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非常女上司 > 分节阅读 1712

分节阅读 1712(2 / 2)

“什么大喜事”我漫不经心地看了陈静一眼:“大惊小怪,一惊一乍,小题大做,说吧”

陈静笑嘻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我问你,小官人,咱们新闻部目前最需要什么”

我想了想,环顾办公室的东西:“嗯其实呢,报社对咱们新闻部算是很优待了,电脑优先配置了,这要从工作上考虑,要是每人配一部采访机就好了”

我知道我这是奢望,报社的资金很紧张,都投到基建上去了,能配置上电脑,就很不错了。新闻部除了我有一部柳月给我买的索尼自动翻带采访机,其他人,都没有采访机,外出采访,特别是重大现场事件采访时,采访机显得特别重要。从工作考虑,我的采访机就成了公用的了。但是,一部采访机,8个人,显然是僧多粥少。

“嘻嘻既然你这么需要采访机,那么,咱就有,咱给你提供采访机”陈静得意洋洋地从办公桌里提出一个袋子,打开给我看:“看,全部是三洋的,全自动翻带,声控的,比你那还要先进呢,听说一部800多元,8部,咱们新闻部一人一部”

我喜出望外:“报社给咱们新闻部专门配的怎么不发下去”

“报社”陈静斜眼看了看我:“等报社给配,你做梦去吧,别看领导一顿酒席就可以给我们全部配上采访机,可是,领导吃喝玩乐不心疼,花钱给配这个可就疼死了,柳姐时代就开始打报告申请配采访机,始终没给批这是人家企业给赞助的,下午刚送过来的,你不来,我哪里敢作主发下去啊,等你批示后再发呢,嘻嘻先给你报个喜”

我一听愣了:“怎么回事不是报社配的,是企业赞助的”

“是啊,大前天我去采访北方实业有限公司,私营企业的老板,他们的王老板和我比较熟悉,很感谢我之前为他们做的报道,加上这次为他们做的宣传,吃饭时说我用笔记了一个上午很辛苦啊,怎么不带采访机呢,我就说没有,他当即表示要给我送一部,我随口就半开玩笑说,我们办公室的记者都没有采访机,他一听,很感慨我们做记者的不容易,当即表示说每人赞助一部

“我当时还以为是说说而已,没在意,结果,今天下午,还真安排人送来了,哈哈,8部采访机,全部是三洋的,而且,那王老板还不带任何附加条件,说就是赞助,和发稿子无关”

“那这次采访的稿子呢”

“发了啊,这家单位是老典型了,转变经营思路的做法很具有代表性,回来我就写了稿子,老总专门审稿的,说很好,今天的报纸已经见报了”

“哦这礼物太贵重了,6000多块钱呢,”我说:“我们这么做,不妥吧,你怎么就收下了呢”

“有什么不妥的为什么不能收”陈静看着我:“我这又不是索贿,又不是收了中囊自己腰包,这还不是为大家工作更方便,为了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人家说了,是友情赞助,不附带条件的,再说了,那单位的新闻稿子也确实是有新闻价值的,又不是我为了几部采访机给他胡吹的我觉得没什么,我就收下了,怎么你害怕,不敢收”

第2211章走走程序

“不是害怕,我只是觉得这不妥当,程序上不妥当,我们是报社的一个部室,好似昂无权接受社会捐赠吧,这事,得向党委汇报吧,得走走程序,先上交,再往下分配”我斟酌着说。

“走程序”陈静突然冷笑一声:“走程序,就没了,这机子就到不了新闻部了,当年,柳月想给部室陪几部相机,联系了一家赞助企业,机子送来了,4部高档尼康相机,然后,柳姐就高高兴兴走了程序,先上报了党委,先将机子上交了,然后等着分配给新闻部,结果呢,机子上去就没影了,后来一打听,4个党委委员一人一部,,说是先给领导配采访机器,可笑啊,可笑,这四个人,猴年马月写过一篇新闻稿呢,什么时候拍过一张新闻照片呢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现在,你又要走程序,哼我看你是又打算给领导配采访机了那我看你还是别走这程序了,我把机子给人家送回去吧,我宁可不要这机子,也不让你拿这个给领导送人情”

