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真是好样的!马清心中涌起一股热流,眼眶微微发热。
"快看啊!"两名正抬着箭捆的流民士兵放下重物,其中高个子的指着烽火台大喊,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滚滚浓烟如狼烟般冲天而起,在太阳的映照下呈现出灰黑的色彩。烟柱越来越粗,随风向南飘散,仿佛在天空书写着求救的信号。
"是求救信号吗?"
"烽火台当然是叫援军!"
"太好了!"
士兵们欢呼雀跃,烽火让他们的士气为之一振。有人甚至扔起头盔,被军官厉声喝止。城头上紧绷的气氛稍稍缓解,但每个人手中的兵器仍然握得死紧。
"援军什么时候能到啊?"一个士兵瓮声瓮气地问,声音里藏着不敢明言的怀疑。
"快了,快了,没看见烽火吗?"伍长用充满希望的语调回答。
城下的羯人显然也看到了烽火,列阵的速度突然加快。战鼓声变得更加急促,如同催命的符咒。
那面"石"字大旗猛地前倾,整个军阵如同张满的弓弦。骑兵开始在两翼游弋,扬起的尘土在夕阳下如同金色的迷雾。
"方琦麾下步兵校还有六百三十一人,流民新兵还有一千八百五十人。"阿奇一手扶着刀柄,甩着另一只手臂快步跑来。
他将一只脚搁在马清所站的台阶上,另一只脚留在台阶下,仰头汇报时,额角的汗水沿着脸颊滑落:"汪苍部老兵四百七十三人,新兵九百八十六人。"
还好,士兵还没有损失过半。马清暗自松了口气,但眉头依然紧锁。他环视城头,看到士兵们疲惫却依然坚定的面容,深深吸了一口气。
"传令下去,告诉全军,再坚持一个时辰,援兵必到。"马清两手叉腰,转身环视城墙上的守军,"羯人又要进攻了,让弟兄们各就各位。"
"诺!"阿奇立即转身去传达命令。
一名头戴铁盔、未披铠甲的精瘦传令兵从背后腰带抽出一面三角形黄色手旗。他利落地跃上一匹蜀马,举着手旗沿城墙疾驰,清亮的声音格外清晰:"援兵一个时辰后到!全体就位!"呼喊声由近及远,如同在泛着波纹的湖面又投下一颗石子。
"擂鼓,准备作战。"马清朝叶回下令,声音沉稳有力。
"咚咚咚"战鼓声从之前的九声一组变为缓慢而均匀的节奏,如同死神逼近的脚步。
城头上顿时响起一片嘈杂声:"哗哗"的衣甲摩擦声,"铛铛铛"的兵器碰撞声,"蹭蹭蹭"的奔跑脚步声,夹杂着军官们"归位,快!"的吼叫声。
"恩新,把弟兄们召回来。"马清转头命令。
"诺。"恩新左手从腰间取出羊角号,右手仍紧握长槊。他挺胸昂首,将号角凑到嘴边吹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