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24(2 / 2)

作为一个全新的,仍然在摸索未来发展方向和更好盈利模式的下项目,这样的营收已经可说是巨大成功。

要知道,现在距离这个项目下线,仍然还没有到一个自然月的功夫。

而共享车位虽然目前还处于孵化和培养用户的满非你阶段,但是正信手里掐着的巨大用户量,已经为这个项目打上了“注定赚钱”的标签。

在李凡愚在富州的这几天里,为了扩大这两个项目的声势,程闻则那边将ta双十一的那套炒作套路给搬了出来,对两个共享项目的数据进行实时更新,声势搞得很大。所以,现在基本上所有在关注这两个项目的人,全都知道了项目的现状。

听到丰田千夏的恭贺,李凡愚挠了挠头,“千夏小姐,你不是第一个跟我说这些话的人。而且说实话,你也并不是一个很会恭维别人的人。咱们还是快脱裤额,还是直奔主题吧。你找我什么事儿”

那边儿的丰田千夏淡淡一笑,“充电桩。目前丰田已经拿下了十八个城市的新能源出租,算上目前中华市场上我们三款在售纯电车型,丰田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纯电第一品牌。我们正在着手打造一个纵观全国的充电基站网络,虽然你我处于竞争和对立的状态,但是我希正信可以与丰田联手,建立纯电汽车的充电基站通用标准,以达到全面推动中华电动汽车的发展进度。”

拿着电话的李凡愚有些懵逼。

今儿这是怎么了

怎么都是竞争对手过来求合作

这个套路,不太对劲儿啊

联手建立充电基站网络代表着什么代表需要部分共享电池和充电技术,将正信和丰田彼此的设计和制造标准,拉到一个框框之内。

这,可不是正信这个已经隐隐露出了王者之姿的企业,所希望看到的事情。

换句话说就是;老子已经这么牛逼了,为什么还要跟你一起玩儿

李凡愚咧了咧嘴,“千夏小姐,我感觉你应该能知道,你刚才的提议代表着什么。既然你口口声声称我为你的对手,那么我也直言不讳的告诉你;正信在汽车领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在中华市场和国际市场上争取到更多的占有率。您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会不会答应你的提议”

“为什么不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我认为,联手建立充电基站,并不会影响你们正信的利益。在中华市场上,只有将基础设施建立完毕,电动汽车才整整有希望获得一个巨大的发展窗口。”

不知道是不是李凡愚的错觉,他总感觉今天的丰田千夏有些急切,完全没往日里那般从容和冷静。

而且从现实的情况上来说,正信和丰田联合开拓市场,也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提议。

所以这个电话,真的是有些莫名其妙。

“千夏小姐,我目前很忙。就不再多跟你聊了,至于你的请求,我想我已经回答的很清楚。那么,再见。”

李凡愚挂断了电话。

津门市,丰田中华总部,丰田千夏的办公室之内。

丰田千夏苦笑着挂断了电话。

她身边的助理面色怪异的问道:“千夏小姐,李凡愚怎么说”

“就像我想象的那样,他并没有表现出一点点的兴趣。”

“那也就是说您必须接受跟松下集团的这个名为中华新能源汽车战略合作,实则是联姻的的计划”

丰田千夏抿了抿嘴唇,难对于女性而言,稍微显得有些棱角的脸庞上,浮现出了毫不掩饰的厌恶和抗拒。

“松下目前的情况很糟糕,他们也想借着中华市场翻盘。ts这条船,现在看来已经开不远了。所以他们才会把主意打到了丰田的身上。从商业角度上来讲,建立整个充电桩基站网络,并且提供相应的电池快充技术,是爷爷那里无论如何也不会拒绝的事情。”

虽然没有正面回答,但是丰田千夏脸上的凝重,说明了一切问题。

“可是千夏小姐,我觉得我觉得凭借我们手上的资源,完全可以拼一把,不依靠松下方面,建立我们的基站网络”

“谁知道呢。”丰田千夏惨然一笑,挥了挥手。

正文第1125章:两个老狐狸

松下电子。也就是传说中的anasonic。

这家日本的跨国性公司,在全世界设有230多家分社,员工总数超过二十九万人。其中在中华的部分,就有正式员工五万多人。在2001年,这家企业的全年的销售总额为610多亿美元,为世界制造业500强的第26名。

这个企业和丰田差不多,对于日本来说,它几乎是一个时代的代名词。

为什么要说是几乎呢

因为丰田在全球汽车市场上仍旧坚挺,但是松下电子,已经走向了发展的下坡路。

1918年,松下幸之助创立了这家颇具传奇去的企业,几十年间发展品牌产品涉及家电、数码视听电子、办公产品、航空等诸多领域,从而享誉全球。

这家企业品牌曾经跃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辉煌之时,在以电子工业名闻天下的日本,被民众们成为日本的代表标签。

但是在近些年,这个跨国公司有点儿惨。

先是为了配合其电池业务的战略性布局并购三洋机电,之后因为并购出现问题,导致损益崩盘,从预期盈利五百亿日元爆降到了亏损七千多亿日元。

由于亏损严重,全球主要信用评级机构把松下的评级下调两级至bb。也就是传说中的垃圾级,这一信用等级的调整,对松下的发展相当不利。

再之后,就是频繁出现的质量,误导消费者等问题,将这个“准百年”企业积攒下来的口碑和声望,正在一步步的拖垮。

若非靠着之前的一些主业撑着,再加上松下瞄准了电池这一块可以说是传统,又可以说是创新的业务板块,怕是松下这个品牌就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场合之中。

松下最初的一个跟头,就是栽倒在了电池电机这一块。并购三洋电机这样同样雄极一时的企业,便可以窥探出其野心的一二。

虽然近些年松下其他的业务做得中规中矩,或者说是稀松平常,但是在投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