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扬威
可能是靠近黄河的关係,春风比较大,虽然已经四月,但春风裹挟著丝丝寒意,吹得兵站上树立的火把摇曳不定。
远处传来一阵低沉的马蹄声,像是从地底深处涌出的雷鸣,渐渐逼近,羌胡骑兵的身影在晨雾中若隱若现,如同一群饿狠,悄然逼近猎物。
汉军兵站的瞭望塔上,两名冻得瑟瑟发抖的哨兵正在烤火,听到声音先是一愣,然后反应过来,迅速敲响了铜锣,急促的锣声划破夜空,“敌袭!敌袭!”
留守兵站的汉军土兵们想不到朝廷腹地也有羌胡,有些人惊慌失措,不过汉羌战爭打了好几年了,各种训练自然不少,大多有一些军事经验,在军官们的督促下,迅速集结。
弓手张弓搭箭,弩手则用力推著大黄弩,火手准备枪弹,火炮手则迅速打开炮衣,露出了两门虎尊炮,辅並则急忙搬运火药炮子,兵站內一片紧张的气氛。
少府一等皇商薛长叔也被惊醒,他迅速起身,披著一件袍,就迅速推开个门,走出去,看看手下的护卫伙计有些惊慌失措的模样,不由得眉头紧锁。
运粮的船队从三门峡上岸,这里是第一处兵站,此地属於大汉司隶腹地,怎么可能有羌胡骑兵虽然想不通,但他转头看向身边的护卫,沉声道:“兄弟们,羌贼来了,我等也要做好作战之准备,隨吾拿起武器,准备诛杀羌贼!”
护卫们齐声应诺,纷纷穿上甲,开始整顿兵器,有的擦拭长刀,有的矫正弓箭,他们护卫在薛长叔身旁,做好隨时廝杀的准备,而薛长叔自己也从腰间抽出一把精钢打造的短剑,剑锋在火光下闪烁著寒芒。
羌胡骑兵的衝锋越来越近,马蹄声越发清晰,汉军的弩手率先发难,射程较远的大黄弩射向敌阵,几匹战马中箭倒地,骑兵摔落马下,但更多的羌人依旧悍不畏死地衝来。
隨著距离靠近,虎尊炮、火和上百弓弩同时射击,轰鸣声中,无数炮子和枪弹如暴风骤雨一般呼啸而出,击穿了羌胡骑兵的鎧甲和战马,挡者披靡,战场上鲜血飞溅,而大汉的弓弩虽然差了一筹,但也精准得击中一个又一个羌贼-—“
薛长叔看著这一幕不由得热血沸腾,他久闻火器之威,今日终於见识到了,
有这等火器,羌胡绝无可能横行太久,大汉必胜!
战斗时间不长,羌胡骑兵见偷袭未果,寻即吹响了撤退的號角,这帮人调转马头,迅速消失在晨雾中,而兵站外,则留下了几十具羌胡和马匹的尸体,空气中瀰漫著硝烟和血腥味。
虽然汉军的战斗获得了胜利,但薛长叔却麻烦了,此地处在关中腹地,朝廷以为不至於被骚扰,所以下一处驛站远在38里之外,而不是右扶风和凉州战区之间10-20里一处驛站。
现在这只羌胡骑兵在野外凯,他这个运粮队如何敢走38里,但如果失期,
一个不小心就会丟失他辛辛苦苦获得的一等皇商地位,那损失就太大了!
无奈之下,薛长叔就和兵站的军侯商议出钱请他们护卫,军侯虽然乐意收到一些外快,但也担心这股子羌胡重新出现,所以不愿意拿出看家的枪炮手,但薛长叔又对持弓弩的普通士卒不太放心,他可以加钱
就在两人討价还价之际,哨兵又一次敲响了铜锣,又是一大队骑兵出现在附近,薛长叔听完了一口,真是邪了门了,怎么会有这么多羌胡渗透到司隶
不过这一次不是羌胡,而是三百多汉军精锐骑兵,为首的驃骑將军护卫营曲军侯王春,兵站军侯和薛长叔听闻后,大喜过望,连忙拜见。
交谈一番后,薛长叔等人才明白过来,驃骑將军率汉军大队已经到达河东,
听说有羌胡骑兵闯入河东和河內,勃然大怒,迅速派遣多只骑兵追捕。
王春率领的这一只汉军从东而来,他同时也是驃骑將军大队人马的前锋,所以当王春听说羌胡刚刚骚扰兵站,大喜过望,没想到羌胡跑到了关中,这是送功劳来了!
王春立刻开始追捕,兵站军侯自然全力配合,把所有的骑兵都配给了王春所部,跟著获得一份军功,与此同时,兵站军侯需要联络周边豪族,搜寻羌胡的下落。
而根据王春的命令,运粮队需要按时出发,汉军一部换装隨行保护,王春的大队骑兵则悄悄跟在后面,很显然这是想让薛长叔的运粮队作为诱饵,若是找不到羌胡,王春希望这样的办法,把羌胡骑兵引出来薛长叔满口答应,做了几年皇商,钱早就赚够了,就算路上出现了一些损失,那也是討伐羌胡的损失,不会影响到他这个一等皇商的地位,相反王春是驃骑將军亲卫,能搭上关係,以后搞不好能够见到驃骑將军!
