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十月,唐昭宗改威胜军为镇东军,任命钱镠为镇海、镇东两镇节度使,又加检校太尉、中书令,赐铁券,恕其九死。
钱镠前往越州受命,而后返回杭州,以越州为东府。
从此钱镠基本控制两浙,但因与杨行密边界相邻,免不得为争地盘权利,常相攻击。
镜头转换,按下东南,复说江淮。
乾宁四年,兖州朱瑾被朱全忠攻击,遂遣使寄书,向晋王求救。
李克用派李承嗣率兵援助,却被朱全忠梁军所败,朱瑾与李承嗣奔附杨行密。
杨行密得其淮北精骑,军力愈壮。朱全忠派葛从周、庞师古攻打寿州,杨行密便以兖州骑兵为主力,在清口击杀庞师古,葛从周逃走。淮南军追到渒河,又大败梁军。
朱瑾至此,方觉出了一口恶气,但心中犹嫌不足,尚存未解之恨。
按下江淮,复说东南。乾宁五年,钱镠复欲夺还苏州,与杨行密手下大将周本战于白方湖。最终周本战败,苏州复又归于钱镠。
天复元年,杨行密派李神福攻钱镠,战于杭州,又大败钱镠军。此后杨行密与钱镠有战有和,互无胜败。
光化元年,钱镠将镇海军治所由润州迁到杭州,并加检校太师。
唐昭宗命将其画像绘于凌烟阁上,诏改其乡里为广义乡、勋贵里、衣锦城。
钱镠平定两浙之后,基本停止征讨,开始与民休息。然由于三面受敌,仍经多次边境保卫战,主要对手就是淮南节度使杨行密。
天复二年,钱镠进封越王。
时有麾下二将,乃是武勇都左右指挥使徐绾、许再思,趁钱镠出巡衣锦城时起兵叛乱,攻打杭州内城。
钱镠闻报轻骑而还,偷偷潜入杭州,派马绰、王荣、杜建徽等人分别防守各城门,又命顾全武前往东府备变,以防叛军占据越州。
顾全武担心叛军会向淮南求援,建议钱镠先与杨行密联姻。
钱镠遂使第六子钱传璙,随顾全武前往广陵向杨行密求婚。与此同时,徐绾果然亦向淮南大将宣州节度使田頵求救。
顾全武到至广陵,游说杨行密道:观今日之势,田頵尾大不掉,不复愿为大王所制也。若使其得志,则必为大王心腹之患,更甚于钱王外境之忧。大王若召回田頵,钱王愿以亲子钱传璙为质,与大王联为姻亲。则江淮与吴越连为一体,其谁能与抗耶!
杨行密信以为然,遂将爱女嫁给钱传璙,即命田頵回军。
田頵领命,只得带徐绾、许再思返回宣州,但却将钱镠子钱传瓘留为质子,又索要二十万缗犒军钱,聊以泄愤而已。
自此钱镠与杨行密本是吴越之仇,翻作秦晋之好。
天复二年三月,唐昭宗被困岐王李茂贞驻地凤翔,偷派江淮宣谕使李俨前至宣州,拜杨行密为东面诸道行营都统、检校太师、中书令,封吴王,使其统兵讨伐朱全忠。
又传诏旨,加封其部下诸将:朱瑾为平卢节度使、冯弘铎为武宁节度使、朱延寿为奉国节度使,皆为遥领其职;加武安节度使马殷为使相,令即日起兵,北上勤王。
杨行密奉旨,便于天复三年起兵,以李神福为鄂岳招讨使,命其领兵进攻鄂州杜洪。
荆南刺史成汭前来救援杜洪,被李神福击败于君山。
朱全忠梁军攻打青州,刺史王师范派人来向杨行密求救。
杨行密乃派王茂章救援,大败梁军,杀其领兵大将朱全忠兄子朱友宁。由此朱全忠大怒,亲率二十万大军进攻王茂章,又为王茂章击败。
田頵趁机背叛杨行密,袭击升州,擒李神福妻子儿女,奔归宣州。
杨行密召李神福讨伐田頵,田頵派部将王坛迎击,又送信给李神福,以其妻子性命招降。李神福回复:某自微末小卒从吴王起事,今为大将,岂忍背离恩德,而顾恋妻子乎!
