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召唤我吧 > 分节阅读 240

分节阅读 240(1 / 2)

“道君大可以亲身尝试一下”

苏成的眉头皱了皱,点了点头。

“道君请,这剧目要在这森林内上演,看过这出大戏之后,玄月的任务就完成了,道君应该对此界的风土人情有了直观的认识。”

说完,凭借种在云霄道人身上的秘法印记,两人随着马车,一起步入了这座奇异的森林。

一步跨越进去,没想到就换了一副天地。

明明是黑夜,却像是进入到一座童话般的世界里。

无比的温润,无比的和谐,无比的和缓,无比的温暖这些气息,这些光线,让整个森林都沐浴在童话般的光线和氛围内。

晶莹剔透的露珠,飞来飞去的蝴蝶,跳跃在枝头的松树,蜿蜒在草丛中青蛇啊,不对

苏成的脸色一变。

一旦警惕,眼前的画卷就轰然破碎。

真正的谜语之森才在眼前展开。

漆黑的夜依旧。

萤火虫似的光点,密布在高楼大厦般的树丛中。

无数种类、面目的妖精上上下下。

还有兽车在半空,行驶在纵横交错的道路上,来往于一个个巨树构成的群落之间。

“道君可是感受到了”

苏成点头。

“此界虽小,却不是没有奇异之处,这森林还有这些妖精,自有一套自保的秘法。蛮力闯入容易,但惊动了他们,后面的好戏就不容易上演了,生生的败坏了兴致。”

“所以才找了这云霄道人”

“然”

“为何是他”

“呵呵”玄月轻笑,“这些妖精对修士的防范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也只有神道中人才有机会接触。”

“噢”

苏成有些明白了。

“而且,这颗棋子的作用还不止于此。”

“我很期待”

“不会让道君失望就是。”

两人相对一笑,一同举步,没有惊动一草一木,就随着马车向森林深处走去。

至此,浓郁的异域风情,完全迥异的异类智慧文明,就像一副神秘的画卷,在苏成面前徐徐展开。

正文第414章死亡或者臣服

谜语之森,是个有机的整体。

这里的每一颗小草,每一颗大树,都可以看成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这是如何实现的。

自己的感知被莫名的干扰,是不是与之有着什么必然的联系

苏成小心的将手掌放在一颗大树的表面,抚摸它那凸凹不平的纹理,想着就是这是问题。

黑夜即将过去,依附的目标云霄道人,已经入驻所谓的树蔓。

这所谓的树蔓,就是一个巨树的顶部。

这颗巨树无比巨大,树冠覆盖了一公里方圆,树顶简直就是阡陌交通的迷宫。

纠结的树干、树枝密密麻麻,再加上编织的藤茎,生生在离地几公里的空域构建出一个群落。

一座座不明用途的“自然”建筑就扎根在这树蔓上。

奇怪的是,这里没有特别浓郁的灵力,有的只是怪异到不正常的生命力。

云霄道人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什么修行,居住在树蔓上,就被这浓郁到怪异的生命力影响,每时每刻,自然的就调理的身体,增长了寿命。

苏成的探查并没有任何结果。

现在他不能离开云霄道人太远,也不能在不惊动这座森林的情况下,探测它的秘密。

遗憾的收回手掌,身形一轻,就缓缓的离地向树蔓飘去。

中途,接触到冰冷的云层,是以得知,今天将是个阴雨绵绵的天气。

果然。

天亮之后,阴暗的天空下,连绵不绝的小雨,就洒落在森林。

树蔓太高了,超过了雨云的高度,所以是没有雨的。

树蔓上的阳光明媚,呈现微微的金色,旭日东升之时,一股很奇怪的契机从森林中挥发,然后向上,自然累积在十几个巨大的树蔓周围。

于是,一层层翠绿的、晶莹的、闪烁的光点就凝结在枝蔓间,看上去,美轮美奂,宛如梦境。

云霄道人盘膝走在一个巨大的树杈上,按照一种很奇怪的频率调整自己的呼吸。

一呼一吸之间,这种的翠绿就有一丝丝的进入到他的身体。

原来是这么回事苏成笑了。

“道君请看”

苏成收回视线,随着玄月所指的方向看去。

半晌,有些动容的说道:“这是何物”

原来,树蔓周围的光点并不是虚幻的,而是一种凭空凝结在枝丫表面的“苔藓”

这种“苔藓”是苏成从未见过的,自然、强大、和谐孕育这勃勃生机。

单纯的生命力不足为奇,苏成就是这方面的大师。

但这种生机很难形容,就像天地精华的自然凝结,就像世界自然诞出的奇妙馈赠。

“最初的妖精就是从这里来”,玄月淡淡的道出答案。

苏成这次是真的惊讶了。

“可以看成挣扎,在原住民被清扫一空后。”玄月如此说道。

“此为何物”

“长生苔”

“长生苔”

玄月点头,“在吾辈修士手中,它是无上的灵药材料。在妖族哪里,它是一切的来源,最重要的珍宝。在其他诸如神道、魔道眼里总之,无论是谁,都想得到,都在争抢就对了。”

“通玄界为何没有”

玄月神秘一笑,说道:“会有的,等它开辟完全,等它停止生长,等一切定型固化,等荒兽、异兽都被扫尽”

苏成张了张嘴,有些无语。

“有人猜测,长生苔似乎蕴含着世界的本源之力,不是灵力,不是单纯的生命力,很玄妙,即使最顶尖的炼丹大师也无法尽知它的药性和秘密。”

“正是有长生苔,妖精才得以诞生。但妖精并不是长生苔变得,最初的妖精就是在它的影响下,一代代变异也就是道君口中的进化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