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纯商人嘴脸,难怪老谋子扛不住了
不过,张卫品现在跟老谋子那是战略同盟关系,你拍戏,我赚钱
他相信自己已经掌控了张一谋
人呀,一旦赚了钱,就有点忘乎所以了,此时的张卫品大概把他跟张一谋的关系当成了张一谋必须要依托他,而不是之前的合作关系
或者说,他坚定地认为,张一谋绝对不可能摆脱他
现阶段,哪怕是再往后推十年,张一谋依然是全中国最负盛名的导演
有这个底气在,张卫品不改初衷,坚定不移的认定男儿当自强会是一部烂片。
“全中国,没有几个电影人有我看得准我当初就是觉得一谋可以拍商业片,所以有了英雄,有了满城尽带黄金甲,我现在可以明确告诉你们,我不看好任何的续集电影”
新京报再次刊登新画冕老板张卫品的言论。
莫名其妙的,许辉居然跟张卫品对上了
正文第十章应对
新画冕影视公司,12年之前,国内一家很有名的影视出品公司。
张卫品是董事长。
公司的合伙人是张一谋
其实在一般观众看来,新画冕就是张一谋的导演工作室,张卫品也就是张一谋的经纪人而已。
一开始两人也就是这么定位自己的,张一谋负责拍电影,剩下的事情交给张卫品负责。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张卫品开始膨胀了。
狐假虎威到了最后,连自己都给骗了
其实之前他接受采访聊电影,主要是为了宣传金陵十三钗,至于许辉或者冯晓刚那都是殃及池鱼,随口提了一下。
真心不是有意针对,反正他手里有张一谋,在座各位都是垃圾
至于说什么续集电影都是骗钱的,那也是无形装逼,为了衬托他这个电影人的专业性
没想到居然真的把许辉给引了出来。
不过,他并不是很在意许辉的言论。
反正他手里由张一谋这张王炸
所以,继续怼喽
十亿票房他以为他是张一谋我明确告诉你们,国内目前就只有一位导演有可能达成这个成就
十三钗,国内票房十亿,海外再赚一亿美元,我还是有信心能收回成本的
结束天天向上的录制,许辉跟其他主创集合跑了几场路演。
看得出,观众对男儿当自强很关注。
大部分影迷是不太在乎所谓的差评神马的,他们更相信自己的判断
当然,这也跟炮辉连续几部电影口碑不错有很大关系。
可以预见,男儿当自强上映当天,会有一个不错的票房成绩。
不过,记者们可不这么想。
他们不厌其烦的想掏出许辉的真心话。
比方说他们问许辉,为什么一定要定档1月19。
还能因为什么,就是想正面击败对手,杀鸡骇个猴。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上有一股神秘的势力分析许辉电影大爆,会说什么同期没有对手
无语,谁都知道绣春刀那是扛着赤壁收获了接近22亿的票房成绩;
黄飞鸿上映的时候,钢铁侠2也还没下映;
甚至连阳光姐妹淘也是击败了魔侠传之堂吉诃德、西风烈两部电影
怎就没有对手了
更让人无语的,居然还有不少网友纷纷点赞
说什么许辉做电影更多的是营销或者说同档期电影太烂
真服了这帮人,典型的指鹿为马
“就是档期合适,刚好学生们都放寒假了。”
许辉已经解释了无数次,可记者们根本不相信
管你们信不信,反正他是信了
当然,被记者围攻最严重的还不是许辉,而是吴景。
谁让他刚好也出演了新少林寺呢
就好像去年的葛大爷,三部贺岁大片,他都有参演,于是,就有一些好事者关心葛大爷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想让他给三部电影排序。
这不是扯淡嘛,会有演员这么傻
现在又把这套搬到了吴景身上,询问他对两部电影的观感
已经很久没有这么争锋相对的两部电影同期上市了。
去年的三部贺岁大片,那都安排好了各自的上映顺序,4号、16号、22号,虽然没有明说,但观众、导演都心知肚明
三部电影加上我的黑色小礼服,直接创造了10年单月大盘最高纪录,达到了18亿
到目前为止,几部电影都接近下映,子弹累计票房66亿,超过唐山大地震不成问题,但要想赶超阳光姐妹淘或者黄飞鸿,还是差了一点
非诚勿扰2累计票房38亿,超过前作,可惜,口碑崩坏。
即使有着汪朔本子的加持,演员整容相较前作也扩大了不少,可剧情太扯淡了,汪朔的点子加冯晓刚的段子大集合这个东西基本没电影什么事儿。
关键冯晓刚丢掉了贺岁片之王的称呼,这个挺尴尬的,而且还是被姜闻正面击败了。
这还不算,影评人还各种嘲讽冯晓刚,说他是在透支自己的信用度,特意拿姜闻跟他对比
冯晓刚本来就有点心气不顺,是,他丢了贺岁档王者的称谓,可真要说到赚钱,非诚勿扰2赚的比子弹多多了。
六千万的投资,贴片广告卖了八千万,电影还没拍就已经收回成本,还小赚了一笔
上映后的票房成绩,那都是纯利润。
子弹票房虽高,可是成本更高这么一算,子弹的盈利远远比不上非诚勿扰2
于是,冯晓刚爆发了,连发五条微博diss影评人,说影评人都眼红,看不惯有人通过电影赚钱
冯晓刚始终不明白,观众喜欢他只是喜欢他的电影,真正喜欢他真性情的有几个
假设一下,你看了电影,觉得很烂,然后通过微博反馈给导演,结果导演把你骂了一顿,说你是不是看不惯他躺着赚钱
任谁也不会喜欢这样梗着脖子愣说自己没有问题的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