用音响房,设备可是豪华先进。

梅老早就知道,现代京剧的存在很尴尬,只可惜,他已经老了,就算有心去振兴京剧,可岁月不饶人,心有余力不足啦。

洛一明在这个时候,跟他说这些。

如果不了解这个人,梅葆九不确定,洛一明的目的。

但这段时间的接触,梅老晓得,洛一明是真心实意想要推动京剧发展。

在自己的演讲中,加入一段对于新京剧意识形态的支持,号召喜欢京剧的年轻人探索京剧的出路,用新京剧的形式表演,梅老觉得未尝不可。

一番“促膝长谈”,两人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现场导演这时通知一切准备就绪,洛一明也是先走上演播厅的讲台。

“今天这一期节目是有关于我们国家的国粹京剧的。在这一期节目开始前,我想先提问现场的观众朋友们一个问题,你们喜欢京剧吗”

不知道洛一明的梗,当洛一明一脸严肃站在那,开场后,同学们是懵的。

前排反应超快的几个,扮演了托,道:“喜欢。”

可声音并不整齐,还有点迟疑不决。

“佐妍,你喜欢京剧吗说真话。”

佐妍想了下道:“我喜欢,但是,只觉得那是很高雅的存在,我可能还没有欣赏它的能力。”

洛一明继续看向张薇薇:“你呢,薇薇。”

张薇薇沉默了。

“我可以认为你不说话,是你不喜欢京剧吗”

张薇薇还是沉默不应对。

这才是她内心真实的反应。

洛一明不再提问,面向着台下的观众,洛一明的声音加重:“为什么今天的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不喜欢听京剧呢”

“是京剧的艺术性太高,如左妍说的,我们欣赏不了还是现代社会的浮躁。”

“我觉得不全是”

洛一明的话锋突转,这让所有观众一时间懵逼了。

今天可是请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所以主题的节奏,抛砖引玉不是这么玩的啊。

洛一明这感觉是要搞事情。

洛一明的确是要搞事情。

这一期节目,洛一明就要搞出一点事情来。

他站在讲台边,依旧严肃,认真:“我们从来不缺乏高度复杂的艺术,而艺术本身想要不断发展,务必要不断更新自己。”

“京剧是传统艺术,以京剧而言,他并没有过分复杂和过高的门槛,其创作初期,即清朝末年,是完全契合当时的语境和心态的。”

“比如著名的苏三起解,发生在明代山希,但是这幕剧里的唱念可是地地道道的老京片子,其中反映的社会结构甚至官职也都是如假包换的清朝设置。”

“这也是为什么京剧在当时几乎成为流行文化,从王公大臣到走卒贩夫都会哼哼几句,也会“看着直掉眼泪”或“看的满面通红”。

“所以年轻人不喜欢,我想是因为它无法契合现代人的生活,无法形成代入感。”

“今天的大多数人更喜欢看电视剧,每天上班,大家可能会讨论一下剧情啊、明星啊、八卦啊什么的。这些可能更有共鸣。”

“所以,谁还爱听京剧。”

哗。

如果说前边节奏还没有那么明显。

可说着说着,洛一明这就更不像是做一期京剧的节目,而像是要批判京剧了。

s:稍后还有一更,求订阅和打赏,求月票

第一百四十五章、梅葆九大师的演讲为大辉头的加更

“洛一明是要干什么”

“我怎么感觉他是要毁京剧啊”

“不对不对,我觉得洛一明是要欲扬先抑,这小子总是不走寻常路,他的套路你永远猜不透。”

“是呢,洛一明这么一说,我倒对京剧的这期节目很感兴趣了,实际上,要不是我闺蜜来,我真的提不起兴趣的。”

台下的观众开始议论。

而洛一明的开场,让梅葆九先生也知道了,为何洛一明要和他谈那么久。

为什么洛一明一定要自己表态支持一下新京剧。

传统的京剧,的确存在洛一明说的这些问题。

这个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在没有电视,电影也很贵,相声、快板、大鼓什么的都不够全面的情况下,作为当时覆盖面最广的大众媒体,京剧变成了承载意识形态宣传任务的最佳载体。

几十年前,大家聚在一起是讨论京剧的,剧情啊、唱腔啊、明星啊什么的,各种花边新闻,各种追星,圈内各种烂七八糟事儿。

跟今天是一样一样的。

自上而下的,大家都在推广京剧。

无论是行政性的,还是自发性的,或者其他性质的,全民追捧的情况下,京剧在那个时代火了。

而从前的京剧,可不全是陈腐的才子佳人,它各种类型片都有。

就像是今天的电影电视,武打、刑侦、言情、战争、历史、官场、惊悚,应有尽有。

那时的京剧也不都是墨守陈规的。

自己的父亲梅兰芳、还有其他名旦程砚秋、尚小云都排过现代装束的戏,一样受欢迎,甚至还有取材自印度民间故事的舶来品京剧。

曲调音乐也是与时俱进的。

就说杨宝忠除了京胡一绝。

当年在现代装束的戏里还能穿西装在台上用小提琴伴奏,曲调也都是新创的。

自己为何后来都是穿着西装表演。

梅葆九先生,也是想要告诉现代观众,他也有一个时尚观念,他也会创新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