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5(2 / 2)

问题的关键在于步坦协同上。

苏军的步坦协同能力很糟糕,这一点在苏芬战争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那是苏联人才刚刚进入战争,完全是以门外汉的身份进入战场的。

于是,芬兰军民常常能绕到苏联坦克的后方将燃烧瓶抛到坦克发动机的位置使其过热故障。

但是对于德军,在他们严密的步坦协同下这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甚至这些拿着燃烧瓶的人都无法靠近坦克百米内。

更受威胁的其实还是步兵

苏联人发现自己的燃烧瓶无法投掷到坦克上时,就会将目标转向德国步兵,反正对他们来说能杀一个就是一个。

于是,正在前进的德军士兵冷不防就会遭到一个酒瓶的袭击然后全身冒着火发出阵阵惨叫。

那样子很惨,更惨的还是有些人还在战友的施救下活了下来

秦川有一部下就是这种情况,身体大面积烧伤,焦黑中还带着皮开肉绽时冒出的血丝。那士兵哭喊着伸出自己同样焦黑的手抚摸自己的痛处,但一碰就掉下一层皮露出里头依旧冒着热气的血肉。

这造成的伤亡虽说不大但却给德军造成了一定的威摄,原因是这玩意制作起来太简单了,只需要在瓶子里灌一点汽油、煤油,然后塞上一个布条,投掷前点上火就可以了。

制作简单的结果,就是使这玩意到处都是防不胜防,走着走着突然楼顶上就抛下来一个燃烧瓶。

“该死的苏联人”对此维尔纳不由骂了声:“他们应该用更体面的方式与我们作战”

这不是维尔纳一个人的说法,许多德国士兵甚至德国军官都这么说。

这或许是文化上的差别,他们保留着一些类似骑士精神一样的东西,或者也可以说是决斗文化尽管目的很残忍就是要将对方杀死,但却会找到公证人甚至准备好医生,然后面对面在双方都做好充足准备的情况下来一场“体面”的生死斗。

但战争却并非如此,它只有残酷、只有现实以及赤祼祼的利益。或者说德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德国士兵却并没有跟上这个思想进度。

无论如何,燃烧瓶无法阻止德军前进的步伐。

占领韦尔佳奇这个大湾部转折点的结果,就是第62集团军的两个师被包围在大湾部,他们只有两个选择:举手投降,或是跳入顿河。

大部份苏军士兵都选择了前者,但还是有些人选择了后者这部份士兵或许是不想连累自己的家人让他们生活在屈辱中,于是选择用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第21装甲师在这里休整了两小时坦克经过百余公里的行军需要一次维护,同时第21装甲师的燃料和弹药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这其中尤其是第一步兵团的弹药中间威力弹还没有在德军普及导致第一步兵团的弹药始终是个问题。

不过这一点很快就得到解决,因为此时b集团军中也有几个师将冲锋枪换装成了43,于是这几个步兵师也有43的弹药。

保卢斯一声令下,就让这几个师把43的弹药集中起来送往韦尔佳奇。

部份b集团军的官兵因此向保卢斯抗议:“把子弹给了别人,我们的43怎么办”

保卢斯很干脆的回答道:“有什么区别吗他们会替你们把子弹打进苏联人的胸膛,你们只需要往前走就可以占领敌人的土地,还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

保卢斯这话说的没毛病,第6集团军几乎是跟在第21装甲师后头占领一个个城市和据点的。

不过也不全是如此,第6集团军也有一个装甲军第14装甲军,这个装甲军是由一个装甲师和两个摩步师组成。

就在第21装甲师攻占韦尔佳奇的时候,第14装甲军已经朝斯大林格勒的西面稳步推进。

正文第六百四十八章科特卢班

第21装甲师的士兵因此就得到了两小时宝贵的休息时间,在尾随其后接着赶上来的第297步兵师的掩护下全师人员找到一个地方比如被炸毁一半的楼房里,被苏联百姓丢弃的民房里,甚至有些人躺在坦克里就呼呼大睡了。

这是经过了一昼夜的连续推进以及紧张的作战,神经紧崩着都快麻木了。

所以这“闪电战”有时并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拉风,为了能够抢在敌人做好准备之前赶到他们的防线,士兵们更多的时候是在紧张和疲惫中渡过的。

只不过每一个士兵心里都知道,紧张和疲惫也比要面对敌人完备的防御工事要好得多。

第21装甲师对此倒是有些习惯了,因为他们在非洲军团时就常干这样的事。

两小时的时间几乎是一眨眼就过,秦川感觉自己才刚在墙角和衣睡下,尖锐的哨声就响了起来。

“以连为单位到后勤官那领弹药”传令兵叫道:“二十分钟后出发”

如果你以为还有二十分钟的休息时间那就错了,这个时间只是恰好将弹药从军需官那领来然后发放下去,如果你的动作慢一点,那么抱歉,可能就要带着快要打空的弹匣走上战场没有人会希望这样,因为这对于一名士兵来说基本意味着无法保障自己的生命。

第一步兵团的弹药补给会复杂一些原因是第一步兵团使用的是43。

其它没有使用43的部队只有两种弹药,一种是步枪和机枪使用的步枪弹,另一种是冲锋枪和手枪使用的手枪弹。

而第一步兵团就有三种弹药:步枪弹,中间威力弹,还有手枪弹。

这使第一步兵团在领取弹药的过程中超时了两分钟,但这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因为第一步兵团本身就是要走在第一坦克团的后头。

从韦尔佳奇开始,德军的行军路线就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