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寒门状元:我的大脑通古今 > 第75章 芸娘心事,惟瑾解围困

第75章 芸娘心事,惟瑾解围困(1 / 2)

自打苏惟瑾入股,

陈家书铺仿佛枯木逢春,

悄然变了模样。

陈母用那五十两银子,

先是请了城里最好的大夫,

按苏惟瑾(伪装后的现代医学)建议调整了药方,

又买了些上好药材给陈伯康调理。

陈伯康身子虽未立刻痊愈,

但咳嗽明显减轻,

脸上也渐渐有了血色,

偶尔能下床在铺子里坐镇片刻了。

更重要的是,铺面焕然一新。

书架补齐了,还新打了两个。

架上不再是那些蒙尘的残本旧书,

而是新进的时文集子、诗词选编,

甚至还有几套印制精良的经典注疏。

更吸引眼球的是,

门口显眼位置摆上了一摞摞新刊印的话本小说,

封皮上印着诱人的名目:

《落魄书生遇狐记》、《侠女风尘三千里》…

皆是苏惟瑾凭超频大脑记忆,

将后世流行网文套路稍加改造,

符合明代审美和价值观的“原创”作品。

铺子门口还挂起了新幌子:

“沭阳案首苏惟瑾入股书坊,

精选文墨,惠及乡梓”。

这招牌效应是巨大的。

苏惟瑾如今是沭阳读书人的标杆,

他的入股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广告。

许多士子、甚至普通市民都慕名而来,

想看看案首老爷看中的书铺有啥不同。

一来二去,生意果然好了不少,

虽谈不上日进斗金,

但每日也有些进项,

陈家人脸上笑容多了,

芸娘忙碌时哼着小调,

眉眼间的轻愁也淡了许多。

然而,树大招风。

陈家书铺的红火,很快引来了同行的眼红嫉妒。

尤其是斜对门那家“翰墨斋”的吴掌柜,

看着原本半死不活的陈家铺子如今客流不息,

自家却门可罗雀,心里像是打翻了醋缸,又酸又涩。

于是,几条阴损的谣言便开始在沭阳城里悄然流传。

“听说了吗?

陈家那书铺,卖的尽是些粗制滥造的劣版书,错字连篇!”

“可不是?价格还死贵!

专坑那些冲着苏案首名头去的外乡人!”

“我表侄买了他家一本时文,

回去一看,墨色深浅不一,

还有污渍!退都不给退!”

谣言传得有鼻子有眼,虽无实据,却最是伤人。

一些原本打算光顾的客人听了,

不免心生疑虑,转而去了别家。

陈家书铺刚热络起来的人气,

眼看着又冷清了下去。

芸娘气苦极了。

她家进的书籍纸张、刻印工艺都是父亲抱病亲自把关,

选的物美价廉的良心货,

价格也定的极为公道,

怎会如此污蔑?

她试着向几位熟客解释,

可人言可畏,三人成虎,收效甚微。

看着父母愁容重现,

她背地里偷偷抹了好几次眼泪。

这日午后,铺子里依旧冷清。

芸娘正对着账本发呆,

眼圈微微泛红,

就听见一个清朗温和的声音响起:

“芸娘,可有新到的《近科程墨精选》?”

芸娘猛地抬头,只见苏惟瑾一身青衫,

不知何时已站在柜台前,正含笑看着她。

他目光扫过芸娘微红的眼眶和略显冷清的铺面,心中已是了然。

超频大脑瞬间将近日听到的零星谣言与眼前景象关联起来。

“苏…苏相公…”

芸娘慌忙起身,下意识掩藏情绪。

“有的,刚到的,我这就给您拿。”

她转身去取书,背影带着一丝委屈的僵硬。

苏惟瑾接过书,并未立刻翻阅,

而是状似随意地提高了一点声量,朗声道:

“芸娘,这书是府城‘文华堂’刻印的吧?

他家版本校勘极精,纸张也好,

我找了好久。

价格几何?”

芸娘一愣,下意识答道:

“一百二十文。”

“一百二十文?”

苏惟瑾故作惊讶,

声音更清亮了几分,

确保铺子外偶尔路过的行人都能听见。

“如此好的刻本,竟这般实惠?

我在县学旁那家‘翰墨斋’看到类似的,

纸质远不如这个,

还要卖一百五十文呢!

陈伯父真是厚道!”

他这话一出,不仅芸娘呆了,

连外面几个看似路过、

实则竖着耳朵听动静的街坊也放缓了脚步。

苏惟瑾仿佛浑然不觉,

继续大声与芸娘讨论,

时而点评纸张厚度,

时而赞叹刻工精细,

时而比较别家价格,

句句都在盛赞陈家书铺货真价实、童叟无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