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华夏真相集 > 第十三集 钱镠封王

第十三集 钱镠封王(1 / 2)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光启元年春,秦宗权攻取陕、洛、怀、孟等二十余州,占有大半中原,势力无二。

同年八月,秦宗权发兵攻打陈州。陈州刺史赵犨虽然兵少,但力战不屈。

唐廷下诏,以赵犨为蔡州节度使。赵犨乃与朱全忠结为姻亲,自此实力大增。

即便如此,秦宗权依旧势不可敌,当年于十月在八角击败朱全忠。二年七月,秦宗权复又攻陷许州,杀许州节度使鹿晏弘。

至光启三年春二月,朱温命朱珍为淄州刺史,派至东道招募兵士。旬月之内,应募者多达万余人,朱珍引所募之军四月八日回至汴州。

朱温喜道:有此万余精兵,我大事可成矣。

便欲与秦宗权决战,以报屡被欺凌之恨。此时闻报:秦宗权部将张晊屯于北郊,秦贤屯于版桥,各有十万人,栅栏相连二十里,势力强盛。

朱温遂召集诸将说道:齐兵养精蓄锐以待时机,定会来进攻我等。秦宗权料我兵少,又不知朱珍招兵来到,必谓我怯懦,只能坚守而已。不如现在出其不意,先发制人。

于是亲自领兵,前往进攻秦贤营寨。

汴州将士奋勇争先,齐兵果然不设防备,被朱温接连攻克四座营寨,杀死一万多人,时人皆谓,必有天神暗中相助。

秦宗权闻报大怒,使部将卢瑭领一万兵,在圃田北万胜戍沿汴水两岸扎营,跨河建桥,以控制河运。朱温乘胜鼓勇,复挑选精兵锐卒,五月三日从酸枣门出兵。

此时昏雾四合,闯营杀入,齐兵大败,被追杀二十余里,首将卢瑭投河自尽。

秦宗权引以为耻,遂从郑州亲带突击将领,径入张晊军营,亲临指挥作战。

五月八日,有郓州天平节度使朱瑄、兖州泰宁节度使朱瑾兄弟两个,皆引兵前来,支持朱温;义成军也赶到汴州,共抗秦宗权。

朱温大喜,遂指挥宣武、兖、郓、义成四镇军马,在汴州北郊向秦宗权发起进攻。

秦宗权望见梁军兵强马壮,遂不敢出营。

朱温指挥各路军沿河攻击齐兵大营,从清晨寅时战至下午申时不停,杀敌两万余人,伏尸数十里,河水为赤。

到夜晚收兵,朱温命检点战利,闻报获得牛马、辎重、俘虏、武器铠甲,无可计数。

秦宗权、张晊当夜偷逃,梁军追至阳武桥不及而还。

至此梁、齐二军大战二十余日,数次交兵,朱温皆是以少胜众。秦宗权由是愤怒欲狂,败至郑州时下令屠城烧屋。复将兵力分散在陕、洛、孟、怀、许、汝等州,占据固守。

自此齐兵恐惧朱温成病,但凡闻说朱温率军到达,守将必弃城逃走,无敢拒战者。

字幕:西元八八八年,唐昭宗文德元年。

朱温自任蔡州四面行营都统,率军进至滑州,相继攻克黎阳、临河、李固三镇,又占据洛州、孟州,解除西顾之忧。

五月,率宣武军大败秦宗权于龙陂,进逼蔡州城下,攻入北门。

十二月末,蔡州外城被破,秦宗权拒守内城。次年龙纪元年初,秦宗权部下申丛变节,打断秦宗权双腿囚禁起来,遣使出城,向朱温报告。

朱温大喜,奏请申丛为淮西留后。

不久申丛又被部将郭璠杀害,押解秦宗权以献。朱温派人以囚车将秦宗权解押长安。

唐昭宗前往延喜楼受俘,立命京兆尹孙揆将其斩首。

秦宗权临刑之前,在槛车里伸出脑袋,向孙揆辨解道:尚书大人!公看我秦宗权岂是造反之人乎?我对朝廷一片忠心,无处投效而已。朱温诬我造反,纯属冤枉!

