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第474章
“骨头扎得人肉疼!”沈寄小声抱怨。
魏楹用手撑着,没把全身重量压到她身上,继续卖力的耕耘。
两人都是久旷,一时自然是干柴烈火。
云收雨散后,魏楹见沈寄吃丸药,便盯着她。
沈寄笑看他一眼,“等你身体调养好了,我们再生个老四好了。”
魏楹立时两眼放光,“好!”
沈寄摇头,不给点好处,这人休养身体怕是不会认真。
如今说了这话,估计完全不用她操什么心。
该喝药喝药,该吃饭吃饭。
到了三月,开始春暖花开,河里也解了冻。
魏家一家六口到附近踏青春游。
魏楹被媳妇和女儿养得长了好几斤肉,脸色也好看了不少。
这会儿正坐在河边的小马扎上意态悠闲的钓鱼。
小亲王和小馒头坐在一边,眼都不眨的盯着水面,等鱼上钩。
不过坐了一会儿,两人就无聊得跑开去放风筝了。
自从魏楹十九岁入仕,这十七年还真是没再这么悠闲过,什么都不用操心。
每天身边都是妻儿环绕,欢声笑语。
外头的纷纷扰扰一点都没有传进温泉庄子来。
沈寄带了小芝麻、小包子在旁边捡柴火,准备一会儿生火烤鱼吃。
小芝麻给小包子使个眼色,说两人去林子里走走。
过了一刻钟回来,小包子手里拎了一串鸟。
沈寄问道:“这谁打的?”
小包子道:“我……们。”
在沈寄的眼神下不得不改口。
他的准头没有姐姐好,这个娘是知道的。
不过住到庄子上以后,娘管得没有从前严,就不知道爹……
魏楹那边高兴的道:“上钩了!”
沈寄和几个孩子便转头去看。
结果只是一条一个巴掌那么长的,众人都有点失望。
魏楹讪然笑笑,“不够吃,我再钓几条。”
看小包子的手背在身后便道:“什么东西?拿出来!”
小包子不得已拿出了一串鸟儿来。
魏楹点头,“嗯,不错,加上这些倒霉的鸟儿,再来两条鱼也就够了。小包子准头有长进。”
一边警告的看了小芝麻一眼。
小芝麻摸摸鼻子,“爹,我来收拾你钓的鱼。”
沈寄便准备生火了,却听到小馒头和小亲王闹了起来。
原来两人的风筝缠到一起了。
又打发小包子过去给他们解开,让他俩重新放过。
当然不能光吃鱼肉和鸟肉,沈寄还带了不少菜蔬。
当下两大四小都吃得很满足。
沈寄问魏楹,“这样悠闲的日子,你还能过多久?”
外头正打仗呢,听说内政也不是太安稳。小权儿这个旬假都没有回来,可见情势很紧张。
魏楹握握沈寄的手,“我估着再过些日子,召我回去当差的旨意就会来了。在那之前,尽量的松散松散吧。局势不明朗,咱们的小四儿,还是缓一缓。不然,万一有什么事,你身子不方便就不好了。我出去之后,暂时就住到朝廷的衙署去,也方便办差。你带着孩子们就在庄子上呆着,有什么事也好相机处理。”
三月间是魏楹和沈寄的生辰,而且恰好是沈寄三十的整寿。
魏楹跟小芝麻说:“你娘素日夸口说把你教得哪哪都好。这次爹娘过生辰,就都交给你张罗了如何?也让我们好好享享你的清福。”
魏楹二月初回返的。
如今调养了一个多月,十分美色已是恢复了七八分。
又变回了昔日白面微须的美男子。
小芝麻闻言道:“爹娘生辰,女儿自当出力。爹的意思是要大办?”
魏楹颔首,“毕竟是你娘的整寿,爹也算是历劫归来。你就多用些心思张罗。不过,边关还在打仗,还是不要过于奢华了。”
“女儿明白了,要多用心思做得巧,不靠银子堆砌。”
“就是这个意思。”
小芝麻出去以后,便把挽翠、洪总管等人都召集起来说了这件事。
洪总管第一个点头,“爷平安归来是件大喜事,夫人这么多年操持这个家功劳、苦劳都有。这回既然爷发了话,自然是要好好操办的。大姑娘有什么安排,只管吩咐就是。”
“我头回真的自己经手这么大的事,还是要靠你们多帮衬。爹的意思,现在边关在打仗,就不要过奢。但是我想爹这次回来,皇上和太子都那么爱重。世人最爱跟红顶白,而且父母同一日过生辰,也是佳话。想来到时候上门的人多,还得好好安排一番才好。”
挽翠点头,“大姑娘说得没错,咱们先写计划书,然后再一步一步的张罗吧。”
写计划书,这是沈寄给内宅养成的习惯。
十多年下来,魏府有什么事,这些掌权的大管事、媳妇子都非常习惯了。
这边正说着,那边三个男孩儿下学走过来。
眼瞅着人聚在一起,便都过来问什么事儿。
小芝麻便说商量给父母过生辰呢,让他们也得出力。
如今,她和三个男孩儿已经不在一处上课,学的内容也不同了。
一听说是这事儿,三个男孩儿便都起了兴致。
小馒头嘴最甜,说是唯大姐姐马首是瞻、听大姐姐吩咐。
这边安排上了,沈寄今儿却不在家。
她让崔大掌柜的给魏楹在靠近皇城的地方找了个一进的小院子,每月五十两银子的租金。
家具什么都是齐全的,而且到宫门步行才一刻多钟。
所以这个价虽然是贵了点,但也还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