“你怎么这么说,我没有要送人情的意思,我就是想完善手续嘛,”我说:“这组织性纪律性还是要讲的嘛”

“你真是个年轻的迂腐子,”陈静挖苦我:“你看看那几个编辑室,腰里挂的bb机,那些采访机、照相机,怎么来的还不都是拿稿子换来的哪个部室走程序上交了都知道,只要一上交,就没了,就被领导征用了现在报社就这样,领导财务卡得严,各部室建设都是自己搞,哪个部室主任有能,哪个部室的人员就过得舒服,都想明白了,反正只要不往自己腰包里踹,反正只要是和工作需要沾边的,都没问题马书记早就知道这些事,他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他也不好管啊,既要马儿不吃草,还得马儿跑得快,他不松口给拨经费,各部室自己想办法,自然省了他的心了”

“可是”我仍然在犹豫,我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大对头。

“好了,大官人,”陈静用讽刺的语气对我说:“你现在是在党校学习,你前途无量,年轻干部,进步要紧我是临时负责人,这个责任不要你来负,出了事,我来承担,东西我已经收下了,部室的同事们好几个都知道了,都眼巴巴等着拿机子呢,这是有利于工作有利于集体的好事,虽然不符合所谓的程序,但是,咱们这上梁不正,我这下梁也就歪着吧,我不能让同事们失望这事,就当我没和你说,你就当不知道好了,不要因为这个耽误了你的前程”

我被陈静的话激了一下,瞪着陈静,沉思了一会:“既然已经收下了,既然大家已经都知道了,既然你刚才那么说,那就先分配给大家用吧,等我党校学习结束,我写个报告给党委,说明一下这机子,大家一人一部,我有机子,不要了,多余的这台,保存好,等我打完报告,一起上交党委”

“嗯也好,”陈静笑了,拍拍我的肩膀:“这就对了,小官人,在报社做事情,不要太正统,正统是要吃亏的,因为你面对的领导就不是正统的领导你刚才说得好,先用着机子,再打报告,先斩后奏,我就不信领导到时候再把机子从我们手里夺回去你要知道,采访机对我们是多么多么的重要,这几乎就是我们战斗的枪啊,有了采访机,大家真的是如虎添翼啊,可是,那些领导,拿着采访机能干呢还不都是给自己的家人当玩意儿用了那相机不就是例子都成了家用高级相机了”

“给大家发机子的时候,告诉大家一声,要保持低调,不要到处宣传,传出去,影响不好。”我说。

“知道了,你放心好了,”陈静看着我的眼神露出一丝失望,怏怏地说:“现在我是临时负责人,这事,你干脆就当不知道,就当我没对你说过吧,出了事,我担着就是,有什么大不了的”

那一刻,我知道,陈静失望的眼神一定是因为我的表现很不男人,很缺乏气魄和果断。

不仅陈静这么感觉,其实,我自己也有这种感觉,觉得自己在这事的处理上有些窝囊,很不爽,很不利索。

我承认陈静说得有道理,符合当时报社的现状,也符合那个年代办事的规则,可是,那天,不知怎么,我就是放不开,就是豁达不起来,心中总隐隐有些不安。

这年头,什么叫合理,什么叫不合理,没犯事,就是合理,犯了事,就是不合理。

此后的几天,我一直在忐忑中度过,生怕这事惹出什么祸端,我一方面极度渴望能让同事们配备上采访武器,另一方面又生怕出漏子,至于我会担心在哪里出漏子,出什么漏子,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只是心里总有不好的感觉。

转眼10多天过去了,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我心里安稳了。

陈静在一次汇报工作的时候,讥笑我:“江主任,看不出啊,关键时刻,你的胆子没了,看来你这快3个月的中青班没白上啊,学到了很多东西,学会了很多道道你看看,这不什么事也没有大家有了采访机,采访方便多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写稿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