汉军迅速开始了行动,周边的豪强一开始听说羌胡出现左近,自然有些害怕,立刻收缩到各家的坞堡中,不过听说驃骑將军前锋已经出现,大队汉军还在后面,这帮人反应很快,立刻动员起来,搜寻羌胡骑兵的下落。
隨看周边豪强的加入,这一队渗透进入大汉腹地的羌胡骑兵终於被发现,然后在数千汉军和各种民兵的围攻下被全部歼灭。
在这场围歼战中,薛长叔的运粮队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所以当驃骑將军到达时,薛长叔也跟隨著当地的豪族们一起拜见。
虽然是少府一等皇商,但毕竟是商贾,薛长叔隨著拿著重礼,但只能跟在最后,效仿当地的地方官和小豪强大礼参拜。
虽然寇鰲並没有升官,还是驃骑將军,但此时皇帝已经亲政,邓氏下台,皇后更是被尊为天后,可以协助天子执政,所以作为天后生父的寇,被明確开府仪同三司,与三公具有同等地位,是名副其实的大汉第一大臣。
寇的职务更让这些人惧怕,专门为他设置的右司隶校尉,意味著寇拥有关中地区的行政权和监察权,可以轻易抓捕关中各路官员豪强,然后审判,只要不是两千石的三辅重臣,其他人都可以被就地处决。
寇还持节都督关中、凉州诸军事,意味著他是大汉关中、凉州二十万大军的最高统帅,所有的將军、校尉、司马都得听他指挥。
圣旨中还明確规定寇在关中屯田,兼任屯田校尉,这更让关中豪强们敬畏,表面上看关中人少地多,各种荒地无数。
但事实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这几年,关中豪强们利用天灾人祸和战乱兼併了大片土地,一旦寇清理整顿,不知道多少人有人头落地。
寇的功劳也非常大,他新火南匈奴,斩杀匈奴单于以下名王儿十人,斩首数万,南匈奴实际上已经覆灭,这是两汉建国以来最大的军功之一。
虽然有一些认为南匈奴可以作为大汉的屏障,但不管怎么说,南匈奴確实叛乱了,寇的仗打得非常漂亮。
如果不是皇后谦虚,再三阻拦,寇早就应该封大將军,所以面对这个拥有空前地位、权力和功劳的大汉第一外戚,大傢伙能不畏惧,能不大礼参拜吗
寇鰲显然也知道自己的地位已经大不一样,对这些官员和豪强的態度相对冷淡,这更让大傢伙畏惧,但就在介绍到薛长叔时,本来显得很不耐烦的寇却突然严肃起来,“本君侯知道薛君,汝运送军粮数年,从未失期,被少府列为一等皇商,可谓卓异!”
薛长叔欣喜若狂,“能被驃骑將军记住,乃是小人的福分!”
“昔日高皇帝排列大汉功臣,萧相国无军功,却得排第一,汝虽是商贾,但却从未失期,可谓难得,本君侯欲徵辟汝为督军粮,薛君可愿意”
薛长叔心怒放,他立刻跪伏在地,“小人愿意为主上效力!”
寇不重视在场的地方官和豪强,反倒对薛长叔这么一个商贾另眼相看,当场徵辟,直接把在场所有人都搞懵逼了,怎么会有这种事难道我等还不如一个商贾吗
寇压根没鸟他们,看了一眼王春,王春立刻说尔等退下吧,驃骑將军要休息了,这些人急忙退下,然后薛长叔又被寇鰲叫住,和他细细交谈运输粮秣之事。
寇见薛长叔言语得当,非常欣赏,下令给予薛长叔按照六百石官员的待遇,大汉六百石官员都可以做县令了,一旦立下了军功,薛长叔未来就可以做太守。
这等於一下子从商贾,变成了大汉的重要官员,所以薛长叔跪伏在地,连连即首,感恩不尽的同时,向寇表示一定会竭尽所能,做好大汉的粮秣运输。
这一天发生的种种就迅速流传出来,还没等寇到达长安,关中的豪强都知道了这件事,然后他们知道麻烦大了,薛长叔或许擅长运粮,但擅长运粮的商贾还有不少,寇这么礼遇他,说白了就一个字粮!
寇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关中上下,谁能够解决二十万汉军的粮秣问题,谁就能够得到提拔,哪怕是一个商贾,也能顷刻间变成大汉的六百石官员,日后前途无量,这就是大汉辅政將军的权威!
此时问题来了,关中並不是没有粮食,虽然两汉交替之际,关中人口损失惨重,但经过五代君王的不断努力,此时关中还是有不少人口,各个大族都有不少钱粮。
眼看看二十万汉军的供应出现严重问题,这些人难道就不知道报效皇恩吗
所以可以肯定,寇接下来一定要找茬,逼著关中各大家族输粮,若是不听话,
寇就会让他们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