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在帝国庞大机器的轰鸣声中,在算盘珠子的急促脆响里,在运河两岸挥汗如雨的号子里,倏忽而过。
紫宸殿内,气氛已与三月前的肃杀沉重截然不同。虽依旧庄严肃穆,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久违的、带着蓬勃生机的张力。御案之上,堆积的不再是弹劾攻讦的奏章和血淋淋的清算名单,而是一份份字里行间透着务实与成效的报捷文书。
秦玲一身明黄常服,坐于御案之后,凤眸低垂,专注地审阅着最新送抵的几份急报。她的指尖划过光洁的纸面,唇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那是一种看到心血浇灌终于结出硕果的、发自内心的欣慰。
“陛下,王爷,江南道八百里加急!”殿外传来内侍清亮而带着喜气的声音。
一份用明黄绶带捆扎的奏匣被恭敬地呈上。秦玲亲手打开,抽出里面的绢帛奏章,与同样看过来的孔衫一同阅览。
奏章是宋清树与张衍联名所上,字迹一者圆融沉稳,一者瘦硬锋锐,恰如其人。
“臣宋清树、张衍谨奏:赖陛下天威,王爷庙算,江南追缴赃银及各项新政支出,首期已毕。谨呈成效:
一曰江南得安。依王爷所定‘以工代赈,实物发放’之策,择其要者:
·修水利:拨银九百八十万两,征发民夫三十万,修复、疏浚太湖、钱塘江流域主要塘、浦、堰、闸一百二十七处。去岁水患之地,今岁春耕无恙,秧苗青翠,民心大定。
·复生产:拨银五百五十万两,购良种、农具、耕牛,按田亩受损程度及丁口,实物发放至各县、乡、村,直至佃户。无强征,无克扣,无中间盘剥(张衍附注:敢伸手者,臣已请王命旗牌斩七人,悬首县衙)。今岁春播面积,反超往年一成。
·抚流亡:拨银三百万两,于受灾最重三府,设粥厂、药棚,并以工代赈,修建官道、桥梁、义仓。流民渐次归乡,盗匪之患十去七八。
·减赋役:奏请陛下恩准,减免去岁受灾最重五府县本年三成钱粮,另三成允以工抵税(参与水利工程者可抵)。民力得纾,颂声渐起。
二曰北疆得固。拨付北疆督师府专款,纹银两千万两整。
·足饷:拖欠达一年之久的边军粮饷,已一次性全额发放至卒伍!军心沸腾,士气大振!(张衍附注:臣遣度支司精锐并玄甲军士全程押运、监督发放,沿途无人敢动分毫,亦无将领敢克扣迟滞!)
·缮甲兵:拨付六百万两,用于更换残破衣甲、补充箭矢损耗、修缮营垒关隘。边军武备焕然一新。
·储军粮:拨付四百万两,命北疆督师府趁今岁粮价平稳,大量采购、囤积军粮,足以支撑大军半年之用。边关粮仓充盈,人心安定。
三曰运河得通。拨银一千五百万两,专款用于漕运疏浚。
·清淤:淮安、扬州、徐州等三段淤塞最严重之河道,已征发役夫十五万,彻底清挖疏通,水深恢复至国初水平!漕船通行效率,预计可提升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