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带好吃的,这个他们都喜欢,到时候大家一起吃东西,总比一起打架舒服多了。
另外,没说自己不能吃吧
还是那个前面问问题的家伙问道:“什么是糖衣炮弹”
麦柯看了他一眼:“外面是甜的,好吃;吃了会要命的和炮弹一样的效果”
那人心领神会就要坐下,麦柯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赶紧挺身站直道:“羊智”
“羊种是你什么人”
“我亲叔”
“好,既然你的问题最多,我就给你机会,让你多问我任命你杨智为挺进大巴山纵队司令,这次任务由你负责指挥完成”
本来麦柯打算这五十个小队各自为政的,这个杨智自己跳出来,他没有理由不压榨。
“坚决完成任务哈哈”
难道这小子是蓄谋已久
麦柯知道羊家子弟没有一个善茬,也就不理他了,接着发令。
“好我的面授机宜就这么多,希望你们发扬光大就此祝你们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千里大巴山,红花朵朵艳我会在嘉汉合流那里完工的工地上,迎接你们的凯旋而归”
原来这家伙不去
有点失望啊。
想必会缺少不少有意思的东西。
不过大家既然任务在身,就有必须完成任务的觉悟
于是大家异口同声,暴雷也般一声大吼
“坚决完成任务”
第1310章汉中大会群雄大改
麦柯送走了五十个小分队,就打道回府,继续他的开河大业。f,x
因为有了第一段和第二段两个十公里作业,大家都有了经验,不管是治理河流山川,还是对付周围的乡民悍匪,后面的这些操作就很是流畅了。
天军所过之处,一片繁荣平和景象。
这里的一条基础性原因,就是麦柯推行一条重要的经济政策。
这就是对新区所有的居民实施按需供应。
就如同天军占领的其它地区一样。
麦轲已经在圣山、伏牛山等地实施同样的经济制度,在四季果园提供了绝大部分食品以后,其它的主副食,全都采取集约生产,然后把产品放到超级商场,供那些需要的居民随意选取。
为了适应这个制度的需要,麦轲也和圣山一样,安装了跟踪系统,这就是计算中心庞大主机的一项功能。
这个系统,把所有居民的每日消费数量、消费品种、消费时间,全都记录下来,然后统计成总数,给那些负责生产的居民,让他们按照需要的数量安排生产。
这些生产基地都建立在事先选好的场地,受四季果园的影响,它们的产量也基本上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
当然,生产能力也不会有跟不上需求的问题。
这样,这个新型的经济系统,包括生产、运输、交换、消费环节,就以消费为主导,畅通无阻地在这个嘉汉合流地区运行起来。
原来那些居民每日都有的那种焦虑、缺乏、供不应求、供大于求,全都消失不见,无影无踪
供大于求,虽然似乎不可能。但是在靠天吃饭的地区,就是那么毫无道理地存在。
其实,这丝毫没有减轻供不应求物资缺乏的影响,反而使供不应求更加严重。
这个问题,只有在农村和边远山区生活过的经历,才会理解。
因为从一年生产的总量来说。数额是一定的,比如是365斤粮食。
再比如每人的足额消费是一斤二两,也就是有了一斤二两,人们就能温饱。
这个数额如果是每天生产一斤,随时生产,随时消费,那么即使差那个二两,也不是什么特大问题。
可是农村有季节性,要靠天等雨。靠天吃饭。
一般情况下,只有秋季才是收获季节。
而那些粮食,也是只有到了秋天的最后一个月,才能收获。
甚至是最后一个月的最后几天。
因此,消费是全年的,而收获只有几天。
这样,在收获的那几天,就有产品过剩问题。
当然。即使是最没有文化的老百姓,也知道那几天产的粮食。不能那几天都吃掉,然后其它时日喝西北风。
理想状态是均匀地分配到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
可是,这不是想如此就能办到如此的。
需要计划好,需要储存好,需要保鲜保质,需要防火防盗。需要防潮湿,防虫蛀,防鼠窃,防浪费
同时,还有运输的问题
种粮食的需要吃饭。远在大城市,甚至远在京城那些做官当老爷的人也要吃
还有那些不生产的人,比如军队,比如商人,比如学子,也都依赖于农民这几天的收获。
所有生产以后的这些环节,包括存储、运输、消费,都不可能再增加产量,只能是帮助消费。
非常不增加产量,反而会减少产量。
即使作得最好,也只能是减少对现有粮食产量的消耗。
稍有天灾,就会造成触及根本的影响。
也就是说,农民留下的365斤,只是最理想的状态才能得到保证。
天灾一旦发生,就会从这365斤中压榨,从而减少这个基数。
比如说,漕运出了问题,上交京城的粮食,全部损失。
这个时候,皇上万万不能因为粮食沉了水,就不吃饭是吧
可是,这个粮食又不能凭空变出来
只有一个地方有,就是农民的仓储。
每人的口粮中摊出来35斤吧。
皇命难违,这是必须交的
边防吃紧,需要增兵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能让卖命的空着肚子打仗是吧
可是不空肚子,到哪里找粮食
还是农民那个仓储,还剩下330斤。
好,国家不会竭泽而渔的,每人分摊30斤。
还剩下300斤活命粮。
如果认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