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我你们主力的动向,我兴许可以饶你一命。”
“你休想……”
仇无伤准备动手掐死他时,风骤紧。一个披着人皮的家伙出刀,砍断仇无伤一臂,救下姚文渊。
“小子,还是你更危险啊。”伪戒怒晃动着从一名天兵手上夺来的宝刀,一步步逼近落回山坡的仇无伤。又对姚文渊说:“赶紧走,这不是逞英雄的时候。”
仇无伤断臂重生,紧盯眼前的非人之物。想都不用想,这家伙也是活体傀儡。
“我帮了你的主人,为何来妨碍我。”
“老子的主人另有安排,你管不着!”
仇无伤唤出法杖再度前冲,伪戒怒像头下山猛虎扑去。
论近身战,本该是持刀的伪戒怒更胜一筹。但仇无伤这次把他的精气神化形之物用作一根长棍,硬生生打退了伪戒怒凶猛的刀势。
棍势冲劲浩大,伪戒怒身上不断炸开团团黑雾。当一棍撞在右侧肩头,伪戒怒显而易见地肩头下坠,手中刀刃脱手。仇无伤趁胜追击,又一棍打在伪戒怒天灵。
伪戒怒五体投地,头颅一点一点的被打入地下。然而他五指成钩抓地,山体瞬间滑坡。在山坡上血战的人与妖顷刻间被卷入土石洪流。
山体滑坡过后,牛心山一片死寂。
仇无伤看着那位刺穿他下腹的姚家人,喘气问道:“你为何不逃?”
满头是血,下身同样陷进土石之中的姚文渊气喘吁吁道:“我与将士共存亡。”
“姚家原来也是有大丈夫的啊,我小看你了……”仇无伤试图抽出战刀,但是那位姚家的将领却死死不放,他把战刀刺入敌人的胸膛,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重要。
仇无伤反问:“这值得吗?你根本杀不死我,我的部下只是被压住了,等他们醒来照样可以进军。而你呢?为一个腐朽的朝廷白白送死?你的父皇还在天兵的大营里躲着呢!这值得吗?”
过了片刻,他又低沉地说:“实不相瞒,我的母亲叫姚华月,是你们先帝的女儿。她本该在你们的都城中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的,可你们的先帝为了休战,竟把她派到北境和亲。她恨姚家,也恨我的父亲,但是她爱我……”
“最是无情帝王家。我们都是那些老家伙利用的工具,他们根本不在乎我们的死活!这世上只有母亲才会心疼我们……想想你在宫中的母后,她在等着你平安回去呢。放下刀,我保证救你。”
姚文渊仍不松手,说道:“父皇要我带大军撤离凉州,我没能做到……这次……为了大魏的子民,我甘愿付出性命!母后会为我骄傲的……”
仇无伤忽然笑了,尽管对方伤势更重,更容易死,但败的是自己。
任何言语都不能动摇这位皇子的意志,摆脱他只能依靠法术。但如果这么做了,那就说明自己曾被这位皇子逼入险境。仇无伤心中的自尊不允许他这么做。
自嘲过后,仇无伤平静下来:“我尊重每一个对手,对你我不会动用法术。我会等你死去,死前你随时可以松手。作为答谢,我会救你一回,改日再战。”
“没机会了……”姚文渊呼出一口浊气,如释重负道:“兄弟……若你在圣京出生,我们也许会成为朋友……”
姚文渊渐渐合上双眼,不过他那只紧握战刀的手,却始终没落下。
同光二十年四月初十,大魏晋王姚文渊战死,终年二十一岁。
……
原野上,那座由天兵临时建造的城池里,东曜天君所在的行宫内,正进行着一场谈判。如遭软禁的大魏皇帝和他的将领、谋臣们为了朝廷的利益,为了天下苍生,与代表天界的东曜天君及其臣属谈判。谈判的核心只有一点:出兵。
一位趾高气昂的仙官说道:“昔盟约已立,天帝御驾亲征,魏军为应。我们与贵国共伐北境,当时并未言及收复旧疆之事。今问天兵:此等征伐乃为盟约所载,然收复失地一节,既非前约所载,亦非天兵本分,焉得有助贵国复此故土之义?”
赵丹青道:“自古以来,天下饱受妖孽侵扰之际,天帝未尝不垂慈相济。难道今乃为霸业计,而弃苍生不顾乎?在下斗胆进言:失民心,失天下。”
仙官冷言道:“赵大人可知天兵下凡出征,损耗的气运需百年方可补全?人间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陛下不计得失助诸位征伐妖寇,诸位还想得寸进尺索求失地?没这般道理!”
在他们争辩之时,四百里开外,倾盆大雨之中,近万灾民和仅剩的魏兵开始了逃亡。他们搭上临时赶工打造出来的船只,在已沦为泽国的南凉大地上漂游,如无根浮萍。
更糟糕的是,由于打造匆忙,一些船只质量不佳,又因为多人上船,很快就沉入水中。部分船只井然有序,部分船只甚至连人都没上几个就匆匆离岸。
唐灵唤出巨鹰,最大限度地搭救了一些没能上船的人,但她明白,仅凭自己是没法救走所有人的,剩下的人只能被留下。唐灵丢给他们食物和草药,希望他们能度过这场暴风雨,直到她再次回来。
“放肆!”左侧的仙官猛地拍响玉笏,青白玉上的云纹震颤有声,"区区凡民,百年寿命不过弹指,怎配与天仙相提并论?"
元士兰道:“仙官谬言。仙、人、妖,都为天地生灵,此乃万年前太初天尊亲定之论,只是先天性情上有细微之分而已。”
“好了好了。”宝座之上的东曜天君和颜悦色,对身侧坐着的大魏皇帝说:“天帝陛下早就料到谈判不顺。实言相告,若谈判不顺,天帝命我打开此盒。”
一个华光溢彩的玉盒浮现在东曜天君手中,打开它,里面是一张天帝的亲笔天谕:“若魏皇愿献十城,允天兵常驻,待狼居山战事平定,自会助魏皇收复失地。”
魏皇色变,因为天谕中并未提到哪十城。但他若是答应了,那就会是史上首位向天献地的皇帝。史笔如铁,后世史官不会放过他。
魏皇道:“恕我直言,大魏绝不会接受此条件,请天帝天君见谅。”
话音刚落,阶下便响起一阵骚动。派来谈判的仙官们满脸震惊,难以相信魏皇会拒绝天帝开出的条件。
赵丹青却上前一步,朗声道:“陛下圣明!土地乃立国之本,民心更是重中之重。若为一时安稳,失了土地与民心,我大魏纵能苟延残喘,也再无复兴之日。”
为首的天官脸色阴沉:“好大的胆子,竟敢违逆天意!敢问魏皇,没有我们,你该如何收复台州?”
魏皇道:“当然是靠我大魏儿郎。大魏仍有十二州之地。男儿无数,人才济济。昔太祖太宗耗费二十八载收复国土,我亦可穷其一生收复台州。”
东曜天君道:“魏皇胸怀壮志,天帝本意也并非强求。谈判到此为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