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本院马上传下王命旗牌,命各哨军马于十月初七夜从四面八方一同进兵,十二日务必赶到长龙、十八面隘,一同会攻横水!哪一哨不到,统兵官立即革职问罪!”
这时候余恩心里还有一个顾虑:“都堂,长龙、十八面隘都是个天险绝地,谢志珊在当地经营多年,早把各处山路都阻断了,当路之处设置了大批滚木礌石,官军如果强攻,伤亡怕也不小。”
王守仁点点头:“这个本院已经想过了。以前咱们攻象湖山用的那个乘夜奇袭的办法很好,当时咱们只临时调了一百五十名精兵,照样打了胜仗。这几个月本院把各府县调来的两千名会武艺的乡兵集中起来整训,专门让人教给他们登山攀岩的技巧,现在能跟着我那尔古兄弟一口气攀上崖顶的已经有四百来人。等十哨人马展开进攻的时候,本院亲率这支精兵先到横水,让他们多带旗帜火铳连夜攀上山顶,先破了山贼的滚木礌石,等官军攻山之时就在山上放火举旗,用铳炮威吓山贼,乱他们的阵脚。有了这支奇兵,横水贼巢一战可下。一旦攻克了横水,各路人马不要休息,立刻赶到桶冈和湖广兵马会合,一举拿下桶冈!”
别看王守仁是个文官,可听他一番安排,几员将领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都堂真是个奇才,哪里想出这些练兵、破贼的妙计来?”
守仁可不想说这是他看着官军操演时的漏洞琢磨出来的心得,笑着说:“都是寻常计策罢了。”
“听说桶冈是一处真正的绝险之地,山贼蓝天凤比谢志珊更恶,不知都堂有什么妙计对付蓝天凤?”
郏文也是得意忘形了,却忘了守仁眼下并未见过桶冈山寨的虚实,他问的话让王守仁没法回答,只能说:“我只知道一件事:没有剿不动的山贼,只有不敢战的官军。只要咱们拿下横水,士气一定高涨,有士气有胆量,就有办法。”
当下王守仁向自己部下的十哨人马分头发下公文,命令:赣州知府邢珣攻磨刀坑、荼坑、茶潭;汀州知府唐淳攻羊牯脑、上关、下关;南安知府季敩攻上西峰、狐狸坑、铅厂;江西都指挥佥事许清攻鸡湖、新溪、杨梅;南赣守备郏文攻狮寨、义安、苦竹坑;赣州卫指挥使余恩攻长流坑、牛角窟、鳖坑;宁都知县王天与攻樟木坑、石王;南安县丞舒富攻箬坑、赤坑、竹坝;潮州程乡知县张戬攻杞州坑、朱坑;吉安知府伍文定攻寨下、杨家山。十月初七,十哨兵马一齐进发,十二日必须赶到前敌,到位之后不必再等将令,只管向自己划定的地段进击。
发下将令后,王守仁亲率一支兵马直扑十八面隘。到十一日的半夜时分,队伍已经摸到山下,守仁先命千户陈伟、高睿,指挥使谢昶、冯廷瑞各率一百名善于攀爬的精兵带着火铳旗帜从绝壁爬上山顶,同时对官军传令:“各营各哨天黑后潜到山下埋伏起来,夜半时分如果看到山路上忽然有滚木巨石无故砸落下来,就是咱们的人已经到了山顶,破了山贼的滚木礌石。等滚木礌石破尽,各部立刻衔枚进发,一直登到半山腰,听本院号令,再同时发起攻击。”
将令一出,官军悄悄潜进十八面隘,在黑暗中隐伏下来,等着山上的消息。
到后半夜,忽然山上轰隆隆一片巨响,无数滚木巨石顺着山道倾泻下来,足足小半个时辰,终于又无声无息了。
黑暗中,无数官兵从藏身之处出来,沿着山路悄无声息地向十八面隘摸了上去。守仁在山下暗暗掐算时间,估计官兵已摸到了山腰,回身吩咐:“点起号炮,命各军同时向贼寨发起冲击。”
顿时,十八面隘山下炮声如雷,接着山上山下同时点起无数火把,几千官军齐声呐喊,奋力登山。
听到炮声,住在十八面隘的谢志珊从睡梦中惊醒。只听四面八方一片喊杀声,眼看窗外火光乱闪,连衣服也顾不得穿,赤膊提刀冲出房来,黑暗里只见隘口上的房屋四处起火,无数黑影到处乱跑乱撞,二弟谢志富跑了过来:“大哥,官兵攻上隘口了!”
十八面隘是个绝地,十多年没被人攻破过,怎么一下就完了?谢志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胡说!他们怎么上来的?”
“不知道,现在隘口已经守不住了,咱们怎么办?”
谢志珊把牙一咬:“老子跟官军死拼了十年,还没打过败仗!这座十八面隘是大寨的门户,绝不能丢,守不住也要守!”挥起刀来冲着黑暗中乱跑乱窜的喽啰们吼叫,“官军就算摸上隘顶,人数也不会多,到拼命的时候了,都跟老子上去!”
谢志珊在贼伙里是个有威信的人,他手下这帮人也个个都是亡命之徒,听了头领一声招呼,立刻舞着刀蜂拥往隘口冲去,黑暗中只见官兵如潮水般顺着山路涌上来,前哨已经到了面前。谢志珊把心一横,不顾一切冲上去死战,一直砍杀到天光大亮,回身再看,身边只剩下几百名喽啰,附近的山头上烟火腾空,到处都是官兵的旗帜,似乎除了眼前这座隘口,各处山头都已被官军打了下来,谢志珊终于胆寒,带着一帮手下退下十八面隘,一路逃回到横水大寨。
中午,谢志珊总算回到横水,坐下喝了碗水,正想着下一步的战法,一个头目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大寨主,官军已经杀过来了!”
“放屁,横水周边几十个寨子,官军两三个月也收拾不完,哪会这么快!”
谢志珊飞跑出来登上望楼,只见横水山寨附近四面八方到处是火,处处有兵。磨刀坑、茶潭、羊牯脑、下关、狐狸坑、狮寨、苦竹坑、牛角窟、樟木坑、竹坝、朱坑、杨家山……无数大大小小的山寨似乎在同一时间全被官军攻破了!
这一下谢志珊真是傻了眼。不等他弄明白眼前的战况,已经有两路官兵攻到了横水大寨附近。
总算谢志珊十分机灵,眼看各处寨子已被打破,横水孤掌难鸣,知道守不住了,赶紧丢下山寨,领着十几个头目、一千多手下径自逃到桶冈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