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72(1 / 2)

了,早早便安排他们上床睡觉。

接下来几天便是纽约市的体验活动,大都会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帝国大厦,曼哈顿岛自由女神像,文化体验则是爵士乐,百老汇歌剧,时代广场,洛克菲勒中心

还有一路向北沿途几个大城市,抵达五大湖区再折返。

接下来便是长岛家庭农场之旅,李君阁阿音梁慧丽深度学习,娃子们则在那里体验挤牛奶,割苜蓿,喂牛,料理果树

按照李君阁的说法,农活锻炼人,比利大叔你就当来了一群童工,努力压榨就行。

比利大叔脸都吓白了,二皮你可别乱说这就是来体验生活的小客人,压榨童工,那可是重刑事罪

在这样的地方,王美娴简直是如鱼得水,分分钟便发现了商机,比利爷爷我们以商代工可以不

老比利很喜欢这群手脚麻利不娇气的娃子,加上阿音的富森火腿加成,大手一挥,同意。

于是王美娴找李君阁借了五百美元,两百美元作为今后场地器材租赁费交给比利,三百美元购买原材料。

然后小市场上除了爆米花之外,盐水花生,五香豆子,杂粮小饭盒被李家沟娃子们卖得飞起。

老比利乐得冒泡,这是给我们农场带来了新商机啊以前只能喂牛的那些个头不合格的小土豆,小红薯,煮好和花生乱拼一盒,加一根蒸肠或者一片蒸培根,一些蔬菜,挤上点沙拉酱,插根牙签就能换钱,这上哪儿讲理去

这比卖烤肠划算太多了,李家沟这小姑娘简直就是商业天才啊

王美娴于是又找到老比利,想学不那派两个人给我们打下手,上午我们亲自指导,下午让他们借我们的摊子上手练习好不好

于是老比利的两百美元租赁费,又作为员工培训费和场地二次租赁费被王美娴套了回来。

三天的体验活动,上午娃子们卖吃的,下午就去码头看船,去鱼市看拍卖大鱼,去长岛捡贝壳玩沙子。

三天后一算账,一群娃子倒挣小两千美元。

李君阁气得都不行了,我在哥大校门外边想过的卖川菜小吃的主意,反倒给你们在这里先用上了

王美娴和娃子们咯咯笑:“老美们的钱可太好赚了,他们是不是从来没吃过什么好东西啊一个健康均衡非油炸的概念就让他们掏钱掏得呼呼的二皮叔不让我们吃垃圾食品,这回我们自己有钱,回纽约吃麦当劳去喽”

不过回到纽约娃子们还是没有吃成麦当劳,因为除夕到了,李君阁要shiry和aice带着他们去体验国外的春节。

国外春节年味最浓的地点,自然是华人街。

一到华人街李君阁就笑了,这里简直就是一个繁体字版的老县城。

说老县城倒也不太准确,至少建筑物都好多都是大红配大绿,有点李家沟民俗表演那身打扮扎眼劲头。

路上川流不息多是黄皮肤黑眼睛,说粤语的,说闽南语的,台普的,大陆普通话的

一个身穿满清官员服装的雕像立在路口,背着双手眺望远方,一脸英气,走进一看文字说明,虎门销烟林则徐

年味比国内还浓,舞龙的,舞狮子的,打扮成财神爷的,福神爷的,扭秧歌的,一会一辆花车,上边写着某某商会,一会一对秧歌或者灯笼游行,还是某某商会。

各种彩色的布幔,对联,鞭炮,灯笼等装饰,都被沿街商点挂了出来,那叫一个热闹非凡。

老外倒是也有不少,多是挎着数码相机,四处拍摄,好像他们才是外来的游客一样。

李君阁给娃子们一人买了一顶帽子戴脑袋上应景,有财神,福神,兔儿爷,老虎,倒也喜庆。

没一会一条大龙过来,无数商家伙计手里拿着彩色的拉炮拥出来,对着龙灯砰砰砰一通拉,漫天的彩色纸屑飞舞。

shiry和aice也闹着要帽子,李君阁也只好给俩妹崽一人买了一顶,一个一脑袋的红色绒球,一个后边横出两根一颤一颤的官翅。

还有无数的电视记者在这条街上采访。

李君阁这一行人十几个娃娃,四个美女,一个年轻小伙,也算是很奇特了,很快就有记者找了过来。

“你好,请问你们是中国人吗”

俩妹崽带着一群娃子在后边跳着跳着抢镜头,李君阁在前边回答:“是的。”

“那你们来自哪里”

“哦,我们来自蜀州,李家沟,带着娃子们来游学。”

“啊李家沟我知道,你们那里的春节气氛也非常浓厚,你觉得这里和你们那里相比如何”

“嗯,年味儿都挺浓的,感觉这里就跟在家乡的氛围差不多,不过我们那里初六开始还有泼水花,就是拿融化的铁水往天上打,这里怕是不让”

“呃,好吧,此时此刻你想对家乡人民说什么”

“说什么啊就是大家放心,娃子们出来都挺乖,村里长辈们尽管放心。哦对了娃子们,你们想对他们说什么啊”

一群娃子和俩妹崽扑过来乱七八糟喊了一堆称呼,最后才统一起来:“过年好”

第964章性相近习相远

应付了几波记者,李君阁带着娃子们一路前行。

人挺多,还挺挤,李君阁害怕娃子们走丢了,一路想办法。

看到一家超市门口的小摊上堆着龙头,龙尾,面具等玩意儿,李君阁停下脚步,指着最大的那个龙头:“老板,你这龙头卖吗”

老板说道:“哎哟这个不卖,这个是装饰品。”

李君阁说道:“老板求你个事儿,这里实在是太挤,我想扎个龙给孩子们舞着,这样就不会走丢了。”

说完又供手道:“拜托拜托。”

老板说道:“这样啊,哎哟你怎么带这么多娃子出来啊”

李君阁说道:“都是村里的孩子,带他们出来见见世面。”

老板问道:“现在农村都这么有钱了你们是哪儿人啊”

李君阁说道:“蜀州,夹川县李家沟的。”

老板一拍大腿:“巧了我蛮州的。”

李君阁拉着老板,夹川土话立马出来了:“那还扯啥子普通话嘛这就是叔伯老乡三老板儿你发财,打个照应打个照应该多少钱你说个话,不得占你的欺头”

老板拉着李君阁看了几眼:“你龟儿怕不是得李二皮哟”

李君阁笑道:“对头对头,我你可能不大记得归一,我媳妇儿你怕是印象还深些。”

老板一看旁边笑吟吟的阿音,一拍脑门:“当真话说硬是阿音得嘛希狠希狠”

李君阁说道:“那这龙脑壳”

老板摇了摇头笑道:“你狗日就是耗儿掉米缸落到福罐儿头了,骗了弄巴适一个媳妇儿,简直就是给我们乡下人长脸不看你面子也要看阿音的面子,龙头拿起去”

李君阁说道:“要不得要不得,还要买些东西这龙才置办得起来,该多少是多少,弄完先给你舞一台哈”

老板乐得都没边了:“我这小锅小灶的请不起班子,就说摆个龙应景,想不到还有这出”

李君阁进入超市,先翻出一圈过年用的装饰红绸,再翻出针线,让阿音和梁慧丽将绸布开头和龙头缝到一起。

自己找出来十几个拖把,去掉拖把头,翻出十几个大小合适的垃圾桶,在侧面正中打个洞,将拖把头插进去用粘胶粘牢,再用几股长绳串起来,这就成了龙灯的筋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