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笑里藏刀卸兵权(2 / 2)

“不过是虚名,让陛下见笑了。”李景隆摇头,态度谦逊。

“绝非虚名。”朱允炆摆了摆手,神情恳切,“你与燕军大小数十战,未尝一败。试问满朝武将,谁能做到?”

“便是放在洪武年间,恐怕也无几人能及吧?”

“立下这等奇功,朕本该重重赏你,只是...”说到此处,朱允炆突然摇了摇头,一声长叹,满脸无奈。

“陛下有话不妨直言。”李景隆面上看似轻松,心底却忍不住冷笑。

“近日钦天监夜观天象,称紫微星旁忽有客星犯主,其芒锐烈,初现于紫微垣左近,看似与帝星同源,偏芒却北指,直贯玄武七宿之壁宿!”

朱允炆缓缓道来,语气凝重,“故而有人将疑虑落到了你的身上,消息一出便传得沸沸扬扬,收不住了。”

“朕派陆承渊去良乡拦你,也是想先压一压流言,不想你一进京都就被这些糟心事扰了,你可别多心。”他叹着气,眉宇间满是歉意与无奈,连连摇头,“可时至今日,流言仍未平息,朕也实在没了法子。”

“只要陛下信臣,流言蜚语何足挂齿。”李景隆淡然一笑,“臣行得正坐得端,清者自清,流言总会过去的。”

“你能这般想,朕便放心了。只是...”朱允炆欣慰点头,伸手拍了拍李景隆的肩膀,话到嘴边却又顿住,面露难色。

“陛下有话但说无妨。”李景隆望着他为难的模样,心中那曾一闪而过的失望,此刻又清晰浮现。

“满朝文武与京都百姓整日议论,这么耗下去终究不是办法。”朱允炆咬了咬牙,似是下定了决心,“为堵住悠悠众口,朕以为,你还是先将兵符交予朕暂为保管为好。”

“况且你在北境辛劳数月,也该好好歇歇了。”他眉头紧锁,语气却带着几分笃定,“你放心,朕定会想办法为你澄清!”

这话一出,站在李景隆身后半步的萧云寒脸色骤变——这是明摆着要卸兵权!

更让他意外的是,李景隆竟半句辩驳也无,直接从怀中取出那枚銮金错银的虎符,双手奉上。

朱允炆亦是一怔,显然没料到李景隆会如此痛快。

“陛下乃一国之君,您的意思,臣自当遵从,何必如此为难。”交出兵符后,李景隆抿嘴一笑,“幸好今日只有萧副指挥使在场,若是都察院与六部官员在此,怕是都要误会微臣居功自傲,故意为难陛下了。”

这话虽带着笑意,字里行间却藏着不易察觉的锋芒。

“朕信得过你的为人,谁敢胡言?!”朱允炆板起脸说了一句,随即也笑了起来,“好了,你一路奔波辛苦,先回去歇息吧。”

“明日早朝再入宫请安,到时细细与朕说说北境的事。”

李景隆拱手应下,半句多余的话也没有,躬身退了几步,转身向外走去。

从入殿到离去,他未曾跪拜,至多只是九十度弯腰行了一礼。

经过萧云寒身边时,李景隆微微摇头,暗中递了个眼色。

他本打算今日为萧云寒请功,求朱允炆升萧云寒为锦衣卫指挥使,可看眼下情形,这话若是说出口,反倒可能害了萧云寒,索性只字未提。

萧云寒心领神会,冲着他挤了挤眼睛,一切尽在不言中。

若连这点眼力见都没有,他也坐不上副指挥使的位子。

朱允炆望着李景隆远去的背影,那看似满是歉疚的脸上,骤然闪过一抹意味深长的神色。

很快,殿内便只剩朱允炆与萧云寒二人。

“既然景帅已禀报完毕,微臣也告退了。”萧云寒躬身行礼,小心翼翼地说着,轻手轻脚地向后退去。

“朕还没让你走。”朱允炆缓缓开口,声音里却透着一股冰冷刺骨的寒意,与方才对李景隆的态度判若两人。

萧云寒脖子一缩,急忙顿住脚步,腰弯得更低了。

“你还记得自己姓什么吗??”朱允炆缓缓坐回龙榻,目光如炬,冷冷盯着神情紧张的萧云寒。

此言一出,萧云寒脸色骤变,紧张地咽了口唾沫:“微臣姓萧,便是再浑,也不敢忘了自己的出生啊。”

“别装傻,你知道朕问的不是这个!”朱允炆面沉如水,声音里透着一丝虽显稚嫩,却不容置疑的威严。

话音刚落,萧云寒“腾”地一声跪倒在地,冷汗瞬间浸透了后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