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889集:医道传承,老学员回校授实践经验

第889集:医道传承,老学员回校授实践经验(2 / 2)

她转身回屋,抱出一摞新刊印的医书,走到学员们面前:“林生的这些实践经验,我已经整理到新的医书里了。”她把医书递给前排的学员,“不过医道无穷,光靠书本还不够,以后你们毕业出去,也要多记、多问、多试,把济世学堂的医道传承下去。”

学员们纷纷接过医书,看着封面上“济世医录·实践篇”几个字,指尖轻轻抚摸着书页。赵二郎捧着医书,激动地说:“等我毕业,也要像林师兄一样,到偏远的地方去,把先生教的医术用在实处,再把遇到的情况记下来,回来教给师弟师妹!”

其他学员也跟着点头,有人说要去山区,有人说要去渔村,庭院里满是少年人的热血与憧憬。林生看着眼前的景象,想起自己刚入学时的誓言,眼眶微微发热——当年他只想学好医术,给村里的人治病,如今却觉得,这医道传承,比治好几个病人更重要。

夕阳西下时,学堂的庭院里依旧热闹。林生带着学员们去了后院的药材库,库房里堆满了各种药材,有的装在陶罐里,有的挂在房梁上,空气中弥漫着草药的清香。林生拿起一束晒干的益母草,递给身边的学员:“你们看,这是带花的益母草,花穗越饱满,药力越足;要是没花的,就得选茎秆粗壮的,不然药效差很多。”

他又指着角落里一堆用麻布包着的药材:“那是秦先生从西域带来的‘锁阳’,治肾虚的,不过这药性烈,得配着甘草用,不然容易上火。上次有个老农用了没配甘草,流了三天鼻血,后来我在方子里加了三钱甘草,就没事了。”

学员们围在药材堆旁,有的拿起药材闻气味,有的用手掂量重量,不时向林生提问。秦斩则在库房外劈柴,斧头落下的声音与库房里的问答声交织在一起,格外热闹。他偶尔抬头看向库房,嘴角露出几分笑意——他知道,素问想传承的不仅是扁鹊的遗志,更是这份“医者仁心、薪火相传”的信念,而现在,这份信念正在这些年轻人身上慢慢生根发芽。

夜色渐深,学员们才恋恋不舍地散去。林生收拾好医案,准备回住处,却被素问叫住了。素问递给他一个布包,里面是些新采的药材,还有一张写着药方的纸:“明天你去给清河镇的老人们送些药,顺便把这个带去——这是新改良的感冒药方,加了紫苏和陈皮,适合老年人用,不容易伤脾胃。”

林生接过布包,指尖触到温热的药材,心里一阵暖。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先生放心,我一定送到。等下次回来,我再给师弟师妹们讲更多实践的案子,还有清河镇后山的‘溪兰草’,我挖了些幼苗,明天带来种在学堂的药圃里,让学员们也认认。”

素问笑着点头:“好,我让学徒把药圃的地留出来。你在清河镇行医,要是遇到解决不了的病症,就托人捎信来,咱们一起琢磨。”

看着林生远去的背影,素问和秦斩并肩站在庭院里,望着满天繁星。晚风拂过槐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回应他们的话。远处的街上传来几声犬吠,更显学堂的宁静。

秦斩轻声说:“这学堂没白建,这些孩子也没白教。当年你说要建学堂时,我还担心没人来学,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

素问微微一笑:“是啊,医道传承,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事。只要有人愿意学,有人愿意教,有人愿意把医术用在实处,这医道就不会断。”她抬头望着星空,目光悠远,“当年扁鹊走遍天下行医,留下无数经验,如今我们建学堂、编医书,也是想让这些经验传下去,让更多人能治病,少受些病痛的苦。”

秦斩伸手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以后我多去各地跑一跑,找些稀有的药材,再把各地的病症情况记下来,帮你完善医书。咱们一起把这医道传承好。”

庭院里的槐树上,一只夜莺轻轻叫了一声,随后又恢复了宁静。月光洒在“医道无界”的匾额上,镀上了一层银辉。而在这宁静之中,一份关于医道传承的希望,正悄然生长,如同庭院里的药材,在晨光与夜露的滋养下,愈发茁壮。

林生回到住处,把布包放在桌上,小心翼翼地展开那张药方。灯光下,药方上的字迹工整清晰,每一味药材的用量都标注得详细。他想起明天要去给清河镇的老人们送药,想起学堂里学员们求知的眼神,心里忽然充满了力量。他拿出笔墨,在医案的最后一页写下:“医者,当以仁心为根,以实践为叶,方能枝叶繁茂,庇佑众生。”

写完,他把医案收好,吹灭了灯。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桌上的布包上,也洒在他脸上,映出几分坚定的神色。他知道,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而他的医道之路,还有很长很长,传承的火种,也将在他的手中,继续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