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全职巫师 > 分节阅读 149

分节阅读 149(2 / 2)

这个少女戴着面纱,端端正正地坐在乐台中央,但她并不是妓修,而是一个儒生

“王储殿下大驾光临,实乃风月轩的荣幸,遵照殿下的旨意,现在为少公主选婚”月姬不动声色的这一段宣告,在台下引起了轩然大波

“选婚”没有人不为这两个字惊讶和震动,包括混迹在人群中的庄岚在内

所谓的选婚,实际上是指订婚,并不是真正成婚,因为只有在业士修为以上,才有传承血脉的能力,但是在成婚之前,有实力的家族往往会提前定下婚事。

而对于王室来说,几乎不可能在民众中选婚,王室子嗣的婚姻多数是指配的,选婚的对象不是名门巨子,就是一方诸侯或者皇嗣,很少会选择普通平民作为成婚对象。

第一卷第二百六十八章见面

最快更新全职巫师

“坐在我身边的这位,就是少公主韩瑜,谁要是能打动她,谁就会被选为少驸马”月姬继续宣告。

“怎么个选法”

“有什么限制”

“君无戏言,到时候可不要反悔”

人群中此起彼伏,成为琅琊王室的驸马,即使不能平步青云,至少也会富甲一方,没有人愿意放弃这样的机会。

“没有任何条件限制,公主的问题有三个,回答得最好的那个人,就会被公主选中,成为最后的胜者。”月姬巡视全场说道。

“什么问题”人群开始迫不及待。

月姬于是看了一眼韩瑜,只见她从袖袋中取出一张檄纸递了过去。

月姬扫过一眼之后,目视全场说道:“第一个问题,韩瑜公主出生于哪一天”

全场顿时一阵错愕,这么简单的问题,多数人偏偏答不上来,但是琅琊王国的历史却是有据可查的,只要仔细推算一番,就能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但是时间是有限的,月姬规定在十息之内,准确回答问题的人才算入选,而在这十息当中,她的琴音一直在响,整个风月轩的看台,全都被琴音笼罩

回答问题的人此起彼伏,但绝大多数都是胡乱猜测,因为如果仔细推算,十息时间根本不够

琴音停息之时,数百万人的看台上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很紧张,没有人不期盼着自己会被选中。

但可惜事实是残酷的,能准确说出韩瑜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出生的人,只有区区三百多个

这三百多人的回答,都被月姬的琴音记下了痕迹,她能够准确地把这些人从人群中选出来,让他们进入了乐场

没有猜中的人无不垂头丧气,这三百多个幸运者则成了全场的焦点,谁能成为最后的驸马更是激起了数百万民众的兴趣

“第二个问题,如果要送一件礼物给韩瑜公主,你会送什么”月姬对场上的三百多人问道。

这个问题简直出乎意料,因为它实在太简单了,简单得几乎没有答案,所以回答的人也就五花八门

“我要送公主最好的美食”这是厨修的回答。

“我要为公主建造一座最富丽堂皇的宫殿”这是一个工修的回答。

“我要给公主全天下最美的珍宝,给她数不尽用不完的巨额财富”这是商修的回答。

“我要为公主培育一棵全天下最美的花”这是一个农修的回答。

“我要统领百万雄兵,时刻守护在公主身旁,让她安然无忧”这是兵修的回答。

三百多人每个人依次回答了一遍,公主一直面无表情,直到庄岚开始回答的时候。

“我想送给公主一块乌熏芳墨,让她写出天下最美的诗文,因为公主是个儒修。”

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哄笑,乌熏芳墨虽然名贵,但是跟其他人的礼物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然而乌熏芳墨出口的刹那,一直保持平静的韩瑜突然间呼吸急促,只不过她戴着面纱,除了身旁的月姬之外,没有人察觉到异样。

此时的庄岚,恰恰也是儒生打扮,但是他相貌平凡,没有人认得他是谁,在这种大庭广众之下,用乌熏芳墨来讨好公主,更显示了他目光短浅,是个不折不扣的书呆子

但是结果出乎意料,公主选择了十三人作为这一轮的优胜者,其它人全部被请出了乐场。

而这十三个人当中,就包括着庄岚

迄今为止,这十三个人的名字还无人知晓,公主似乎不在意他们的身世,也不在意他们的职业,更不在意他们的修为,只在意是否有人能打动她。

“最后一个问题,在你的记忆中,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月姬徐徐问道。

三个问题,全都是莫名其妙,就算是普通人家选婚,也绝不会这么潦草,更何况这还是琅琊王室的少公主,所以现场的民众纷纷疑惑不解。

“最难忘的事,就是跟韩瑜公主大婚的日子,当然这要公主选了我才行”

“最难忘的就是今天,公主选我当驸马的那一刻”

“最难忘的就是见到公主的那一刻,这一辈子再也忘不了”

“最难忘的就是公主出生那一天,因为我也是那一天出生的,这叫做缘分吧”

十三人一一作答,但全都做着春秋大梦,台上的韩瑜也是一动不动。

当轮到庄岚回答的时候,他远远地看了一眼韩瑜说道:“我最难忘的是一首诗。”

“噢,是什么诗可否念来听听”月姬忽然充满了兴趣,因为刚才他说乌熏芳墨的时候,月姬已经觉查到了韩瑜的异样。

“这首诗叫中阳别,是一个没有名气的儒生写的。”庄岚说罢,便开始朗诵这首诗

诗音在广阔的乐场上空回荡,所有人听完这首诗之后无不连连摇头,这既不是旷世名篇,又不是什么鸿篇巨著,只是描述中阳节分别的一首诗,虽然流露出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