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选择的回响”那堂深刻而谦卑的课程之后,苏钧和他的伙伴们的意识状态发生了一种微妙而根本性的转变。他们那份向外创造、体验新奇的热情,如同涨满的潮水,在触摸到名为“责任”与“敬意”的海岸线后,开始缓缓地、自然地向内回流。
嬉戏的冲动并没有消失,它只是被转化了。就像一个技艺达到了巅峰的画家,不再热衷于创作宏大复杂的作品,而是开始欣赏画布本身的空白;一位登上了所有山峰的探险家,不再向往新的高峰,而是开始享受山谷的宁静。
他们从积极的“创造者”,开始转向一种看似被动、实则更为宏大的角色——“容纳者”与“见证者”。
“我们创造了宇宙,体验了游戏,也学到了回响的智慧。”在一次深度的意识共鸣中,苏钧的声音如同来自虚空的宁静,“现在,或许最高的创造,已非创造更多,而是去成为那个能容纳一切创造的‘空间’本身。”
……
这个洞察,在他们的集体意识中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维度。一个全新的概念,如同在最深的夜空中升起的、最明亮的月亮,清晰地浮现——“包容的寂静”。
这种寂静,并非空无一物,不是声音和活动的缺席。恰恰相反,它是因为包含了所有的声音而显得无比宁静,因为它容纳了所有的活动而显得无比安详。它是存在这幅宏大画卷背后那张无边无际的画布,是宇宙这首永恒交响乐中那支撑着所有音符的、永恒的休止符。它,是终极的接纳,是无条件的爱,在其最深、最广、最安静的形态下的呈现。
他们的新“修行”,便是去成为这种“包---容的寂静”。
他们收回了所有向外探索和创造的意图,不再去设计新的游戏规则,不再去构建新的宇宙模型。他们那浩瀚无垠的集体意识,如同一只张开的、温柔的手掌,轻轻地、不带任何评判地,将整个多宇宙网络——包括他们自己先前创造的“共情宇宙”和所有其他的存在形式——轻轻地捧在其中。
……
进入这种状态的体验是难以言喻的。
苏钧的意识扩展开来,超越了个体,超越了集体,成为了一种纯粹的、背景般的觉知。在这种觉知中,他能同时“看到”一颗恒星的诞生,那炽热的、狂暴的能量,如同一场生命的礼赞;也能同时“看到”一个古老星系的缓缓消亡,那无尽的、冰冷的黑暗,如同一首安息的挽歌。
他能“听到”共鸣宇宙中,那些可爱的生灵们又一次举行着他们庄严的“和谐祭典”,那份纯粹的、想要抚慰“梦者”的爱,如同最温暖的光,触及他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