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三栖特种兵 > 分节阅读 1051

分节阅读 1051(2 / 2)

麦轲现在是真心佩服贾无良。

“咳别提了。今天差点儿没有吓破胆你说那个摄灵怎么就那么邪性那些变色蛇无影无踪,突然冒出来,把我吓得骨软筋麻还有那个摄灵,我的武功本来不错,竟然不是他一招之敌谢谢麦轲,你有心了”

“这个摄灵,我对他也和你的感觉一样,到现在也有点看不透,我估计不是一般人,以后还要多多注意;而且这一段时间你和他多有接触,有时间你详细给我说说。”

“好这摄灵的事情先放下,我就给你说说这次要送的情报。”

然后,贾无良就把这次情报的内容告诉了麦轲。

怪不得贾无良要冒着生命危险送情报,感情这情报真是非同小可

原来北经坐镇的六爷奕訢,又起百万大军来支援他的四哥咸丰皇帝来了

这时候,他们也顾不上兄弟之争,,而是下死力互相支持

这一百万大军,大约有一半人,是前些时候皇帝绝户令下征集的兵力,上次留下来保卫地方,现在前方吃紧,皇帝危急,不管三七二十一,全轰了过来。

其实这样的兵即使来得再多,麦轲也不放在心上,在一定意义上,他还觉得多多亦善

因为把他们调出来异地作战,他们的大部分战斗力基本上就废了。

如果不出来,留在家乡保护家园,他们的战斗力会成倍的增长,给天军造成的麻烦也会成比例增加。

引起麦轲注意的是后面的五十万

而且这五十万气的麦轲骂了人。

“这个混蛋六爷果然是鬼子六”

原来后面的五十万,都是鬼子六从其他国家搜罗来的

根据贾无良的情报,为了请动这些帮凶,他们什么都敢出卖

其中两个属国性质的倭国和高丽各出五万军队,条件是大清承认他们的完全主权

还有一条,他们攻下的城市,允许他们“大索三日”,也就是三天之内不受限制,任意让他们烧杀抢劫

这也就是说,满清为了打击天军,宁肯让人口众多、锦绣繁华的城市变成白地,让那些食人生番把居民斩尽杀绝。

人数最多的人来自白俄,一共三十万人,给他们的条件更绝,直接给领土

奕答应他们的条件是,如果打败了天军,直接把东三省全部划给他们。

难道他们就不怕把祖宗气的从坟墓中跳出来,教训这些败家的后代

还有十万人都是从北欧或者挨着白俄居住的族裔接来,条件都差不多。

不管是给领土还是不给,都有一条大索三日

整个是一群饿狼,围着一头肥牛在撕咬瓜分

麦轲听完了整个勾当,又气得大骂了一顿鬼子六

骂完以后,依然余怒未消,觉得这帮家伙到底什么样的鬼迷了心窍,竟然做出这种有辱祖宗的蠢事来。

看着麦轲还套在里面,贾无良来了一句:“他们本来就是异族入侵,否则也不会说宁赠友邦,不予家奴了,他们这样做很好理解。”

麦轲猛然醒悟,原来自己使用后人的观点,也就是国家的观念,也对这件事情做价值判断了。

对普通老百姓说,没有国就没有家,所以保家必须卫国。

可是对满清呢,他们知道,如果被汉人推翻,凭他们的祖宗和历代皇上积累起来的仇恨,如同汪洋大海,足够把他们淹没。

因此,他们宁愿用所有手段,甚至从国外借兵,更甚至分疆裂土,也要把国内的这股反清势力镇压下去。

一个是失败了必死无疑;一个是造成自己疆土小一些,这种取舍很容易选择

所以,麦轲也就消了气,这些余孽不过是费尽心机、垂死挣扎而已

倭寇高丽白俄、北欧诸小国你们不是来趁火打劫吗

我发誓让你们偷鸡不着蚀把米,肉包子打狗有来无回

咳一着急,这打狗似乎不妥,但是无回的意思有了,就先这样了

还有,你们既然敢来,我实话告诉你们,你们全都摊上大事了

你不来,我还想找你们去呢

这次你们送上门来的把柄,我岂能不笑纳

你们不过是为了捡便宜,没有想到连你们祖辈的家业也给我拱手送来吧

贾无良一句话,给麦轲开了一条思路,顺着这条思路考虑了一番,发觉一切都挺不错

真是万事共同效力,让爱神的人得益处

贾无良看到麦轲听了他的话,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脸色也由怒气笼罩,变为晴天日出,不禁问道:“想通了”

“没错想通了谢谢你,无良老哥你很不错现在说说你,你是准备休息几天呢还是回到你的天机阁呢还是参加天军的情报纵队呢还是参加天军的参谋部当情报专家呢这几天跟着我跑也行,随时给我提提建议什么的,或者如同刚才,来点儿旁敲侧击”麦轲现在对贾无良还真得有点欣赏了。

“我跟你走几天”麦轲对他有点儿欣赏;他可是对麦轲无比佩服的有这机会不赶紧抓住,岂不是傻

知道老六亲自带着一百万中外结合的杂牌军,来支援两河决战,咸丰心中百感交集

老六和兰儿的事情,即使再隐秘,哪有不透风的墙

再说皇帝虽然出征,皇宫里岂能不留人打点

明的、暗的都是必不可少的。

于是他很快就知道了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两人相隔甚远,不见不烦,如果老六来了,在眼前晃悠,难免雷霆一怒,拿下这个淫贼

然而,现在绝不是做这种事情的时候

于是,就在老六的百万大军到来汇合的前夕,咸丰的中枢大军毅然再次出发,向淮河战场突击

第988章左右两翼齐飞改

咸丰皇帝一动,影响很大,整个战场都发生了变化。

满清的中枢机构和直隶总督的四十万大军,本来都布置在旭州一线,咸丰的这次南移,让这个整体结构随之南移。

中枢机构既然南移,左右拱卫的部队也必须同时行动。

这样,本来是对付天军西路兵团的泗川总督徐泽醇,也跟着拔寨迁营。

拱卫东侧的盛京将军奕兴,本来是对付天军北方军团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