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怪人(2 / 2)

七八日前,不就是他称病不上朝的第二日。

朝廷里为了新税闹的沸沸扬扬,苏相一党胃口愈大,为了让自己闭嘴,将往年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都翻出来参他几本。

卯时正刻来,午时三刻走,不正是卡在自己来茶楼的时间,看来是冲着他来的。

杜诜搅着碗里浓稠的七宝粥,忽而抬头,想起来了,朝着随从喊道:“陈恪。”

陈恪正抱着碗掌柜送来粥,坐在门槛后的圆墩上喝的痛快,听到主子唤,连忙抹了嘴进门。

“大人?”

“我的书箧带了没?”

陈恪见案上的早食一口没动,就喊着要书箧,不满嘟囔:“大人,您不是说了,这几日不碰公文,一心只想着修身养性?”

“快去取来。”

陈恪见他神色认真,不免正色道:“是,小人这就去取。”

书箧里边装了十几本公文,杜诜从里翻了翻,从最底下翻出一卷《李义山诗集》,封页早已泛黄卷边。

每逢初一十五字画铺上货的日子,自己便要去西街的字画铺,淘些古籍。

这个习惯已有数十年,寻人打探一二便知。

当时便有一人捏着这卷诗集上门兜售,说这本诗集是家中珍藏,为了果腹不得不变卖了。

巧的是这诗集他家中亦有一卷,对方手里是余下一卷,他寻了许久,便给了对方二两银子买了下来。

只是朝中事多,烦扰不堪。

诗集买了回来,一直收在这书箧内未动。

现在想来颇有些蹊跷,那卖书的人长的方脸体阔,一手的老茧,明显是常年干苦力活的,这样的人竟然持一本古籍兜售……

陈恪见自家大人饭也不吃了,抱着本诗集要翻出花来,正愈帮忙,便见那书里抖出一截泛黄的宣纸来,忙上前拾起,喃喃出声:“诗中藏锋,恰似御史风骨?大人,这怎么那么像是您的字迹?”

杜诜一把夺过随侍手中的残页,上面熟悉的字迹让其瞳孔骤然收缩。

陈恪见主子脸色极差,不由关切道:“大人,这笺难道有什么来头?”

来头?

杜诜扶着桌坐下,思绪却飘到七年前。

立春那日,他受邀与几位同僚凑趣,去了茶楼的诗会。

恰好遇见一群人论诗,论及李义山等人,有人认为此人用事晦涩,辞藻艳丽,不及欧阳修,梅尧臣等自然诗风。

因讨论激烈,有人认出他来,便请他评论。

这才有了这句点评。

同行中有人喜欢,求了这笺去,第二日一早,便遣人送了一本到他府中。

这笺也不该出现在此才对。

难不成?

杜诜越想越惊心,向来平直的嘴角竟隐隐发颤。

再看向楼下时,廊下人也抬头看来,明明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得一张脸,却让他心里掀起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