立斩来使,自绝退路,军士皆为感奋。
行至吉阳矶时,田頵命以李神福之子李承鼎为质,于肉军阵前再次招降。李神福呵叱左右射杀其子,继而挥师猛击,大败王坛。
杨行密另派台蒙引军自侧背攻击,田頵战败被杀。
便在田頵起兵之时,吴王部下另一悍将安仁义听说,以为兄弟同气连枝,随后亦反,焚烧东塘,袭击常州。常州刺史李遇出战,于阵前破口大骂。
安仁义止军说道:李遇何敢骂我?此处必有伏兵,三军速退。
李遇伏兵果然出击,追到夹冈。安仁义插旗于地,解甲吃饭,李遇军不敢追击。
安仁义离开常州,率部进入润州。
杨行密闻报,遂招回王茂章、李德城、米志诚诸将,自青州回师向南,率兵围困润州。安仁义闻说是他三人领兵,坦然不惧,只是冷笑而已。
当时在吴军诸将之中,首推朱瑾擅长用槊,其次米志诚擅长射箭,皆为佼佼者。而安仁义颇以射箭自负,对众说道:米志诚以十分之弓,不及朱瑾一分之槊;朱瑾以十分之槊,又不及我安仁义一分之弓。
于是出城交战,果然引弓而射,箭无虚发,射杀吴军多将。
王茂章等畏惧,不敢接近,安仁义乃引军离开润州,据守广陵。
杨行密爱惜其勇,复念旧情,又想招降。安仁义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王茂章等恐其投降后复为吴王宠信,于是乘其懈怠,挖地道入城,捉住安仁义,斩于广陵,振旅还师。
自此两员上将叛亡,吴王军力便衰。
天佑二年,杨行密犹念朝廷勤王除贼密旨,再次发兵北上,派部将刘存溯江西攻鄂州。刘存引领步骑舟师,水陆齐头并进西行,不一日到达江夏之地,兵围鄂州,下令焚烧城池。城中梁军渐渐不支,城门开处,便欲要突围而出。吴军众将见状,纷纷请令赶快攻击。
刘存说道:此时城内大半为朱全忠部下汴州之军,并无死守之志,皆欲北奔故乡。我若拼力攻击,其必复入城内死守。不如使敌人离城而去,则城池可取。
于是网开一面,使梁军自走。俄而城门大开,汴军一拥而出,果然四散而走。
刘存不令追杀逃兵,只管趁机夺城。是日果然城陷,执拿武昌军节度留后使杜洪,及鄂州守将曹延祚,押送吴王,穷斩其余部众。
吴王杨行密见到杜洪,责问道:尔占据鄂州,屡杀朝廷信使,又随同朱全忠逆贼弑主,与孤为仇。我军还时,复为逆贼断后抗拒勤王之兵,今既被擒,预定何如取舍?
