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看不到头。”
“你每天必须从这一头,爬到那一头。”
“然后把另外两行的叶子打完了,再爬回来,这一天的活就算干完了。”
“要是速度不够,你回不了家,根本回不来。”易中田老师想到那时的岁月,仍然觉得没有希望。
“那时候,我看着那一望无际的条田,我在想,我的希望在哪里”
“我看不到希望。”
“现在很多年轻人说我看不到希望,我看不到希望。”
“那你去条田看看。”
易中田老师的声音加重了些,实际上,现在的年轻人,他们所谓看不到的希望,还不至于到达这种困境。
至少,很多人没有到达这种困境。
这样的遭遇让同学们觉得易中田老师的年轻时光不容易。
“后悔吗”
“不后悔。”
易中田老师一个手用力向下按着,大声道:“因为那是我自己下的决定。”
“我不后悔”
“到我现在我都认为,当我服从自己内心最强烈的冲动的时候不管他的结局是怎么样的,不管将来我会吃多少的苦,我无怨无悔。”
“选择即负责。”
第一百三十一章、生活不是诗
掌声起来了。
易中田老师的演讲,在这一刻,响起了从没有过的掌声。
那是同学们认同,认同选择了,再苦再难,你都要坚持。
“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我想我既然是做了这个梦。”
“虽然生活不是诗。虽然生活没我想象的那样。”
“可以给我提供那么多素材。”
“让我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
“但是我的梦,我得继续做下去。”
易中田老师恢复了平静,他笑了,尽管他的声音充满了古怪的味道,但是却是最有魅力的声音。
“所以当时我读了很多的书。”
“而且正是由于这样一个积累。”
“最后让我考上了武汗大学。”
“我毕业之后,住过办公室。”
“住过筒子楼。”
“一直很艰苦很艰苦的过来。”
“我很清楚的记得1998年,下门大学房改。”
“学校分给我一套房子。”
“因为那个时候我已经是教授了。”
“哇。”同学们底下发出了声音,那是羡慕的声音,那是觉得易中田老师的好日子要来了。
房子啊,下门的房子,可是寸土寸金啊。
易中田老师自然是听到了同学们的哇声。
“房子一百一十二平方。”
“七打折,八打折。”
“折下来,你们猜多少钱”
前排的观众道:“十五万”
“二十万”
“十万”
有的学生是福省的,也是按照当地的房价,大学的政策,再适当打折去推算。
易中田老师笑了:“三万。”
“不是每平米。”
“总价”
同学们再次惊呼:“这么便宜。”
“三万可以了。”
一些学生还在心里说,易中田老师赚到了,走上人生巅峰的节奏了。
就在同学们都这么认为的时候,他们被狠狠打脸了。
易中田老师近乎咆哮地说道:“我买不起。”
教授的手狠狠甩出去,也好像是说自己的无能。
“我买不起啊,同学们。”
啪啪啪。
虽然没有声音。
但是,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被打脸了。
堂堂一个教授。
一个大学的教授。
三万块的房子买不起
这这怎么可能
现实给了你一记清脆的耳光,然而你,还得笑着接受。
买不起,就是买不起,易中田老师都觉得,这是个笑话。
但他不是笑话啊,他就是活生生的现实啊。
当讲到这里的时候,当全场哑口无言,面色难看时,当很多学生都在思考,这是不是时代的悲哀,教授不如戏子时,罗欣明白了。
洛一明为什么要开这样一档栏目,这样一档栏目的生命力在什么地方。
这档栏目,和其他综艺节目争夺,他的看点,他的优势在哪里。
可这样的相比,相较,罗欣觉得是侮辱了大牌来了。
他不同于那些综艺,他是对现实社会的一场深度思考的栏目,他是对一些热点问题,对这个社会存在的矛盾,进行探讨的一个有广度的栏目。
这样的节目,播出之后,会引起多么大的反响,会引发媒体,社会多么大的关注,会让多少人去探讨
会自下自上的,影响多么人去反思。
这个节目真的可怕啊。
“我后来为什么要去做电视呢”
“我为什么要去上百家讲坛呢。”
“不是那些媒体猜测的。”
“说你上了百家讲坛,你就大红大紫。”
“你就能出名,你就能赚很多钱。”
“根本不是这样。”易中田连连摆手。
“上百家讲坛挣钱,做一期节目一千块钱。”
“扣掉税,九百六。”
“我算了一个很简单的账,一个月播四期。是四千块钱,一年坐下来,是四万八。”
“就这么简单的动机,我就去了。”
说到这,观众们皆沉默了。
也理解了,为什么一个大学的教授,选择去做电视节目。
为什么,一个大学教授,不在学校里安稳的做他的教授。
他买不起房子啊,他住在办公室,住在筒子楼,好不容易赶上了房改分房,他特喵的连三万块都没有。
他心灰意冷,只能是去通过到电视台做节目,一年赚到这四万八。
坐在观察团的佐妍,张薇薇,杨雪,都是沉默的表情。
“心里好酸”佐妍看向张薇薇。
张薇薇也不知怎么表达心中的情绪了。
她不知道,易中田老师原来是这样的机缘巧合才到央视开了百家讲坛。
杨雪从小生长在富贵之家,她的起点很高,所以,听完这样的故事后,杨慧内心的触动更大。
“我觉得我这一生很多事情是我先前没有想过的。”
“轻轻松松就去了。”
“但总是有得有失的。”
“我绝不想我做成了有什么好处。”
“那么我只考虑一个问题,一旦做砸了。”
“我要承担的那个代价,我是担得起,还是担不起。”
“如果这个代价我是付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