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穿越四合院之开局落户四合院 > 第2315章 老一辈的愿望(一)

第2315章 老一辈的愿望(一)(2 / 2)

“金老,危险确实存在,但远没有你听说的这么夸张,死的那些人,可以说都是违反了国家法律的,在任何国家都是要被处理的,不仅是在华夏,那些没有违法的人,最多也就没收土地,进行改造,已经建立了新的国家,进入了新的时代,就不能再有随便欺压别人,剥削别人的事情发生,金老,改朝换代了,这也很正常吧?”

金善愣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你说的也有一定道理,不过这条路,真的走得通吗?”

他看着陈晋道:“小邓,华夏走的是S国的那条路,不过这条路不是这么容易走得通的,当年我也研究过S国走的路,不好走,很多人会很惨。”

陈晋默然。

金善说的确有其事。

很多人不明白S国是怎么从一个农业国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国的,其实对于一些S国人来说是很残酷的。

1928年,S国启动第一个五年计划,将整个国家从一个落后农业国,改造成了一个初步工业化国家。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原始积累。

S国的途径就是实行举国体制,就是国家集中财力、物力和资源,全国上下重点发展工业。

刚建国时,S国的工业也是一塌糊涂。

一战时,S国的工业虽然排在世界第五的水平,但实际上和排在前面得国家差距非常大,仅仅相当于德意志的十分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把S国之前的工业底子给打没了,直接成为了一个农业国。

那么S国成为工业化国家的呢?

S国的原始积累主要来源于三个途径,第一个是出口矿产资源,第二个则是出口粮食。

而出口的粮食来源于农业集体化。

粮食在任何时候都是硬通货,别看单价不高,可总价高且作用简单粗暴。为此,S国从1928年到1938年这段时间,粮食出口量不断上涨。

1928年S国出口的粮食还只有28万吨,但到了1930年就达到了480万吨。

1931年,在粮食总产量下降了1000万吨的情况下,S国的粮食出口量不减反增,达到了520万吨左右。

再加上农业集体化,导致农民们的生产积极性大打折扣,粮食产量不断减少,但出口量却在不断增加,直接造成了1932年到1933年的乌国大饥荒,数百万人因此而丧命。

出口这么多粮食,赚来的外汇就成了S国10年工业化之路的主要资金来源。

但是要实现工业化,除了人和,还需要天时。

而这个天时,就是西方的经济大萧条。

从1929年起,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经济大危机。

这次危机持续时间近五年,这一时期内资本主义各国工业生产剧烈下降,企业大批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失业率有些高达30%以上。

资本主义农业危机与工业危机相互交织激荡,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农业生产严重衰退。

同时国际贸易严重萎缩,各国相继发生了深刻的货币信用危机,货币纷纷贬值,相继废止了金本位制,资本主义国际金融陷入混乱之中。

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37.2%,其中漂亮国下降40.6%,法兰西下降28.4%,英格兰下降16%,倭国下降8.4%。

主要国家的经济水平甚至退回到20世纪初或19世纪末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