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学习没有那么难(全三册) > 多角度思考,让孩子更灵活

多角度思考,让孩子更灵活(1 / 2)

常常有家长在我的微信公众号留言,说自己的孩子是“死脑筋”,思考问题不会转弯,希望孩子可以头脑灵活、随机应变。家长的这个期望很好,关键是如何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孩子的灵活性。

根据我的实践和思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欣赏孩子的异想天开。

小孩子的脑洞非常大,他们的思想会天马行空。我女儿小时候,她爸爸在IT媒体工作,经常和IT公司打交道,所以在家里也会时不时跟我们谈论各个公司的情况。有一天,女儿问爸爸联想公司的总裁叫什么,爸爸奇怪她为什么要问这个,女儿回答说:“我要写篇文章,建议联想公司的总裁把电脑卖到其他星球上去。”这个想法虽然如此大胆又不切实际,但可以算是女儿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问题的案例。我先生当时就竖起了大拇指,跟女儿说:“你太了不起了,我改天见到联想公司总裁,一定把你的想法告诉他。”后来,我先生果真把女儿的文章给联想公司的销售人员看了,虽然大家只是呵呵一笑,但是对女儿来说,爸爸对她的欣赏让她十分高兴。这其实是在帮助孩子想问题时大胆设想,不至于被太多的条条框框限制住思维。

我女儿小时候喜欢养小动物,她就特别想发明一台“动物语言转换器”,帮助她和动物们交流。我记得她当时还对这种机器做了一些详细的设想。我和先生看了她的设想,对她赞不绝口,她后来还写了一篇关于“动物语言转换器”的文章。

当孩子有一些奇特想法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打击,要认可和欣赏他,甚至可以进一步启发孩子,帮助他把想法具体化,激发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二,家庭成员可以就一件事情发表不同的看法,讨论多种解决方案。

家长可以在家里发起一些常规的讨论或者游戏,具体做法可以是这样的:大家共同讨论社会上发生的热点事件,或者就家里某个人经历的一件事情,发表各自的看法。比如,爸爸今天本来很忙,结果突然有一个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从外地过来,于是爸爸放下手头的工作,去见了老朋友。爸爸的想法是:工作每天都要做,老朋友难得来一次,叙叙旧更重要。但是,妈妈认为:工作才是第一要紧的,先把手头工作做完,有时间的话再去见朋友,没时间就应该下次再约。这时候,家长可以问问孩子的想法。孩子或许会说:“那就让老朋友到爸爸的单位,一起吃午饭或者晚饭,这样既不耽误工作,也和老朋友见面了,岂不更好?”

当大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对待同一件事情,每个人的想法和做法都会不同,很多时候没有对错之分,只是大家立场不同而已,每个人的想法都应该得到尊重。如果大家在一起的话,就要看共同的目标是什么,商量由谁来调整方案,或者大家都做出一些让步,实现共同的目标。

同样地,孩子也可以把他在学校里遇到的事情讲出来,和家长一起讨论,看看有没有更多的解决方案。

在讨论的时候,建议家长深入一点,让孩子体验自己做决定的时候内心是不是舒服。如果不太舒服,可以进一步讨论: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案,能让自己内心舒坦呢?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没有标准答案,家长常常和孩子进行这样的讨论,就会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当他遇到别人和自己意见不同的时候,就能够学着变通,而不至于闹脾气。

学习上同样如此。家长要启发孩子多思考,有没有另外的思路,这么做不仅是为孩子的考试着想。原本孩子学习功课,就是为将来的人生打基础的,小时候帮助孩子在生活问题和学习问题上灵活思考,是为孩子的一生考虑。对待孩子的成长,家长要有这样的格局。实际上,当家长的格局变大时,陪伴孩子的时候也会变得自由自在,因为家长着眼的是孩子的未来,而非考试考了多少分这样的小事情。

第三,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多发问,启发孩子思考更多的可能性。

前两年,网络上盛传一个帖子,说的是美国老师如何陪孩子们读童话故事《灰姑娘》,老师:请你们想一想,如果灰姑娘因为继母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