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都督家的小仵作 > 雨松青,你记住了吗?

雨松青,你记住了吗?(1 / 2)

来传口谕的正是太后身边的亲信李英达,此人也是司礼监大太监,掌管宫中掌印,在内宫之中也是说一不二的人。

见李炽隔了好一会儿才出来,他并没有丝毫不悦,甚至毕恭毕敬的行了礼,只说是太后娘娘担忧他在外风餐露宿,还朝之后也没有好好休息,娘娘心里惦念着他的身子,忧心他的腿病,从库房内放了好几支百年老参叮嘱他赶快送过来。

询问之间,他又问了问月泽,这本是拉近关系的话术,但李炽的脸色突然就冷了。

“月泽……犯了错?”

侧身在旁的吴辞道:“月泽姑娘在黑水县时,擅闯书房,又因私自动用大都督的私物,被廷杖后发配原籍。”

李英达也是个懂事的人,当然知道月泽不过是个可有可的,不至于因为一个小丫头而伤了大都督和太后娘娘的脸面。他若有若无的瞄了他一眼,“大都督身边不能没有贴心的人服侍,但您又不愿有人近身,奴才也可给您安排几个……”

“不必。”

懒洋洋的捥了他一眼,李炽神色淡淡。

“本座不喜外人,何况,锦衣卫的事务涉及机密,若有朝一日不小心涉密,本座不愿意怀疑到其他人头上。”

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你们敢在我身边安插人,我就敢把你的人按上一个奸细的罪名。

这样毫不留情面的话,当今世上也只有李炽这般说。

当年因局势变迁,娘娘不得不接受鑫国公的安排保下他,虽说养一个小子并没有废什么心,但是谁教人家就是争气,能活着从那暗卫中出来,还擅自投了军,立下了功勋。眼看着李炽成长得一日比一日快,即便是太后也得掣肘于他的存在。

雍王这件事情,虽说是李炽摆了他们一道,但是总算在关键时刻保下了雍王,也没算踏着宗室的面子。

李英达并没有多啰嗦,放下人参和一系列的安神定气的药物之后,躬着身便告退。

太后的赏赐虽不多,但是也给了这些开了世家一个头,李炽担任锦衣卫都指挥使近四年,但又两年半的时间不是在抄家查案,就是在逮捕犯人的路上,没有哪家不怕被御史参奏的赶去贿赂他。但现在不一样了,宫中赏赐下来,东宫的奖赏也来了,那些听说李炽可能会入仕的官员便也忍不住先去打头阵,慰问品一车接一车也就到了。

当然,这些是后话。

只不过这些人请来往的事情自然不需要李炽出面,跟在他身边的管家贾仁自然会把事情办妥。

官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十几年前将孩子去乌兰战役中的世家贵族都换了一批当家人,对于李炽的仇恨自然也随着时间的变化渐渐消散。

书房内,几人拿着从福州飞书的信件观摩,刚把雍王的事情交代清楚,南省三州去年的旧账也上了太子台案上。

大燕财政的账,常来说,每逢年底便会从每个州府递上燕都户部,户部核算税收和开支之后交由内阁审核,才算过完一年的总账。

但今年,全国三十一个州的账单竟然有十一个都未曾准时交付,过了清明,都还有三个郡的账和税银送入燕都,尤其是粮米大省的福州,江州和渝州。州郡郡守跟死了似的,无论怎样催,还是拿不出来。

可现在摆在台案上的账,那可是真的不简单。

南省三州乃大燕赋税中的中流砥柱,一个省区可以抵中原有些地方三四个赋税,但今年,光是福州的赋税尚且没有燕都的三分之二,账面上的数字还算是好看的,但实际的税收到底是多少,还得根据入燕都的银两计算。

但光是台面上的账就已经让太子盛怒,不知道等到赋税入京之后,会有多少人牵连其中。

对于此事,在没等到太子下令之前,李炽也只是隔岸观火,他现在所要做的,也只是死死盯着入京的船只。

天色渐暗,从外头一瞧,就能看见从窗格中瞥见台案上的火光,等到吴辞几人都离开之后,雨松青轻轻推开门,李炽仍然坐在一张沉香木的案几后面,背靠这苏绣的穿花软棉枕头,桌案上垒着一摞书和折子,旁边搁着一盏茶。

听到她的动作,李炽慵懒地抬起眼。

“过来。”

她提着漆盒放在了太师椅旁边的案几上,一边布菜,一边打趣道:“你也不留他们吃饭。”

留饭?

李炽颇有些奇怪,昭狱食堂有饭菜,自己没腿吗?

她已经吃过,便陪着他吃饭。

“太后赏了几棵人参下来,我一会儿让贾仁给你送过去。”

每次听到贾仁这个名字她都有一些想笑,好端端一个人,非要取这个名字,还是李炽的管家,这不是光明正大的彰显锦衣卫就是“假仁假义”吗?

雨松青心思一喜,“好。”

不止是人参,其实那些世家官宦过来的大部分东西都搬入了她耳房库存中,上有鲛珠锦缎,下有宝石翡翠珊瑚,应有尽有,琳琅满目。

他如此大方,雨松青自然照收不误。

但这些补药汤品,其实还是她想方设法的添进他的饭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