围观百姓闻其如此辩解,无不捧腹大笑。

由此蔡州平定,昭宗诏令朱温加封检校太尉、兼任中书令,进为东平王。

镜头转换,按下中原,复说东南。

中和二年正月,僖宗以王铎兼中书令,充诸道行营都统,代替高骈军政兼职。

高骈听到王铎加封都统,捋起袖子破口大骂,并上书为自己辩解:是陛下不用微臣,固非微臣有负陛下也。

朝廷下诏予以驳斥,并罢免高骈盐铁转运使之职,只加授侍中虚衔。

高骈于是割据扬州八年,不奉唐朝,自中兴名臣转为叛臣。晚年且又昏庸无为,又笃信神仙之术,重用术士吕用之、张守一等人,付以军政大权。

吕用之专断独行,动辄谮毁诸将,乃使上下离心。

光启三年,黄巢降将毕师铎复反,召另宣州观察使秦彦为助,出屯高邮,攻打扬州。

吕用之大慌,急召庐州刺史杨行密领兵来救。

然而杨行密还未抵达,扬州已经城陷,高骈被毕师铎所囚。九月初四日,高骈与其子侄皆被秦彦、毕师铎所杀。

杨行密闻讯,命全军将士为高骈穿孝,举哀出征,十月攻破扬州,杀秦、毕二人。

镜头闪回,叙述杨行密来历。

字幕:杨行密,原名杨行愍,字化源,庐州合肥人。原为庐州牙将,中和三年因平黄巢之功官拜庐州刺史,归属淮南节度使高骈节制。

高骈爱其忠勇,十分宠信重用,因说“愍”字为离乱受难之意,用于名字不详,遂为其改名杨行密,待如己子。

杨行密出身贫寒,父为农夫,而且早丧。然而杨行密长得人高马大,孔武有力,能手举百斤重物,一日可走三百余里。

僖宗乾符年间,江淮地区反叛群起,杨行密因参加叛军失败被捕。

刺史郑棨因其相貌奇特,以为必是英雄,遂予以释放,募为州兵。杨行密其后奉命戍守朔方,不久提升为队长,守边期满返回。

当地军吏厌其叛贼出身,不予留用,要他再次出戍。临行之前,军吏问其所需。

杨行密大声说道:我无所需,只要取你项上人头!

于是拔刀出鞘,当即斩下军吏首级,携带而出,趁此纠合同伙起兵为乱,自称八营都知兵马使。刺史郎幼复弃城逃走,杨行密于是占据庐州。

中和三年,杨行密为庐州刺史,为恩师高骈报仇,杀毕师铎、秦彦二人,兵入扬州。

闪回结束。杨行密见扬州城中仓库空虚,便欲弃之,逢孙儒攻破高邮,恐惧未行。

门客袁袭进言:今有海陵镇使高霸,亦是高骈旧将,将军何不迎入扬州,共抗孙儒?

杨行密恍然大悟,便以高骈所遗军令召调高霸,使其率兵进入广陵。

高霸见是故主大令,引兵到至广陵。杨行密心下略定,便欲命其去守天长,以卫扬州。

袁袭摇头,复又献策:将军诱使高霸而来,其早晚必知,知其内情则必怀二心,焉能复为将军所用哉?况若将军能胜孙儒,则不必召高霸至;如若不胜,天长岂归将军所有?依在下之计,不如杀掉高霸,而吞并其部,为将军所用。

杨行密信以为然,于是前往广陵,以犒赏军卒为名擒杀高霸,得其部下数千人。

其后不久,孙儒亦吞并秦彦、毕师铎兵马,举众攻打扬州。

杨行密见众寡难敌,欲逃海陵。袁袭谏道:海陵难守,不如庐州城池完好,粮草充实,且乃将军所封故地,可先据之,以作后图。

杨行密言听计从,复退庐州。

杨儒遂入扬州,以为得计,并未乘胜追击,致使杨行密得脱,复养成气势。

杨行密在庐州养息已久,便问袁袭:我欲整装兼程而行,西取洪州,未知可乎?

