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以这样的句子开头:“我知道……”“我相信……”“我觉得……”,等等。这样,你可以误导对方。例如:“我知道大家都是专业人士。”这证明不了任何事情,跟你没任何关系,但你看起来却很真诚。
使用被动句来减轻责任:“我们的资料介绍得很糟糕”,而不是“我们没有介绍好这些资料”。换句话说,这跟你没什么关系,但你怀疑其他人没有做好自己的工作。
参考之前被提及过的话语:“就像你自己说的……”“如你所建议的那样……”“曾经有人说过……”除非你的谈话对象记忆力惊人(“哦,什么时候?”)这播下了怀疑的种子,你可以用它来推进你的发言。
援引现成的句子:“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角度来思考一下……”“未来会告诉我们答案”“日子可不好过”……这些语句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更像是废话,而非有效信息,但却可以混淆视听,迷惑对方,尤其是在出现明显分歧的情况下。
多用老生常谈:“至善者,善之敌”“不可以貌取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你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或不想说什么的时候、保持含糊不清时,这是理想的选择。
使用给人强烈印象的语言:“这可是一桩类似‘9·11’的外交事件!”“情感化的色情文章”“真正概念上的海啸”……它们抵消了所有批判性意见,也许还可抵消你可能面对的所有指责。
使用同义叠用:“未来的计划”“需要抓住的机会”“潜在的危险”……这会给人一种可信服的力量,即使事实并非如此,尤其在没有计划、没有项目或者没有方法的情况下非常实用。
使用一些很少使用或浮夸的词语:“expressisverbis”(8)“范式”“颠覆性的想法”……它给人一种你很专业的感觉,大多数情况下,会让你的谈话对象很惊讶。
如果你不了解这些专业术语,那就自己创造吧(不规范的词语):“勇气”“暴躁”“解决方案”“影响”“复杂化”(9)……如果你遭到批评,请坚持,因为这是新概念!
使用神奇的公式:“调动效能潜力”“具有优化的重大可能性”“具有灵活性和保障性”……让新入门的人感到眼花缭乱,至少可以动摇他们的想法,认为你具有超前意识,这切断了任何真正讨论的机会。
在一点法语中混杂许多英文:TeaParty(倾茶事件(10))是媒体常用的buzord(时髦语),特别是在法国idter的选举(中期选举)上;另一方面,莎拉·佩林(11)也不是一个TeaParty的“Maagrizzly”(12),这样显得你很“”(时髦),给人一种你置身于国际化浪潮中,能同国际事务打交道的印象。
多使用矛盾词(将两个具有矛盾意义的词结合在一起):“负增长”“悄然中断”“连续性的变化”……这些话让人觉得发言的人很有自信,有能力掌握和克服所有矛盾。
使用首语重复法(一段话中,每个句子的开头都使用同样的单词):“我,共和国的总统,兼任……”就像所有的咒语一样,它非常具有催眠效果。
总是回答“好的”,即使是那些最荒谬的想法或提议:但是暗中起破坏作用,并证明在你提出神奇解决方案之前,其他的都行不通。
当你不得不宣布一个坏消息时,让别人说出事实:“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没有赢得这项预算也许是一件好事。谁知道我们是否会得到报酬?”这是一个古老的观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它总是有效的,可能是因为它是积极的,能给人希望。
承认错误,为自己辩护:“当然,你可能会责备我……”“确实,我非圣贤……”通过自己带头,你可以消除可能的异议。此外,以坦白的形式论述,总是会得到宽恕(承认过错,就原谅了一半)。
当你并非全然无辜的时候,如果你的谈话对象表示怀疑(怀疑地看着你,双臂交叉,退后一步……),立即推进他可能会怀疑的事情,以消除负面影响:“我不想强迫你……”“真相是,我撒谎了!”“好吧,我承认!”
安抚他人的情绪
太多的压力、沮丧,你肯定会变得脆弱。你实际上是没有能力区分谁对你好谁对你不好,哪个是好的方案哪个会是门苦差事。你神经太过紧张,或者太过消沉,因此不能给出良好的反应或者作出正确的决定。有一个减轻压力、把它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的小技巧:把你的手机桌面设置成能让你安心的照片(你的狗,你的母亲……)。英国研究人员已经在一群羊身上测试了这一方法!首先,他们把一只母羊和它的小伙伴分开,以增加它的压力。然后他们给它看了羊群里其他羊的照片。最后,这看起来似乎令人惊讶,这只羊很快就平静下来了。
如何制胜
中国有句俗话,众神为了补偿人类肉体凡胎,于是给了他们一本策略书。今天,这本书已经成为这方面的圣经,它就是《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据说辑录于明朝时期(1366—1610)。
作为毛泽东的床头书,他从中汲取一部分策略,这些策略在人民解放军中广为流传。这本关于如何打败对手的谋略书,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了一部经典作品。亚洲和西方的所有高级马基雅维利者都在利用它来征服思想、市场和女性。
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找到各种各样打败他人的谋略和技巧,比如:笑里藏刀、瞒天过海、隔岸观火、假痴不癫、欲擒故纵……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一条计策特别适用于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的时候、中国人称之为“必败之战”的时候。所以,骄兵必败,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在某些情况下,我们无能为力,很多人我们也没办法劝服。这种情况下,还是走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