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5(2 / 2)

“西游记里孙猴子用过的那个那国师,能解吗”

“这个,贫道勉力一试吧。”老人脸上露出了一丝迟疑,看了厨房方向一眼,那表情仿佛是在说,老子不想打那小子的脸。

“老杂毛,别贫了你,连我用的是什么都不知道,还解除,给你个忠告,少装13,不然迟早被雷劈死。”

林修的嘲讽从厨房传了出来,让国师先生老脸一红,也不知道是羞的还是怒的。

毕竟嘛,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被人当众打脸,尤其是边上围观的人中的两个还是国家最高领导,这就跟树被扒去了一张树皮一样。

如果国师先生这个时候能够弄死林修,一定会把他抽筋扒皮,好好炮制一番之后再做掉他。

这下子,屋里的气氛更加尴尬了,然而林修完全没有放过屋子里其他人的打算。

整个人像是开启了嘲讽模式一般:“话说,他们不是要谈事情吗,怎么一个个都哑巴了,不会是吃撑了堵喉咙里吧也是,如果不是吃撑了,也不会大半夜不睡觉,还不让其他人睡觉了。”

“看来这位小朋友对我们意见很大啊,老江,你看,时间也不早了,我们先会吧,人家一家子团圆,我们这些外人在,多不好。”

“老诸,你这话不对啊,我可是江,江,江什么来着”

“江涟。”

“对,江涟她曾叔祖,我怎么是外人了”

“曾叔祖都这么大的辈分了,这可真是,老而不死是为贼,这老贼大半夜的是来蹭饭的啧,年纪这么大了,这么晚还来蹭吃的,早晚消化不良得胃癌。”

“砰。”戴眼镜的老人把手往茶几上一拍,怒道:“我江沼膜差吃的我江沼膜什么吃过,什么大场面没见过”

“啧,什么都吃过,连屎都吃吗呕,口味真重。”林修做出呕吐的声音,惹得江涟在他手臂上轻轻一拍,然后甩了他一个白眼。

现和的面,做起来有些慢,等林修和江涟端着几碗牛肉面出来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哥们,路上辛苦了,这碗你的,别客气。”

林修和江涟给江涟的父母分好之后,还有三碗面留在茶几上,除了他和江涟的,还有一碗留给了之前带他们过来的那个军官小哥。

得到牛肉面的军官小哥很是意外,他还以为林修应该会敌视他们所有人,可没想到他却得到了一碗首长们都没有被分到的年。

“待会回去的时候麻烦跟司机师傅道个谢,大晚上的,辛苦了,我和涟从夯抗带了不少吃的,留了一些在后备箱,你们俩回去分了吧。”

这画风不对军官小哥整个人都不好了,他现在被一旁的江沼膜看的浑身难受,眼前的这碗面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好难过,这不是他要的结果,谁来救救他,给他下个命令都特么的好啊

第二十二章

“我的呐”江沼膜的脸色更加难看了,连个小兵都有林修亲手送的面,他堂堂一国首脑,居然连筷子都没有,连个小兵都不如

“有手有脚不会自己去拿,是倚老卖老还是说你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了国家领导人要是都像你这样,我看这个国家一定不是神州行了。”

“嗯,小伙子说的对,老头子我也是饿了,嗯,牛肉面我是吃不了了,消化能力没你们年轻人好,嗯,吃点清汤面,放点盐稍微填一下肚子就差不多了。

建国啊,人家的好意别拒绝,我们是来做客的,不是来执行任务的,随意些。”

诸姓老人笑着站起来,让那个眼镜年轻军官不至于难做,然后缓步朝着厨房走去。

“嗯,蛤蟆,这碗面给你,记住,要吃完咯,吃不完不准走。那边的老爷子,走吧,我也再给自己那一碗。”

林修跟着站起身,他并没有坐在客厅,而是和江涟坐在餐厅,这个屋子比一般人家的屋子来得大得多。

江沼膜则是愣愣的指着自己,他小王八蛋说什么蛤蟆他

“对了,江漪,别装睡了,过来跟你姐姐一起吃点,她这碗我特意盛多了,够你这个馋虫吃的。”

“我不是馋虫还有,你这个混蛋,少拿我家的东西做人情”

江漪从母亲的怀里离开,做起来之后就对着林修开口喊到,那无所畏惧的气势,把除了林修和江涟之外的其他人,震的一愣楞的。

江沼膜眼珠子一转,对着江漪看了两眼,刚想要说话,厨房里就传出了林修的声音:“老蛤蟆少打我小姨子的主意,年纪一大把了还想着癞蛤蟆吃天鹅肉,你个该死的萝莉控”

正在吃面的江父差点喷出来,一个劲儿的咳嗽,江母则是不断的在他背后轻轻拍着,并不断用蒙古语说着慢些慢些。

在厨房里,诸老先生笑着对林修说道:“这么晚了还打搅你们,实在不好意思,只是老江他怕夜长梦多,你也别太生他的气。”

“老先生喜欢葱花还是香菜”

“都不用,清汤面就可以了。”

“不用吗,嗯,那就不用管它们了。”

“是啊,用不着就不用管了。”诸老先生明白了,林修不是因为江沼膜大半夜让他连夜从夯抗赶到北京不爽,而是因为江沼膜将江涟一家长期无视,有用了才亲切对待的态度不满。

其实说到底,双方都没有,本来就是八杆子打不到一块的亲戚,如果不是出了林修这么个人,江沼膜还真未必联系他们这家人。

有事相求,才记起来有这么一家人,甚至还是江沼膜手底下人查到有这么一户亲戚,才有了今天这一幕。

这是人之常情,诸老先生并不认为他的老搭档做错了。

可同样,林修对于江沼膜这种攀亲戚,倚老卖老的行为很是讨厌,也没有错,也是人之常情。

两者都没有错,但这中间却是产生了一些矛盾,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一个利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错的不是人,也不是利,而是因为利益浮动的人心。

“说实话,如果你们不是那么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