袁袭谏阻道:钟传新得江西,势头正盛,不可图谋。昔秦彦进入广陵时,曾召池州刺史赵锽托以宣州。今秦彦已死,赵锽失其依恃,而守宣州非其本意,城守松懈易取。况某素知赵锽为人,绝非将军之敌,故为将军所计,宜取宣州为上。

杨行密于是率军攻打赵锽,战于曷山,旗开得胜。进而围困宣州,赵锽果然不肯坚守,弃城逃去,被杨行密追上杀死。

杨行密于是进入宣州,以此为巢穴割据自立。

龙纪元年,唐廷册封杨行密为宣州观察使。大顺二年,杨行密攻取滁州、和州。景福元年,复取楚州,由此养成势力,称霸东南。

孙儒自从赶走杨行密,进入广陵,时久却不能守,于是焚毁城池,杀死老弱病残百姓以为军食,驱赶部众渡江,号称五十万,进攻杨行密。

杨行密部将田頵、刘威等皆被孙儒击败,杨行密大迫,遂想退走铜官。

谋士戴友规进言:孙儒虽然来势凶猛,将军可集中兵力挫其先锋,不必力战。待相持既久,其兵力疲惫,士气大挫,便如前番虽得广陵,而不能守也。若将军此时弃城而走,彼数十万大军追至,岂非束手就擒耶!

部将刘威也进言道:戴先生之言是也,望将军从之。彼军虽众,我只需背城坚守,可以不战而疲敌兵,逃则无幸焉。

杨行密赞其二人之论,遂固守楚州,避而不战。

未及半年,孙儒果然营中粮草不足,且又发生大瘟疫,三军皆病。杨行密遂尽其所有,倾举国军队以出攻打,大败敌军,孙儒战败被俘。

杨行密此时志得意满,命将孙儒推出斩之。

孙儒凛然不惧,大步出帐,却回头对刘威说道:我闻劝杨行密避战不出者,便是先生妙计耶?倘我帐下有若先生之能者为我谋之,又安得此败!

于是出帐,从容就死。

杨行密重赏袁袭、戴友规、刘威三士,收降孙儒部众数千,选其精锐编练成骑军,皆命于甲胄之外复穿黑衣,称为“黑云都”,作为亲军,使心腹大将统领,此后坚不可摧。

景福元年八月,杨行密再入扬州,唐朝诏封其为淮南节度使。乾宁二年,又加拜杨行密为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杨行密遂以田頵镇守宣州,安仁义镇守润州。

