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焚后有毒,不能多用,船员就撒了石灰在帷幔附近,用作驱避邪气。
簌簌响的毡布幔子、惨白的石灰圈,成了一个颇为诡异的“法阵”模样。
船灯高高挑着,投下昏暗光线,照得帷幔摇动,仿佛里头躺着的人随时能坐起来。
船上的众人皆退离几步外,忌惮警惕地看着那里,碎碎念念交头接耳。
那声音已经让徐绮觉得聒噪了,眉头拧起。
“子时打捞,又是溺死的女子,他们不怕才奇怪。”
谭九鼎朝她解释道。
“那也不至于吓成这样,若那女子能死而复生开口讲话,我还高兴呢,这样就能知道她是被谁害死的了。”
“呸呸呸,童言无忌。”谭九鼎摩挲着自己的双臂,瞪眼嗔她,“你真是天不怕地不怕!听过哪个厉鬼是为了心平气和与人聊天才缠着活人的吗?”
徐绮笑他,方才验尸装得一本正经,还以为胆子变大了,原来是强撑着。
拍拍他的臂膀。“她要是活了告诉我,我去船舱里休息一会儿,这里风吹得头疼。”
回到船舱,里面堆满了从陈家引票房搬来的票证文书账簿。
这些撑起整个陈家富甲一方的宝贝,此时就像弃灰一般被潘集随意丢给了她。
这满不在意的态度着实让她有些震惊。
起初她以为潘集是为了活命才以此交换,可后来越想越觉得古怪。
粗略翻过几本之后,她才明白,原来这一堆堆积如小山的簿册不过都是陈年旧账,真正有价值的恐怕早就被潘集转移走了。
可现在她也无法再调头回去与潘集对质。
“唉。”
叹息声,随手捡起一册,百无聊赖地翻看起来。
就当是陈处厚的发家史来打发时间吧,反正也睡不着。
黄纸梭梭,烛影摇曳。
徐绮终于眼皮开始打架时,一行不起眼的小字突然跳进她的视野。
“咦?”
她强打精神揉了揉眼,确定自己没有看错——
三十八年,辽阳,宁,二十一史。
她迅速合回重新确认簿册封面,题签上书“礼二”二字。
没错了,翻阅过这么多陈家旧档,她也能分辨出这些题签的意思了。
这是按照时间排列下来的第二本礼单名册。
这些礼单罗列了陈处厚与各路友人往来的流水,仔细罗列了红白事、贺寿、升迁等等的礼品馈赠,有送出的,有收到的。
她清点过,一共有二十五册之多。
“礼二”就意味着,这是陈处厚早年打点上下所留下的记录。
那时陈家脚跟尚未站稳,许多人情需要收买。这簿子中定然暗藏着贿赂的痕迹。
三十八年,嘉靖三十八年。
就这么巧合,五岁时的她正好去过辽阳。
当时还是右佥都御史的父亲短期上任辽东巡抚,主母身体抱恙留在家中,她与侧室的母亲随父亲同往。
那年她闯了祸,道破了辽东边军伪装马贼劫道的秘密,间接害死了母亲。
就这么巧合,这笔礼单流水账上,留了个“宁”字。
徐绮困意一扫而空,血翻腾得像决堤的洪水,倏地起身,抱起账簿就往外走。
正好,门外传来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