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国珍非常注重的另一方面,是在民生方面,他按着心中的理解,尽量做到吏治清明,尽最大的能力让自己的地盘尽快地安定繁荣起来。至少在目前来说,在争取民心方面,方氏兄弟做得比红巾军和元廷都要好得多。
随着私盐的生意版图的扩大,方氏兄弟的经济实力也是愈发雄厚了。不过如今江南及其周边陷入战乱,使方氏兄弟的私盐生意大受影响。除了浙东及周边地区,如今的战乱区正是他们私盐销售的主要区域。即使因战乱引发的盐价飞涨,也弥补不了常因货物被劫而遭受的损失。此刻,方氏兄弟和柱子正在商量私盐的物流及储存的安全问题。
“最近,我们运到各地的盐常被强人劫掠,这个月还没过一半呢,已经发生了六次了,大多发生在受战乱波及的地区,看趋势情况将会愈发严重,大家都说说该如何解决啊?”方国珍忧心地提出近日频发的盐被劫掠的问题。
“我仔细询问过了,劫掠事件大多发生在陆路运输上,水路路段上的劫掠事件至今还未发生过一次,或许有但从未成功过。”
“这就说明了,贼人在水路上的力量太弱,暂时无法对我们构成威胁,但在陆路上,贼人人多势众,我方暂时难以保证货物安全。据逃回来的人反映,劫货的贼人当中有当地官方的人,有当地的豪强,也有红巾军方面的人。”方国瑛说道。
“全他妈是卑贱的盗贼!”方国珍咬牙切齿地骂道。阻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无怪乎方国珍发怒。
“二弟,无需太过恼怒,还是静下心来想想,目前的问题如何解决吧!”
“如果只在水路沿岸散货,让各地商人就近交接货物倒是可以很大程度避免被劫,但是水路辐射的地方终归有限,对我们的市场开拓方面很是不利。不知柱子兄弟有何见解?”方国璋分析完目前的情况后,开始向柱子请教了。
这些的经历让柱子的心思通透了许多,他明白方国璋之所以请教他而不是方国珍,是因为方国珍作为方氏兄弟集团的最高领导,只要他一开口就不容置疑,他的话要作为方针政策定下来的。在一般情况下,方氏集团的高层会议中,方国珍通常是最后再做选择的人,即使其他人的建议不吻合他的思路,他最后的决定就是集团的最终决策。
“作为合作伙伴,我只能做一个建议。大家姑且听一听,如果大伙觉得我的建议有点用处,鄙人很荣幸,假如我说的不对,兄弟们权当我放了一个屁,随风消散即可。”柱子与方氏兄弟的关系愈发亲密了,他无需矫情,接着方国璋的话就开始说。
“我觉得尽量在水路沿岸散货,这是目前确保货物安全的基本前提,陆路散货可以作为一个补充,但不能太过分散。最好是甄选几个交通要地且要避开战乱核心区等高风险的地方,作为陆路的散货点。路上散货点最好不要超五个,这样就可以将你们分散在各地商队护卫集中起来,以强大的护卫力量来保证几个散货点及商路的安全。”
“另外,我会向总部申请,卖一批精良的装备给你们,这样就基本能够保证几个陆上散货点的安全了。”柱子一说完,方氏兄弟都觉得豁然开朗了。柱子所说的陆上散货点只是指在那几个高风险的战乱区,选择三五个重要的散货点,基本可以保证辐射到十之七八的陆上供货了。
“还得是我柱子兄弟有见地,几句话就解决了问题。多谢柱子兄弟的鼎力相助!”方国珍满脸笑容地对柱子一番感谢。他知道张公子的装备通常都是非卖品,只要柱子帮他们买一批就是天大的人情,至于多少钱反而是小事。
“方二哥没必要太见外,咱们是兄弟,该帮忙还是要帮的。”柱子笑呵呵地回应方国珍。
困扰了方氏兄弟大半月的商路安全问题,就这样轻松地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