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高帝託梦(1 / 2)

第313章高帝託梦

皇帝做出决定后,想了想说道,“司徒领军在外,有些不合適,太尉已经老迈,或可拜黄香为太尉,皇后以为九卿中何人可为司空”

“当此之时,还是选一位关西出身的大臣为好,以稳定关西人心!”

“关西出身的大臣,马贵人远方亲属,前河內太守马棱可乎”

“马棱能平乱,用为司空倒也可以!

1

“既如此,可先征拜为议郎,然后转拜九卿,等驃骑將军入朝再行升迁!”

寇淑点头称是,她想了想说道,“黄香没有带过兵,可以让他主持关中政务、大军辐重和屯田等事务,军事作战不能指望他,陛下要换上合適的人!”

“驃骑將军推荐了虞翊,只是用何名义,朕还有些犹豫!”

“虞翊治理左冯翊十分严厉,现在左冯翊应该安靖了不少,可以换上一个能力强的太守担任左冯翊,臣妾以为虞翊封侯之后,可拜为中护军,位同九卿,总六军之要,秉选举之机!

与汉军相关的日常事务,太尉、中护军、隨军中常侍討论决定,遇到重大事务,必须迅速决断,可加上京兆尹和耿夔五人討论决定,若耿夔在前线,则以梁谨、寇坚依次代之!”

皇帝顷刻间明白过来,寇淑这个安排之后,前线汉军虽然是黄香为最高统帅,但实际上属於集体领导,不管虞谢这个主持军队將领选拔和实际指挥的中护车还是中常侍都不会听黄香的,大將们也不至於擅权。

皇后这是从制度上重新確定了指挥体系,前线既不至於乱糟糟的,没人指挥,又不至於兵权掌握在一二人手中,他这个皇帝可以安心。

商谈一番后,皇帝小心翼翼得摸著寇淑的肚子,笑著说道,“皇后,今日一早马融以平灭匈奴为由,劝说朕改元———“”

“这是马融在有意討好陛下!此匈奴已经不是武帝时期的匈奴,威胁远不如鲜卑、西羌,只不过是大汉的属国,若是每个属国被消灭,陛下都要改元,那就有的忙了,臣妾以为没有必要,等哪一天打垮了西羌,再改元也来得及!”

“皇后猜得不错,南书房时不时有些爭论,马融总是说不过此前籍籍无名的法雄,朕估计他是担心在南书房待不久,以此討好朕!”

寇淑捂著嘴笑了起来,“马融这般看重南书房的位置”

“外面的大臣都说南书房大臣是內相,皇后提议设置南书房真是神来之笔,

他要是不称朕意,朕隨时可以踢走他,连圣旨都不用发!”

“南书房大臣哪里是什么內相,不过是陛下的秘书,陛下隨时可以调整,臣接建立设立此制,就是为了约束辅政將军,要不是南书房还有些用处,臣妾绝不会同意父侯回朝!”

刘胜摇摇头,“皇后对驃骑將军太苛刻了!”

“臣妾这也是为寇氏的未来著想,必须压制他们,若是有不规矩的,不用陛下吩咐,臣妾都会杀头,避免成为国家之祸!”

寇淑越这般说,皇帝越高兴,对寇淑改变汉廷的运转模式,刘胜一开始还有些担心,但很快他就发现这样做好处很大,他既可以適当放权,又不用担心权臣的出现。

虽然黄香返回尚书台之后,通过一系列调整,很快就变成了大汉中枢的核心人物,但他主持的票擬也时不时被南书房反驳,南书房大臣以小制大,皇帝自然放心了不少。

而若是南书房大臣们不称旨,不敢抗衡尚书台的核心人物,他也可以迅速调整南书房大臣,南书房不属於朝廷的正式机构,主持的侍中、中常侍、黄门侍郎和小黄门都有其他职司,皇帝一声令下就可以进行调整,连圣旨都不用下达。

而中常侍和小黄门是內侍,根本不敢违抗皇命,中常侍和黄门侍郎一个是比两千石,一个六百石,若是不符合皇帝心意,可以轻易外放地方郡县,然后再换上敢於对抗的人。

而作为协助的工作人员,也全部是从兰台、东观、格物学院等抽调而来,可以让过来,也可以让回去。

所以这一套操作下,寇即便功劳很大,也绝无可能成为权臣,刘胜自然很放心的让他回朝,有他压阵,朝中上下必然会安靖很多。

现在皇后又这般说,皇帝自然十分满意,不过有满意之事,自然有不满意之事,羌胡出现在三河地区,给了汉廷当头一棒,立刻有胆小的大臣上书,羌胡势大,有大臣上书调整凉州各郡治所,陇西徙襄武,安定徙美阳,北地徙池阳,上郡治衙。

寇淑听完,十分愤怒,“缘边二千石、令、长多內郡人,並无守战意,皆爭上徙郡县以避羌乱,臣妾以为必须严格执法,诛杀胆怯之官吏,家属流放三韩,

並追究相关推荐官员的责任,非如此,不足以震上下!”

皇帝然之,寇淑又言道,“中兴之初,大汉良將如云,猛士如雨,然几代下来,功臣子弟不断凋落,以至於边疆出现了叛乱,朝廷都无力压制。

要想迅速恢復边疆太平,臣妾以为当允许大汉立国以来,因为种种原因失去爵位的列侯、关內侯之后復爵,並赏赐羌胡祸乱之地作为封地。

若是同一功臣有多个子孙试图復爵,朝廷也可以都赏赐关內侯,但那等人要想拿回封地,需自行招募兵士,准备钱粮,前往羌胡之地斯杀。

只要赶走了羌胡,关內侯可以普升列侯,未来封地事务朝廷一概不问,朝廷也不徵收任何征赋,朝廷只有一个要求,守住封地,未来遇到边疆胡人作乱,他们应招斯杀即可!

臣妾此法实际上就是效仿朝廷对南匈奴、乌桓之策,那些封侯就相当於各胡部,朝廷掌握要害之地,把边僻荒凉难治之地分封给他们,由著他们去对付羌胡,若是有人作乱,朝廷也可以迅速诛灭之!”

皇帝犹豫不决,汉家皇帝用了那么多年,辛辛苦苦干掉了那么多侯爵,他一下子恢復起来,到时候必然又是一大堆麻烦,虽然土人挺头疼,但这种列侯子第更加不安分,若是这帮人与胡人勾结起来,联手作乱,那就是朝廷的大麻烦。

寇淑自然猜出了皇帝的心思,她想了想,又进行了一番细化,一是细致划分边疆地区,关键地区和粮食產区朝廷要控扼在手,能拿出来的都是羌胡眾多,不好掌控,不方便种粮的地方。

二是將四小侯学,扩充为大汉列侯学堂,列侯、关內侯子弟无论嫡庶必须前往学习,考核通过者才能够承袭爵位,如果嫡子没有通过,但庶子通过,那暂时由庶子代理爵位,等到嫡子的下一代考试通过,继承爵位。

凡是考核通过的人也可以担任大汉的虎费、羽林、北军五校,其中表现出色的可以成为郎中,获得选官的机会,可得妻公主。

同时设置大汉女学,凡是列侯女都要进入大汉女学学习,陪同公主读书,日后帝王选择后妃都从列侯女中挑选

三是北方土地虽然贫瘠,但乾旱少雨,有的適合种植,有的適合放牧,

朝廷可派遣格物学者传授种植、养殖绵羊以及相应的纺织之法,让列侯有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