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云涌上(1 / 2)

第155章云涌上

杨震心里犹豫,决定在洛阳多待一段时间,但出人意料的是,本来还邀请他的邓氏,突然间偃旗息鼓了,不再派人邀请。

杨震作为大名人,当然要面子,邓氏外戚好岁要三邀五请,这是江湖规矩,

邓家不可能不知道,但邓氏就这么停了下来,这让杨震相当的糊涂,难不成邓家只是做做样子,不应该吧

也就在杨震疑神疑鬼之际,面对周章的弹劾,骑都尉寇公开上奏,做出了回应,有虞翊为参谋,寇的奏报写得相当出色,既阐述了油印技术的不容易,

又表明了忠诚,不是我们不想对外传播,而是我们知道这门技术有一定的风险,

必须得到陛下批准才能办。

寇的奏报中还请求朝廷成立相应的专利部门,並授予寇家油印术15年专利,15年內任何人想办报纸,只要使用到油印术,都要和寇家商议,缴纳专利费用,並向朝廷缴纳相应的契税。

而没有得到寇家许可,就隨意办报,就是触犯了寇家的专利,不仅要承担巨额的赔偿,其各类印刷物也是非法印刷物,希望朝廷予以没收。

如此一来,寇家辛辛苦苦的成就有一定的利益保障,可以作为千里马骨,让天下有利於民生和教化的发明创造者获得收益,寇表示所得专利费,寇家一分不取,將用来开办学校,培训更多的格物学者。

更重要的是,整个交易过程都在朝廷的监控之下,油印术既得到了推广,又不至於泛滥,被岁人使用,朝廷还能有一些收益,可谓一举三得。

了解到寇的回应后,杨震感受到一丝丝寒意,寇的建议必然会得到朝廷的批准,而此举也就意味著以后並不是谁都有资格办报,换句话说,办报的资格会掌控在朝廷认可的大家庭中,土人想得到名声,就要想办法更多的依附大族.—

但不管怎么说,必须想办法办报,杨震立刻和恆焉商量,建议他办报,恆焉当然明白这件事对爭取舆论的重要性,不过他现在只是郎官,分量根本不够,哪里敢爭取办报。

“伯起兄,陛下好不容易扶持了《洛报》,肯定不愿意突然冒出太多的报纸,能获准的人有限,你若是有心,可与前司徒鲁公商议,鲁公虽然被罢免,但名声很大,他若是有心办报,寇氏肯定会赞同的——”

杨震和朱宠面面相,恆焉不清楚关西各路人马爭取影响力竞爭的激烈程度,他们肯定不能对鲁恭低头,杨震反应很快,“马融、马续兄弟与寇氏有旧,

办报当无问题!”

朱宠摇摇头,他和马氏兄弟交往比较深,知道他们兄弟俩虽然才学很高,但毕竟岁数不大,又是外戚家族,在这个转型的关键时刻,肯定不愿意跑到洛阳掺和政治,一个不小心就被牵连进来,“在长安当无问题,只是马氏兄弟的根基在关西,他们未必愿意在洛阳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