杜洪再拜谢道:大王不必多言,人为知己者死,某不忍有负朱公。
杨行密愠怒,遂命将杜洪与曹延祚皆斩于扬州市曹。
刘存既占鄂州,吴王便命其为留守节度使,待命北进。此年九月,朱全忠大军南下,命部将杨师厚攻破襄州,荆襄节度使赵匡凝奔归杨行密。
襄阳既失,汴州梁军威势大壮,吴军北上计划顿阻,宣告破产。
杨行密闻报大忧,因而得疾,挨至十一月去世,时年仅五十四岁。
唐帝闻知,乃下诏赠谥号为吴武忠王,使其长子杨渥继立。
赵匡凝见杨行密已死,自己虽然客居扬州,但对杨渥并不礼貌,吴国诸将皆厌恶之。
杨渥举行宴会时,因喜吃青梅,赵匡凝则笑道:此物切勿多食,易发小儿热。
淮南诸将谓此言是对杨渥大辱,皆怀不忿之心。杨渥也怒,即命将其迁往海陵。
杨行密死后,吴国北上勤王之事便成虚话。其后鄂州亦被武安军节度使马殷攻取,吴国留守使刘存被杀,则刘渥更无北伐之力。
字幕:马殷,字霸图,许州鄢陵人。
马殷早年家中困苦,以木匠为业,却常自称是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唐中和四年秦宗权据蔡州叛乱,马殷应募从军,成为忠武决胜指挥使孙儒部下,很快便以勇武闻名军中。
景福元年,孙儒战败被杀,部众大都投靠杨行密,惟刘建锋、马殷不降,收拢残部七千人,南下前往洪州。
刘建锋被推举为主帅,马殷为先锋指挥使,行军司马张佶为谋主。三人到达江西之时,兵马已达十万。
乾宁元年,刘建锋进入潭州醴陵。潭州刺史邓处讷派邵州指挥使蒋勋、邓继崇驻守龙回关,以为防备。
马殷遣使劝降蒋勋,刘建锋则命人穿上邵州军衣甲,冒打旗帜,前往潭州。
潭州守军不备,开门应纳。刘建锋遂斩杀邓处讷,自称武安军留后。次年,唐昭宗任命刘建锋为武安军节度使,马殷为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
蒋勋向刘建锋求取邵州刺史被拒,便与邓继崇起兵为乱,一同攻打湘潭。乾宁三年,马殷前往邵州平定蒋勋之乱,刘建锋却在潭州被部下陈赡所杀。
众将杀死陈赡,推张佶为留后。张佶在前往府衙时堕马受伤,以为不吉,便对众将说道:马公有勇有谋,为人宽厚,比我更适合为帅。尔等当奉其为主,共谋富贵功名。
当时马殷正在攻打邵州,众将便派人前去,请其回来就任。
马殷得知刘建锋被杀,张佶推举自己为首,犹豫不决。
亲信姚彦章劝道:将军与刘龙骧、张司马,可谓三人一体,不分彼此。如今刘龙骧被杀,张司马受伤,正是天意使将军为帅。天赐不受,必获其咎。
马殷于是命部将李琼继续攻打邵州,自己则星夜返回潭州,来见张佶。
张佶将留后使之位让给马殷,自己亲率众将参拜,定下君臣名分。马殷仍命张佶为行军司马,并命其代替自己引领部兵,攻打邵州。
不久邵州终被攻克,蒋勋被杀,潭州诸郡皆得平定。马殷被朝廷任命为潭州刺史、判湖南军府事,不久复为武安军留后。
当时湖南治下七州,除潭、邵二州之外,衡、永、道、郴、连五州尚被他人占据。因此马殷虽受朝廷授爵,但却闷闷不乐。
大将姚彦章知道主公心思,于是出班进言,请求收复湖南五州,并举李琼为将。
马殷被姚彦章说中心事,不由大喜,当即准允其请,遂命李琼与秦彦晖各领一支军马,先去攻取衡州、永州。
二将鼓勇前往,马到成功,走马取了二州,毫不费力。
光化二年,马殷复命部将李唐攻取道州,不久李琼又取郴州、连州。未至一年时间,湖南全境皆被平定,尽属马殷。
静江节度使刘士政闻报大惊,急命部将陈可璠、王建武屯兵全义岭,以为防备。马殷却不欲与刘士政为敌,遣使前往修好,却被陈可璠将使节阻于边境,恶语拒绝。
马殷大怒,便命李琼率兵攻打静江军,一战而下,坑杀陈可璠等人。李琼复又乘胜而进,尽俘刘士政及其一班文武众官,取其治下领地。
