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4(2 / 2)

陆地巡洋舰本身自重便已经超过两吨。

此时车上连人带物资,又是加了近一吨的重量。

这样的重量,将d4d柴油发动机在低速状态下爆发出来的马力与扭矩,更好的传动到已经绑着防滑铰链的宽大轮胎之上。

而部队特意焊接在车头防护栏上的简易铲头,可以如利剑一般分开雪层,使得整辆车得意推开半米多高的积雪,在雪地上迅速穿行过去

在这样的环境下,陆巡硬是跑出了四十多公里每小时的速度。

若非是担心雪层下方的路面,这个速度还可以再快一些

见到车在雪地里迅速接近山坡,车后蹲着的记者,迅速打开摄像机,将这一幕记录了下来。

但是扛着摄像机,感受着车辆在迅速向山坡前进,他的一颗心是吊起来的。

这位记者,就是蒙省电视台的。这片区域他来过很多次,记得清清楚楚山下有条小河。河虽然不深,但是因为常年遭到河水冲刷,与地面也得有近一米的深度。

而要命的是,草原上的这种小河是经常改变河道的。

河,肯定存在。但是此时就像是埋藏在雪层下的地雷,根本不知道它在哪儿里

按说此时的车速不算太快,但是如果一头栽进河里,车上的人肯定也够喝一壶的

见柳青的车不管不顾的冲上前去,车载无线电台里面已经炸窝了。

队伍中的武警战士可是接到了上面的死命令

尽全力抢救灾民,但是在此同时,千万千万要保证正信救援队人员的人身安全

“2号车,2号车请减慢速度,前方有危险”

柳青本来就是急性子,现在见了灾民有难,还哪里顾得上这

“别管他们,冲上去”

“得嘞你就瞧好吧”正在开车的工程师哈哈一笑,将油门又踩深了些。车速,又陡然提升了一截

可是记者和武警战士担心的情况还是发生了,就在陆巡已经开到了距离救援目标不足三百米的时候,车子前轮一空。

“噗”的一声,就一头扎进了雪里

前一秒,车子还在雪原之上飞奔,下一秒,整辆车就全然不见了踪影,被阳光下泛着荧光的深雪所吞没。

被他们甩在后面的武警战士心里一惊,随即便是一凉。

完了,要出事儿

可是,还没等他们做出反应,事情就发生了急转;

只见刚才二号车消失地点前方约五六米的地方,雪层突然鼓起一个大包。然后,那辆通体白色的二号车,便如同越出了海面的鲸鱼一般,直接从雪层之中跳了出来

没有停留,没有迟疑,二号车便以极快的速度爬上了山坡,直接停在了刚才发现灾民的地点。

车辆前排的两个人在车子停稳之后,便飞身跳了下来,用随身带着的兵工铲迅速开挖,当后面的车辆全部赶到之时,已经将方才困在雪窝子里的灾民拖了出来

扛着摄像机,将整个过程全部记录了下来的记者,此时手都是颤抖的。

一半儿是因为害怕,一边儿是因为激动

外面的人或许只能看到刚才二号车消失了两秒钟,但是在车内的他,可是知道当时是有多么的危险。

虽然车子当时陷入雪中,没有参照物。但是记者凭着感觉,便判断这个或许已经干涸的小河,怕是快有两米之深

之所以感觉沟壑如此之深,是因为方才坠入雪中的感觉,就像是在u型滑板场上玩儿了一回,先是极速的向下,接着又是令人头晕目眩的飞跃。

这简直可以用疯狂来形容

在来之前,他还始终认为在这样的极限环境下,目前的陆地巡洋舰不是最好的救援运输工具。如果按照专业救援来说,更应该用雪地摩托,或者是加装了履带轮的越野车才算是专业。

之前,他甚至对这些看着粗狂笨重的陆巡,抱的最大希望就是能将人员各物资尽量送到离灾区深处更近一些的地方。

剩下的,靠着人一点点的背过去、

但是在经历了刚才集更新动魄的一幕,看着眼前仰躺在地上,大口大口喘息着的灾民这景象,完全颠覆了他内心的想法

在灾害危急,专业救援物资因为道路受阻输送不利的情况下。这样的汽车,这样的车队出现在灾区,简直就没有办法时最好的办法

而对于灾区之中的受困群众,更是不幸之中的万幸

想到这里,记者将镜头拉近,把画面给了正在奋力拍打着灾民脸上雪粒子的柳青。之后,便回身给了沾满冰雪,引擎盖上还蒸腾着热气的陆地巡洋舰一个特写镜头。

好素材

当真是好素材

正文第650章:雪海争锋

相比于柳青所在的西乌图,位于小青山下的摩苏克的形势则显得更加严峻。

独特的山区环境,让整个救援行动进行的极其困难。

要说柳青等人遇到的危险状况仅仅是隐藏在雪层之下的沟渠河道,那么在这里,每一公里的前进都给救援队带来极大的困难。

而因为青山之下水草肥美,周围的牧场是多不胜数。而也是因为大风遭遇小青山,吹到此处形成紊乱的气流,这里的“风吹雪”现象更为严重。

风吹雪,指的就是由气流挟带起分散的雪粒,在地面高速移动。而由于雪有一定的黏度,不同相流下的雪层层层堆积,将整个地形地貌改变的自然现象。

“风吹雪”对自然形成的积雪有重新分配的作用,因这种现象而形成的积雪,深度要比自然积雪厚达三到十倍

也就是说,在这片平均降雪量四十厘米的区域,救援队很可能遇到深达四米的雪层

而且雪粒被风裹挟,吹经平坦开阔地面时,便随风运行并形成各种形态,从而形成由雪组成的大雾。

若经过起伏变化大的地面,不仅摩擦阻力增大,同时形成因地形局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