升州刺史冯弘铎闻之,率众前来归附。

杨行密又派田頵等四出攻掠,自淮河以南、长江以东各州比被陆续攻下。复又向东进攻苏州,擒获苏州刺史成及,镇东军节度使钱镠为其兵锋所逼,固守杭州而不敢出。

字幕:钱镠,字具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

唐大中六年二月十六日,钱镠生于临安县石镜乡,大官山下临水里钱坞垅。

相传其出生时天现红光,且相貌奇丑,父钱宽认为不祥,欲弃于屋后井中,但因祖母阿婆怜惜,方得保全性命,因而取乳名婆留。

钱镠自幼学武,擅长射箭、舞槊,对图谶、纬书也有所涉猎,成年后以贩卖私盐为生。

乾符二年,浙西镇遏使王郢拥兵作乱,石镜都镇将董昌招募乡勇平叛。钱镠时年二十四岁,应募投军,被董昌任命为偏将,随军平定王郢之乱。

乾符五年,宣州、歙州一带朱直管、曹师雄、王知新等群盗蜂起,聚兵劫掠。钱镠率军一一讨平,因功被授予石镜镇衙内知兵马使、镇海军右职。

乾符六年,黄巢军劫掠浙东,进犯临安。钱镠先是虚张声势,其后诱敌伏击,以少胜多;而后又设疑兵计,使黄巢不敢进攻杭州。

广明元年,董昌聚集杭州各县乡兵勇,组建八都兵,以钱镠为石镜都副将。高骈召董昌、钱镠前往广陵,并对诸将称赞钱镠,谓其将来成就必能超越自己。

中和二年,越州观察使刘汉宏与董昌不和,命弟刘汉宥与都虞候辛约进驻西陵,欲吞并杭州。钱镠率八都兵渡过钱塘江,偷袭刘汉宥,火焚其营寨。

刘汉宏又命部将黄珪、何肃屯兵诸暨、萧山,亲自率军督战,但都被钱镠击溃。何肃、辛约战死,刘汉宏扮作屠夫,方始侥幸逃回越州。

中和四年,唐僖宗以宦官焦居璠为杭越通和使,劝令董昌与刘汉宏罢兵和解。二人皆不肯奉诏,刘汉宏命朱褒、韩公玫、施坚实等率水军屯驻望海,与董昌对峙。

光启二年,董昌命钱镠进攻越州,并允占领浙东后,便将杭州授于钱镠。

钱镠遂率军出平水,开山路五百里,直趋曹娥埭,收降浙东将领鲍君福。复进屯丰山,而后攻破越州。刘汉宏败走台州,被台州刺史杜雄生擒献于钱镠,斩于会稽。

董昌遂移镇越州,果将杭州让于钱镠。光启三年,董昌为越州观察使,钱镠则为左卫大将军、杭州刺史。

不久浙江西道、淮南道先后发生兵变,镇海节度使周宝被部属刘浩、薛朗驱逐,逃到常州。苏州被六合镇将徐约攻取,淮南节度使高骈则被部将毕师铎囚禁。

钱镠命部将成及、杜棱攻破常州,将周宝接到杭州,但周宝不久便因病而死。

杜棱乘胜而进,又攻取润州,逐走刘浩,俘获薛朗。

钱镠处死薛朗以祭奠周宝,而后命从弟钱銶击破徐约,被唐昭宗任命为杭州防御使。

与此同时,庐州刺史杨行密起兵攻入淮南道,与孙儒、钱镠混战数年,终杀死孙儒,占据淮南道及浙江西道润州、常州。

苏州则被钱镠占据,并收编孙儒残部,组建武勇都。

景福元年,唐昭宗在越州设置威胜军,任董昌为威胜军节度使、陇西郡王;又在杭州设置武胜军,以钱镠为武胜军都团练使。

钱镠遂占据浙西数州之地,任用杜棱、阮结、顾全武、沈崧、皮光业、林鼎、罗隐等一班文武,势力逐渐壮大。

闪回结束。便在此时,杨行密擒获苏州刺史成及。钱镠为其兵锋所逼,固守杭州。

景福二年,钱镠升任苏杭观察使,征发二十万民夫以及十三都军士,修筑杭州罗城。唐昭宗又拜钱镠为镇海军节度使、润州刺史,承认其对浙江西道统治权。

乾宁二年,董昌野心膨胀,在越州自立为帝,建立大越罗平国,改元顺天,并任命钱镠为两浙都指挥使。

钱镠谏道:明公闭门为帝,致诛九族、百姓涂炭,何如为节度使,能得终身富贵耶!

董昌闻言,怒而不听。

同年五月,唐昭宗诏封钱镠为浙江东道招讨使、彭城郡王,令其讨伐董昌。

董昌命部将陈郁、崔温屯兵于香严、石侯,并向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求救。钱镠趁其救兵未至,便命顾全武进攻越州,斩杀守将崔温,击败徐珣、汤臼、袁邠等。

不久越州城破,董昌被俘,在押赴杭州途中投江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