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铜兄铜弟这样的大户,吃起来才过瘾。
于是,三个人一番操作,做成了一万个合同的一个超级订单。
这个订单就是买进一万个空合同。而者就是铜兄铜弟。
这些合同的基本内容就是总数一万个限价出期权,价格在050的价位上,协定价格250一磅,合同的期货商品是一号工业铜。
铜兄铜弟这样的每一磅一号铜就可以收到价050。
一个合同的总量是二万五千磅,因此他们一个合同就收到12,500。
他们总共出一万个合同,得到了价收入125,000,000,也就是125亿美元。
那些费用什么的,都是小小不言的数额,完全可以不计。
所有一万个合同,家都是铜兄铜弟。
买家都是无量钱途财团。
这样的交易,实质就是身上,铜兄铜弟作为方,不管市场发生什么变化,到了交割日,都必须按照协定价格供货,让买方按照协定价格得到协定的商品。
也就是说,到了交割日,无量财团可以用62500美元买到一个合同25000磅的工业铜,那么一万个合同,就是625亿。
从市场发展前景来看,如果那个时候铜价一分不值了,那么铜兄铜弟就白得了那个125亿美元。
为什么不是625亿,而是只有125亿呢
那是因为,期货交易不是全额进行,而是只祢补差价。
因为一旦市场价格低于协定价格,那个时候限价出期权合同就变得一文不值,因此作为家的铜兄铜弟,就白得了当初因为出合同而得到的所有所得。
而当初作为买家的无量财团,付出的钱就收不回来,全部亏掉。
也就是说,只要交割日的价格等于或者低于协定价格,无量财团就是血本无归。
但是他们的付出风险,也伴随这巨大的回报可能。
这就是交割日的价格上扬。
一旦价格上扬,高于协定价,那么每上扬一美分,铜兄铜弟就是亏损一美分,这个时候这个限价出期权期货种类就会和市场同步同比但是方向相反。
这是对家来说。
但是对买家的无量财团来说,则恰恰相反。
如此算来,超过协定价每磅25美元以后,每涨一美分,铜兄铜弟每个合同就亏损250美元。
同比,无量财团就赚250美元。
按目前的10000合同算,铜兄铜弟就亏损250万,无量财团就赚250万。
以此类推,如果每磅工业铜涨到一美元,则铜兄铜弟亏25亿,无量财团则赚25亿
在价格上还可以继续提高,谁也不知道上限在什么地方。
无疑,铜价每增加一美元,都意味着铜兄铜弟大大量钱财流失;也意味着无量财团财源广进
tbouoougt
571火上浇油
这些算账,都是一万个合同为基础,但是一万个合同,绝对不是顶点rgt正如美国的房地产和相应的财产抵押债券一样,那些市场的操纵者,可以凭空创造出比实际财产多几百倍、甚至几千倍的虚拟财产
这个虚拟不是网络空间的那种虚拟,而是半真半假的虚拟。
假的是,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它们所代表的财富。
真的是,谁买这些债券,必须付出真金实银
也就是购买者,必须把他们的财富交给那些操纵者。
就拿这个一万个合同的铜期货举例。
马可看到这个交易了,他决定参与冒险。
于是他决定开发出一个新的品种。
就叫二等铜期货。
所有的条件都和那个原始合同的规定一样。
只是增加了一条,价格和盈利随着一等铜期货合同走。
也就是是到了交割日。
随着无量财团买的,无量财团赚多少,他也赚多少。
随着铜兄铜弟卖的,铜兄铜弟赔多少,他也赔多少。
除了表面这些一致和不同以外,这种业务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化整为零。
原有的合同,最低不能少于一个合同,否则没有买卖做。
而这个新的合同,就可以分成十份之一合同,百分之一合同。
这样,无数的小散户就可以加入进来,给这个期货市场增添了无限的活力。
不要以为这就是终点了,其实这才仅仅是个开头。
进入商品市场,尤其是期货市场的,都是聪明人,甚至一个比一个聪明。
第一个人搞了一个二等铜期货,第二个人就可以搞一个三等铜期货,或者二二铜期货,以至于无穷无尽
直到市场饱和,再也没有买主。
即使没有买主,也不是就风平浪静,万事大吉了。
他们还有低价竞争,附加优惠这一手,从现有的那些卖主那里争夺客人。
这些都是多出来衍生产品。
同时,即使是原始合同,也是可以大量增加的。
虽然市场管理部门有禁止挟仓的规定,但是无论卖家还是买家都有各种方法规避,使其成为一纸空文。
前面努度使用的一分为三分开下单,是最简单的方式。
他们是分散到二个不同国家的期货交易所,即使在一个国度,也没有什么问题。难道亲戚朋友就不能玩期货
努度回来以后,按照既定方针,紧紧盯着市场动向,同时,也掌握时机有出有进的保持账户活跃。
以免有心人注意。
但是,不管怎么变化,都不能掉下那个总合同持有量的一万大关。
实际上他总是进多出少,逐渐增加合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