唐昭宗光化四年,马殷平定湖南七州,被朝廷正式任命为武安军节度使。
天复二年,又加马殷为同平章事,得入使相之列,从此便为一路诸侯,封疆割据。
次年,吴将刘存攻打武昌军节度使杜洪,围困鄂州,杜洪求救于梁王。
梁王朱全忠遂命马殷与荆南节度使成汭、武贞节度使雷彦威,一同出兵救援。马殷派秦彦晖、许德勋率水军相救,然而来之不及,杜洪兵败被杀。
刘存攻取鄂州,又挥得胜之军,前来讨伐马殷。秦彦晖等人拼力抵抗,刘存屡战不胜,便欲讲和。马殷不从,令秦彦晖急攻鄂州,斩杀刘存,进而夺取岳州。
镜头闪回,按下江淮诸侯,再说唐室朝廷。
光启三年三月。僖宗返至凤翔,被节度使李昌符强行羁留。六月,天威军与李昌符军互并,李昌符兵败出逃陇州。僖宗命扈驾都将李茂贞追击,次月斩杀李昌符。
四年二月,僖宗终于回到长安,拜谒太庙,举行大赦,改元文德。
然而回銮旧都未及满月,僖宗便得暴疾,于三月六日驾崩于长安宫中武德殿,时年仅二十七岁。当年十二月,被葬靖陵,按下不提。
中尉杨复恭代替田令孜任观军容使,立寿王李晔为帝,史谓唐昭宗。
时有田令孜义子王建,被调出京,使为壁州刺史。王建脱离朝廷,遂率部兵夺取利州,自任为利州防御使,继而攻占阆、邛、蜀、黎、雅等州。
字幕:王建,字光图,陈州项城人,出身世代卖饼之家。
唐末天下大乱,王建便靠贩卖私盐为生。因为排行老八,乡人称作“贼王八”。后被官府抓捕判了死刑,关在许州监牢就要问斩,却被狱吏以为其是个英雄,便即私下里放跑。
王建逃跑之后因无生计,只得重新做起贼盗,流窜至武当。
被一个和尚于山中遇到,说他骨相甚奇,将来富贵不可限量,如此小偷小盗有违上天所赋使命,实为可惜。王建信以为然,自此投入忠武军营下为兵。
因为人睿智,屡立战功,被忠武监军使杨复光青睐,于是在组建忠武八都时,便使王建与鹿晏宏、韩建等七人皆为都将,带部兵千人,从此脱胎换骨,时来运至。
杨复光去世,鹿晏宏因被王建等推举为主,继续为朝廷效命。其后鹿晏宏去西川迎请僖宗回銮,途中收拢不少各镇离散人马,至于力量大增。
鹿晏宏率军占据兴元,自称留后,分封王建等六名都头各做所属郡县刺史。
此后鹿晏宏变得暴虐骄纵,无端怀疑王建与韩建勾结谋私,王、韩担心被鹿晏宏加害,便率三千部众离开,被田令孜收为义子,并将其部并入神策禁军。
田令孜失势出奔成都,王建趁乱占据利州及阆中等地。
其后不久,又夺西川节度使,继而攻占东川汉中,以及秦、凤、阶、成等州。
昭宗此时已奈何王建不得,只得诏令在蜀地设置永平军,任命王建为永平军节度使。
自此王建割据西川,朝廷渐不可制。
当时田令孜被迫让权与杨复恭,投奔兄长西川节度使陈敬瑄,闻义子王建夺得利州,便写信召其前来成都,欲卷土重来,联合兵马以夺长安,再展往日辉煌。
王建得书大喜,遂引本部军前往成都,欲借西川兵马再入长安。
不料田令孜复恐王建坐大,自己无力控制,便即反悔,又遣使拒绝王建兵入成都。
王建行军已至半途,接书颇为愤怒,遂不奉义父命令,进而挥师包围成都。
田令孜闻报王建不肯听命,率大军兵临城下,无奈只得登上城墙,斥问王建:汝既为朝廷钦命,一方节度,为何不思报效朝廷,擅自引兵围城?
王建见田令孜如此相问,遂在城下扬鞭答道:我受义父提拔,因平叛有功,故得利州节度使之职,岂敢反叛朝廷?若非是义父说寿王李晔篡位,欲为先帝僖宗报仇,我何来此!如此看来,欲谋反者并非王建,实乃义父也。某今大兵至此,决无轻退之理,只要义父犹念先帝之恩,发誓不与朝廷对抗,则你我父子之间仍似当初相处,并无不可。(本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