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防个万一(2 / 2)

“等等。”

苏秉阒将茶盏搁在案上,发出清越的脆响,“不是元宵。”

“啊?”幕僚愕然抬头,“元宵夜是最佳时机,宫内外戒严松懈,又有烟花作掩护……”

“你能想到的,杜诜那老狐狸会想不到?”

苏秉阒眯起眼,从案头拿起一封截获的密信,信纸上是杜诜苍劲的笔迹「十五改走城隍庙前街,见异动即动手,无需请令」。

他望向幕僚,眸光里掠过一丝轻蔑,“他想在十五设伏,那我便在十四夜里,送他一份大礼。”

幕僚浑身一震:“大人是要……提前转移,引蛇出洞?”

“不止。”

苏秉阒将密信凑近烛火,“城隍庙”三字在火苗中蜷曲成灰,“去告诉王孛,十四之前,将城隍庙的‘兵器’悉数运出。”

他指节敲了敲舆图边缘的悬崖标记,那里用淡墨勾勒着险峻的山势,“杜诜称病,赵氏子必在暗处窥伺,他若有命跟来,也要看有没有命活着回去。”

“可杜诜若察觉我们提前行动……”

“那就让他无暇分身。”

苏秉阒摸出一枚鎏金令牌,令牌上“如朕亲临”四字在烛光下熠熠生辉,“这是今早从宫中‘借’来的密诏样式,届时派人送往杜府,就说陛下急召。”

“属下遵命!”幕僚抱拳行礼,转身消失在沉沉夜色中。

雪势愈发狂猛,相府琉璃瓦上积了厚厚的雪,远远望去,那一片惨白竟像覆了层孝布。

苏秉阒推开半扇窗,风雪瞬间灌入,扑得他睫毛上凝了霜。他望着杜府方向隐在雪幕中的灯笼光,忽想起二十年前初入官场时,杜诜曾拍着他的肩笑言:“为官者当如青竹,宁折不弯。”

“青竹?”

他喃喃自语,指尖捏碎了窗沿的冰棱,碎冰碴子落在雪地里,“如今看来,还是老狐狸的皮毛更能御寒啊……”

城外槐树林中,一辆灰顶马车静卧在雪地里,车辕上落着层薄雪,像撒了把粗盐。

赵玉将半旧的青布包袱塞进常伯怀里,包袱角磨得发亮:“里头有二十两碎银,够您到衡州的盘缠,路引夹在最底层。”他顿了顿,望着老人斑白的鬓角,又道:“前方五里有处客栈,十五夜过后,若十日内我未去寻您,便带着东西南下,去衡州清水县揽月斋找她。”

“公子!”

常伯攥紧包袱,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青筋在枯瘦的手背上暴起。雪粒子扑在他脸上,融化成水珠,顺着沟壑纵横的皱纹滑落。

“当年老奴已逃了一回,如今说什么也不能留您一人!”

这两日城中戒严,兵丁挨户搜查,他本以为公子要带他出城避祸,却不想是要独自留下。

当年赵家获罪,他为护着老爷托付的东西先行逃亡,流放那日只能混在人群里,远远看了公子一眼。

如今公子归来,东西交托完毕,他岂能再让赵家断了香火?

“这不是逃。”

赵玉忽然笑了,伸手替常伯拂去肩上的雪,指腹蹭过老人棉袄上补丁摞补丁的粗布,“当年父亲托您护物,如今我托您护人。清水县有我此生最重要的人,她若等不到我,会一直等下去……”

他喉结在风雪中滚动,声音忽然沙哑如被砂纸磨过,“再说了,我又不是不回,不过是防个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