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着他用毛刷擦拭石砖的动作,如同为一条通往天国的路清理尘埃。他的沉默,像是夜的声音,我听懂了。
日落前,我登上一座城市南缘的小山丘。这里有一座简朴的清真寺,银色圆顶在暮色中微微泛光。山丘之上风声沉稳,能望见整座马什哈德在光影中逐渐安静。
祷告的声音从各处传来,汇聚成一道音浪,在我耳畔来回涌动。此刻,我不再是异乡人,而像是被召唤而至的一粒尘土,终于归位。
我在《地球交响曲》中缓缓写下:“马什哈德不是城市,它是千万朝圣者心中那颗共同呼吸的星星。”
夜幕降临,我回到圣陵外的一座茶屋。一名年轻朝圣者弹着弦乐,唱着一段古老的旋律。他的声音轻柔,却带着穿透灵魂的力量。他说他来自山区,为了替家中病重的母亲祈福。
我静静聆听他的歌声,忽觉心中那道始终游离的波纹,终于归于某种平静。
“你呢?”他问我。
我说,我是来听这个世界说话的。
他笑了:“那你来对地方了。”
我写下:“在马什哈德,每一个音符都是一段回声,每一盏灯火都是灵魂的信标。”
翌日清晨,天光微露,我随脚步走入一片旧市集。空气中弥漫着香料与烤饼的气息,摊贩们正在铺开布幔。一个卖藏红花的老妇人招手让我过去。
她递给我一撮香红的花丝,笑着说:“这是火焰里开的花,能医心病。”
我点头接过,鼻腔一瞬间被扑面而来的辛香灼热填满。
我问她:“你每天都在这里吗?”
她说:“是的,祷告之后,我来这里卖花。生活要继续,神也在烟火里。”
我写下:“在马什哈德,神不在远方的云端,而在一撮藏红花的芬芳中。”
夜深,我走进圣陵旁边的一处石砌花园。那里空无一人,只有夜风轻拂树影。我躺在一张长椅上,竟迷迷糊糊地入了梦。
梦中,我仿佛走入一座穹顶如银河的宫殿,四周是浮动的经文与诗句。一个穿灰袍的老人引我向前,他说:“你是来写下这里的音的人。”
我问:“这里是哪?”
他说:“是信仰之间。”
我醒来时,天已将明。风中仍有香,心中仍有光。
马什哈德北站的晨光,如同从祷告中升起。
我站在月台边,列车正吐着长长的白汽驶来。背包里装着藏红花、诗句、石榴与祈祷。我回头望了一眼这座城,那金顶仍在远方闪耀,仿佛一盏不会熄灭的灯。
我轻轻对自己说:“愿我的灵魂,在此留下回响。”
德黑兰——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