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1(1 / 2)

茫茫,大雨成汪洋之说,这边湖泊成群,至少苏乐青就看到了一条宽十几米的长河围绕着村子,在河对岸还能白鹭停泊,而村子这边,则是金黄色的稻田与蓝天接壤,举目望去,让人心胸一阔。

走在路上,有不少村民跟张清平院长打着招呼,显然是知道他们是来干什么的,张清平院长也一一回应。

约莫走了十来分钟,一个看上去五十多岁,穿着白衬衫带着草帽的中年男子迎了过来。

“张教授,不知道您这边规划好我们村子没”中年男子开口道,声音清朗洪亮,吐字清晰,说的是普通话,和刚刚路过的村民完全不一样。

见到这人,张清平脸上也露出少许的尊敬道:“常书记,这个事情是急不来的,而且您这边的风景这么好,如果随便规划一下,那是对江巷村的不负责任。”

对于面前这个跟村民没什么分别的常德胜书记,张清平很是尊敬,就是这位书记把江巷村从一个穷山恶水的地方发展成了现在的工业园区,而现在更是打算把工业园区发展成为旅游园区,这样的魄力也不是谁都有的。

听到张清平的话,常德胜不由笑了笑,他最喜欢听的就是别人说他们江巷村风景好,至于规划的问题,他也知道急不来,而且他也希望张清平院长规划的越仔细越好。

“那行,那就拜托张院长好好规划一下我们江巷村了”

说话间,常德胜也注意到了苏乐青这个陌生面孔,不由惊奇道:“张院长,这位小兄弟也是你学生吗”

张清平回头看了眼苏乐青,不由笑着对常德胜道:“算是吧,这次喊他过来,也是想让他给我一点建议的。”

“他给您建议”

常德胜脸色顿时古怪起来道。

张清平说苏乐青是他学生,就让他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了,现在张清平居然说想让苏乐青给他一点建议,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不相信吗”

张清平呵呵一笑,转身对苏乐青道:“小苏啊,你这一路上也看了这么久了,你觉得村子要发展旅游事业应该怎么来规划”

听到张清平的话,常德胜呆了

姜森山愣了

戴国勤傻眼了

曾蓉蓉也怔了

他们本来以为张清平院长只是自谦,顺便抬一下苏乐青,可没想到,张清平院长还真让苏乐青提建议了。

苏乐青无语了,他可是打算来学习的,没想着提什么建议的啊

正文第四百三十四章书记的激动

虽然只是打算过来学东西的,但既然张清平院长都问了,那他也只能回答了,想了想,苏乐青笼统的回答道:“其实旅游要发展起来,离不开特色和文化两点。”

苏乐青的话,让姜森山嗤笑道:“你这话说了等于没说,这谁不知道你的意见就是这”

“那你觉得我们江巷村的特色是什么”常德胜追问道。

“这个,我才来你们村子半天时间都不到,这你们江巷村的特色是什么,我还真不知道。”苏乐青无语道,作为江巷村的书记,自己村子什么特色自己不知道吗

“呵呵”这下不仅是姜森山笑了,就连戴国勤和曾蓉蓉也不由笑出声来,这也能算是建议么

听到三人的笑声,苏乐青不动声色道:“不过大多数的农家乐都离不开这几点,动物观赏区、展览区、采摘区、游乐区、学生社会实践区等等,其中动物观赏区,自然是让你们多喂养一些动物,白鸽卧巢、群鹿迎客、鸵鸟散步、猕猴飞窜,家鹅高吭,草鸡觅食,这样能呈现出生态农村的和谐之美。”

“展览区之内,以踩水车,推碾子,辨五谷,识古灶,看农具,体会传统农民一天劳作的辛勤,感受传统农业的乐趣,恍然置身于男耕女织、牧童笛声的年代。现在的一些城市中的人,早就忘记了农民是怎么耕种的,这样也非常有意义。”

“而采摘区,那更好理解了,只要规划出一块地出来,专门种植水果蔬菜,比如枣、油桃、杨梅、草莓还有各种有机蔬菜,当然了,还有一些其他东西,不同的区域和果树,形成了春、夏、秋、冬四景,同时显现了万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的意境,散养草鸡,三两成群,与果树构成了一幅协调和谐的大自然生态景观。”

说到这,苏乐青微微一顿道:“当然了,关于采摘区的事情,我建议常书记可以去找农业大学的教授,他们才是最擅长这方面的。”

听到苏乐青的话,常德胜如小鸡吃米一般,连连点头,同时双眼放光的看着苏乐青道:“还有呢继续说”

在苏乐青开口之前,他没抱什么期望,毕竟一个看上去才二十岁的年轻人能说出什么建议,可是当苏乐青开口之后,他才发现苏乐青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金玉良言,完全符合他们江巷村的发展。

就连一旁的张清平也很是意外的看着苏乐青,他说让苏乐青提提建议,但也没想到会说的这么详细,这都可以说是直接规划出江巷村的发展蓝图了。

“游乐区就很好理解了,碧波万里,泛舟湖上,万绿丛中,怡然品茗,垂柳倚岸,悠然垂钓”

“而学生社会实践区,可以开发出许多精彩的节目,如射击、飞镖、水上漫步等等”苏乐青绞尽脑汁把自己能想到的东西都说了出来。

“好好好,太好了”常德胜激动不已,最近这一段时间,他们一直在对于江巷村以后的发展蓝图作规划,可一直都不满意,可是听到苏乐青这一番话后,他顿时豁然开朗,对于他们江巷村未来的发展也清晰了很多。

“那文化呢”常德胜连忙问道。

苏乐青笑了笑道:“文化自然就是村子里的文化,比如有什么特色山歌啊,比如可以修建一个农村博物馆,放一些七八十年代的农具在里面,而且你们村子能从穷山恶水发展到现在,我想也应该有很多值得记住的事情,都可以放进里面。”

“另外就是开发一些旅游产品,比如用竹子雕刻的笔筒啊,用竹子编织而成的饰品,或者是一些特色的风筝,还可以在湖中心专门设计一个许愿亭等等,差不多就是这些了。”苏乐青长出一口气道。

“好好好,太好了,张院长,你这个学生太棒了,就按照你说的做,你到时候写好一份策划,交到我们村委会来。”常德胜脸色通红道,这一趟出来的太值了,他们村委会讨论了这么久没讨论出来的蓝图,居然被一个年轻人一口气说了出来。

张清平很是欣慰的看了眼苏乐青,苏乐青这一番话,已经把所有的东西都说了出来,这样一来,他们只要把苏乐青所说的东西规划在江巷村的土地上就行,省了他们很多时间,而且也说了他们没有想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