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毅名微微一笑,“小子,你们这个发动机参数要求拿过来,我帮你们看看。”
李凡愚立刻将之前潼洋疏浚集团发过来的资料拿了过来,韩毅名一看,笑了。
“果然是这个项目,小子们,你们不用考虑什么跟我保密不保密了。之前我已经在三个单位都接触过这个项目了。这一次,一疏对这个项目的投入很大。
这么跟你们说吧,经手这个项目的单位,都是咱们国内最优秀的科研机构和领域内权威。不算你们,我的三个弟子都在负责消防系统,大功率液压系统和绞吸系统的研发工作,前些天我们还接触来着。”
也许是感觉自己说的太多,怕年轻人不耐,韩毅名摆了摆手,“行了,废话不说了、拿纸笔来。我给你们讲一下我的经验和对未来大超大功率船舶发动机的设想。”
这一说,就直接从中午说到了晚上九点多。
虽然从根上讲,韩毅名在这个领域之内也没有建树。但是经验,眼光以及对这一领域的关注,还是让他积累了一大堆的东西。
这些东西放在李凡愚和柳青的耳朵里,可就成了biigbig的灵感。
韩老说的很杂,但是却很有系统。在李凡愚看来,这些东西稍加整理,就完全可以做出一篇论文了。
从船用双燃料发动机的应用前景,基础的技术特点,现在存在的困难,以及各项配套,如齿轮箱,电控系统和燃料储罐设置配套等问题。
说的虽然粗略,但是并不浅薄。很多观点和设想,都给了李凡愚相当大的启发。
待老人将肚子里的存货都倒出来之后,李凡愚面前的笔记本电脑上面,已经有了近七千字的速记,手边也积攒下来三十多张a4纸的设想图。
“好了,我知道的基本上都说出来了。”韩毅名拍了拍李凡愚和柳青的肩膀,“但是我老头子也就只有这些能耐了,具体的,还得你们自己去摸索。”
李凡愚和柳青相视一眼,起身郑重鞠躬,“谢谢韩老。”
“韩老,你的这些经验太值钱了。”李凡愚说的很真诚。
在技术领域,一些东西是资料和数据不能表达出来的。经验和想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大部分。现在韩毅名就已经将自己的经验和想法,都传给了他和柳青。
在一筹莫展的情况下,这些东西起到的作用,在李凡愚看来比一个亿的研发经费都要值钱。
“呵呵、”韩毅名摆了摆手,“吾生有涯而知无涯,我岁数大了。对这些东西的理解也就到这儿了,剩下的还得你们年轻人去做。但是知虽无涯,人亦无穷尽,这或许是上天对人类的怜悯。我们这些快要到头的过来人,浑浑噩噩的一辈子,到头来真要是说能对这个世界做什么贡献,也就只能是把这辈子参悟到的东西传给你们这下一代了。”
见李凡愚和柳青一脸的感慨,韩毅名的脸色正了起来,“但是这些不是白传给你们的,在船舶动力这个领域,我们还很落后。就比如之前的郑和号,虽然号称全世界最大集装箱货轮,但是动力系统仍然是国外公司配套。
我们现在虽然在双燃料柴油船舶发动机上面也有建树,不过相对于其他领域内的强国仍然落后一大截。而这些,都是决定我们未来海运,甚至是军用船舰是否能发展起来的关键。”
李凡愚重重的点了点头,“我懂了韩老。您放心。”
韩毅名这才欣慰一笑,揉了揉发硬的眼皮,大大的打了个哈欠。
将老人送回了酒店安排下来,李凡愚便迅速的回到了研发中心。
此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半。
当晚,柳青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
正文第943章:海神h系列发动机问世
韩毅名为李凡愚定了方向和思路,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对于拥有设计专精这种逆天bug的人,有了开头,剩下的东西就完全可以继续下去。
按照韩老的指导,既然没有基础,那就不如放手一搏,向目前最高的技术迈进。也就是传说中的双燃料船舶发动机。
双燃料发动机这个概念李凡愚并不陌生,其实就是是以柴油为引火燃料,可燃气体为主燃料的发动机。
目前研究使用较多的为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
相对于石油来说,液化天然气具有储量丰富、使用方便和排放清洁的特点。基本不含硫化物和微小颗粒等有害物质,可有效降低90的氮氧化物和2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因而是未来替代能源最理想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相对于船用柴油来说燃气更便宜。在长时间做工状态下,对环境更加亲和的同时,也更具有经济性。
但是这个包括天然气和船用柴油的双燃料里,韩老又结合自己的观点,给出了两个油料分支,也就是常规船用柴油燃料和重油燃料。
石油在其工过程中,较轻的部分会先被分离出来。因此,原油在加工过程中,会先依次产生汽油、煤油、柴油,这三种较轻的油,这三种燃烧性能比较高的油统称为“燃油”。
最后剩下的较重的剩余物叫重油,也就是传说中的边角料尾料。
这种东西的燃烧性能不太好,但是也能燃烧。所以常用与用于锅炉燃料、加热炉燃料、冶金炉和其它工业炉燃料。
之所以将这个专门画出来,其实和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的性质差不多,也是增强发动机的经济性。以满足填海船长时间作业的经济性能,降低补给难度。
所以按照韩老的指导,李凡愚和柳青一起设计的发动机,实质上是可使用三种燃料的。
而之前按照柳青的想法,正信想要在传播发动机领域有所建树,一款两款的单独产品,绝无可能形成竞争力与产品优势。
所以不如趁着这次的机会,以一疏项目要求的四款发动机为核心进行扩散,上下探索,做成一个系列化的产品。
按照第一疏浚集团的要求,因为需要在外海海域进行填海作业,主推进用的发动机功率必须要大。
以满足航行需求,主推进发动机的功率不应小于6000kw。
另外两台发动机,主要为液压泵及绞吸系统提供动力,为了保障作业效率,功率不得低于3000kw。
而另一款发动机,则是为全船的照明,通讯,消防,淡水净化等功能提供电力,作为恒速发电机组使用,功率不得低于1500kw。
本来,按照李凡愚的意思是先易后难,将最符合第一疏浚集团技术要求的山神i型柴油发动机进行魔改,先将两台3000kw功率的作业发动机解决掉。
但是经韩老指导后,并且充分考虑了柳青的系列化建议后,李凡愚决定将之前的方案推翻,从头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