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范阳节度使府那幽深的庭院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安禄山一心图谋大事,权力欲如熊熊烈火般不断膨胀,对待下属愈发严苛,往日里那种上下一心的氛围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弥漫在各个角落的不满与怨愤。
这日,安禄山召集麾下将领商议军事部署。他神色阴沉,语气强硬地说道:“如今朝廷对我们步步紧逼,我们必须加快筹备,尽早起兵。从今日起,加大训练力度,粮草、兵器的筹备务必加紧,如有懈怠,军法处置!”
众将领心中虽有不满,但面对安禄山的威严,也只能低头应是。然而,待会议结束,几位将领聚在一处,忍不住小声抱怨起来。
将领高邈皱着眉头,满脸不悦地说:“大帅为了自己的野心,全然不顾我等将士的死活。如此高强度的训练和筹备,兄弟们都疲惫不堪了。”
另一位将领蔡希德也附和道:“是啊,而且大帅平日里赏罚不公,有功之人得不到应有的奖赏,稍有差错便严惩不贷,实在让人心寒。”
一旁的田承嗣微微叹气,说道:“如今局势紧张,我们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跟着大帅起兵,胜算几何尚未可知,可若违抗大帅命令,更是死路一条。”
他们的抱怨声,正巧被安禄山的心腹谋士严庄听到。严庄眉头一皱,心中暗忖:“这些将领心怀不满,若不加以安抚,恐生变故。”于是,他赶忙将此事告知安禄山。
安禄山听后,脸色一沉,怒道:“这些人竟敢心怀异志!待我成就大业,定要好好整治他们。”
严庄赶忙劝道:“大帅,此时正值关键时期,切不可冲动。如今我们需上下一心,共同应对朝廷。对这些将领,还是以安抚为主,以免军心大乱。”
安禄山冷哼一声,说道:“哼,暂且饶他们一回。你去告诉他们,待事成之后,必定论功行赏,让他们不要心生杂念。”
然而,严庄的安抚并未起到太大作用。将领们表面上听从安禄山的命令,可心中的不满却如深埋的种子,在悄然生根发芽。
此时,朝廷安插在安禄山军中的暗探将这一重要情报传回长安。李隆基得知后,立刻召集张九龄、李适之等人商议对策。
李隆基神色凝重地说:“诸位爱卿,安禄山内部已现裂痕,这是我们消藩的绝佳机会。我们应如何利用,让其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为我所用?”
张九龄思索片刻,说道:“陛下,我们可暗中派人深入安禄山军中,与那些心怀不满的将领接触,晓以利害,许以重利,策反他们。只要这些将领倒戈,安禄山的势力必将大受打击。”
李适之点头赞同道:“陛下,张大人所言极是。我们可承诺他们,若协助朝廷平定安禄山之乱,不仅赦免他们的从逆之罪,还会给予高官厚禄,保他们荣华富贵。”
李隆基微微点头,说道:“好,此事就依二位爱卿所言。但选派之人务必谨慎,要确保机密行事,不可被安禄山察觉。”
于是,朝廷精心挑选了几位能言善辩、忠诚可靠之人,秘密潜入范阳。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与安禄山军中那些心怀不满的将领取得了联系。
其中一位名叫王忠的策反使者,找到了将领高邈。在一处隐蔽的酒馆内,王忠见到了高邈。王忠先是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确认安全后,才低声对高邈说道:“高将军,如今安禄山倒行逆施,妄图谋反,这是要将你们这些将士推向万劫不复之地啊。将军难道要跟着他一起背负千古骂名吗?”
高邈心中一动,但仍有些犹豫,说道:“我等虽对大帅的做法不满,但背叛他谈何容易。一旦事情败露,我们全家老小都性命不保。”
王忠见状,赶忙说道:“高将军不必担忧。朝廷已下定决心平定安禄山之乱,他覆灭乃迟早之事。将军若能此时弃暗投明,协助朝廷,朝廷定会保将军及家人平安,还会论功行赏,将军日后必定前途无量。”
高邈沉思良久,说道:“此事容我再考虑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