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十一个疯子 > 第911章 用难题解决难题

第911章 用难题解决难题(2 / 2)

如此一来,在设计航天器的时候,也不需要考虑空气动力学等方面,只要有推进器和成熟的控制系统,哪怕把航天器设计成一个方方正正的盒子,它也可以在太空里正常飞行。

与此同时,由于“虫洞”那种魔法传送门一样的特性,会导致进入其中的物质,产生一瞬间的“混合视界”。

简单来说,就是在行进到某个特定位置的时候,会同时看到A点和B点的、两个可能截然不同的视界,那种远远超出认知极限的混乱景象,是会对主观意识产生极大损害的。

不过这次的行动不涉及载人,只是为了给刘晓星运送仿生身体,她的“主观意识”不跟随航天器行动,理论上也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而在忽略了这些方面之后,航天器的设计似乎就没什么要求了,但其实真正困难的部分,到这一刻才刚刚开始。

就像“橘生淮南”的原理一样,“虫洞”连接的、两个截然不同的空间,大概率会存在截然不同的环境特征。

比如“虫洞”另一端的、出口所在的空间,是否存在异常能量和强辐射场?“虫洞”内部以及保持它稳定的机制,是否或产生伽马射线、或者X射线之类的致命辐射?

虽然仿生身体的强度比人体更高,但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硬件设备类的东西,也比人体更容易出现故障,所以这些因素都是不得不考虑的。

最关键的是,除了这些客观的基础问题之外,我还要解决联合政府人为制造的一个难题——航天器规格,也就是俗称的、要造一艘多大的飞船。

航天器的规格尺寸,取决于“虫洞”入口和出口的几何特性,所以按照正常的顺序,我们应该等到“投石问路”的行动结束、确定“虫洞”入口有多大,再开始航天器的设计工作。

但“投石问路”还需要30个地球日,才能将那70枚核弹运送至目标位置。

而联合政府、准确来说是威廉·凯恩,不想把这30个地球日的时间白白浪费,所以他想了一个给我找麻烦的馊主意——模块化设计。

这就是威廉·凯恩在说到工作顺序的时候,那种莫名其妙的“自信”的主要来源了。

在我给出航天器必须满足的软性条件后,威廉·凯恩会在满足推进器、运载舱等功能需要,以及防辐射、高强度、抗“虫洞”引力拉扯等软性需求后,将整艘航天器拆分成一单位规格的模块。

如此一来,人类便可以利用这30个地球日,先把所需的模块制造出来。

等到“投石问路”的行动结束、确定了“虫洞”入口的几何特性,再根据彼时得到的精确数据,将拆分成模块的航天器、根据实际需要重新组装。

这是一个非常精明的想法,但威廉·凯恩要做的,不是把航天器拆成零件,而是每个单元模块都保持相同规格、只要调整数量就能改变航天器的规格、并依然满足整体强度需求的模块。

在我看来,这种设计几乎可以算是天方夜谭,不过威廉·凯恩似乎真的很有信心,又向我确定了几个问题以后,这次所谓的“会议”就算结束了。

之后的三十天里,我都没再见到这些人,不过我并不紧张或是忐忑,反而过上了开始保留记忆以来的、最轻松惬意的三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