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妈妈,我清楚地知道,家长都希望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多照顾一点,也特别能理解家长们爱孩子的心情。不过,我发现有些家长在与老师沟通的时候,言语中不自觉地就把老师放到了自己和孩子的对立面。
让我们想象两个不同的画面:第一个画面是你和孩子站在一边,老师站在另外一边,你有什么感觉?第二个画面是老师、家长和孩子是一个手牵手的团队,你又有什么样的感觉?
如果家长把老师当作孩子成长团队中的一员,那么老师就会变成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好的助力。事实上,孩子上学时和老师待在一起的时间往往会超过和家长在一起的时间,因此用好老师这一“资源”,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我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没有给任何老师送过礼,却做了不少工作,帮助女儿和她的老师们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她从老师那里获得了很多帮助。
第一,欣赏和感谢老师。
女儿读小学一年级时,有一天下午我去学校接她放学,看到她的班主任正在做小红花。我问老师要做多少,老师说要做39朵,因为班里有39个孩子。我又问怎么不是只做给那些表现好的孩子,而是每个孩子都有,老师说:“每个孩子都会有表现好的时候。”那一刻我真的很感谢这位老师,回去就跟女儿说:“宝贝,你们的老师好辛苦,放学了还在给你们做小红花。我很感动她为你们所做的,也很感谢她。你一定要记得感谢老师啊!”女儿就说:“是啊,我们老师很辛苦的!”
从幼儿园开始,我和先生就鼓励女儿在教师节给老师送点小礼物,表达感谢。一年级刚入学没几天就是教师节,女儿让我给她打印了一些漂亮的图片,亲手做成了贺卡。因为她还不会写太多字,就用文字加拼音的方式写了一些祝福语。第二天放学后,女儿回来告诉我,学校广播点名表扬了她,说她给老师们送的礼物既特别又有意义。
我们让女儿在教师节给老师准备小礼物,就是想让她对老师怀抱一颗感恩的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是把孩子送到学校之后,才对这句话有了越来越深刻的体会。有时候觉得很神奇,啥也不懂的小孩,送到学校一年后,就可以阅读很厚的书籍,也能考虑很复杂的问题了。如果说爸爸妈妈是衣食父母,那么老师就是精神父母。一个人既要感谢衣食父母的养育,同时也要感谢精神父母的栽培。
女儿四年级那年的教师节和中秋节只差一天,她突然想起前一年中秋节过后收集了几个非常漂亮的月饼盒,下点功夫做成礼物送给老师再合适不过。于是,她拿出自己储备的彩纸条开始折幸运星。星星折好后,她分装在那些月饼盒里,并且用小卡片给每个老师都写了几句祝福的话。教师节那天,她选了个合适的时间,悄悄地把这些月饼盒放到了每个老师的办公桌上。
班主任顾老师也得到了一份这样的礼物,她开始还以为是哪个老师放在她那里的月饼,不太想吃,所以放了几天都没有打开。几天后,另一位老师到顾老师办公室找吃的,顾老师就把那盒月饼拿给她。那位老师打开后惊喜地说:“顾老师,快看,这不是月饼,这是些小幸运星,还有一封信呢!”办公室所有的老师都围了过来,顾老师打开信,轻轻念道:“亲爱的顾老师,我虽然非常想当三好学生,但我还是斗胆送您这份小小的礼物。祝您节日快乐!”办公室里立马传出了轻松的笑声。因为那年学校告诉孩子们谁也不能送老师礼物,为了不让老师看出是谁,女儿没有写自己的名字,不过熟悉孩子们字迹的顾老师一眼就看出来是她写的。
后来,顾老师专门给我打电话讲了这件趣事,说她从教几十年,那是她收到过的最别致、最温馨的礼物。虽然礼物并不值钱,但顾老师已经感受到了女儿对她的爱戴和尊敬,心里也是温暖的。给老师送这样的礼物,老师对女儿的印象能不深刻吗?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便是说一个人如果喜欢他的老师,就更容易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我平时和女儿聊起她老师的时候,也会多找老师的优点,表达我对老师的欣赏。女儿高中班主任性格豪爽,我就跟女儿说:“于老师不愧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性格豪迈,非常讲求平等,你能遇到这样的老师,也算是你的福气了。”这样说,就是希望女儿也能像我一样,发现老师身上的闪光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老师,心悦诚服地从老师那里学习文化知识。
第二,善于学习和采纳老师的智慧。
老师每年都会遇到几十甚至上百个孩子,在跟各种孩子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们会积累很多经验。家长搞不定自家孩子的时候,不妨咨询一下老师,也许可以找到更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