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70(2 / 2)

好比在后世,一个工业城市的经济绝对比旅游城市好得多。为什么呢因为工业是本,旅游只是末。工业带来的工作机会,比旅游带来的工作机会多太多了。

为什么后世的旅游团,老是带游客去购物

因为没有这个,旅游业立马就颓靡大半可想而知,工业带来的东西,远远不止是经济这么简单的。旅游城市固然是不错,但真正能引领经济潮流的,还是工业。

“因为你可以继续投信托。”

张正书解释了一番信托的用处,石可斓眼睛都亮了:“你是说,那些个作坊,能带来不菲的利润”

“百分之百。”张正书淡淡地说道,“如果推陈出新,这样的作坊只会越来越好。如果不懂技术,还能在李家村那里去买过来。”

石可斓心动了,这真的是白赚的啊

要知道将门里面,忠心耿耿的亲兵并不算多,最多也就是两百来人的模样。但是,最初这两百多人开枝散叶后,到了宋朝这会,人数已经超过数千人了。这数千人里,很多都是过得很苦的。比如之前那“花面兽”刘忠,祖上就是亲兵。但那又怎么样分家之后再分家,到了刘忠这代,差点都吃不上饭了。

在宋朝,有几代人成巨贾的;也有几代人从小富到赤贫的。

虽然上进通道没有缩小,甚至还有所扩张。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等,人的能力问题等等,能真正跃升阶层的,还是少数。现在,张正书等于把机会给出来了,就看有谁抓得住了。就好比后世,在改革开放之后,诸多体制内的都纷纷“停职留薪”去“下海”。这里面固然有混得不如意的,有豪赌输掉的,但总的来说,造就了不少富豪。

有时候,不是时代没有机会,而是看谁有能力抓得住这个机会。

石可斓也看明白了这一点,但他还在犹豫:“扶持那么多作坊,值当么”

张正书觉得好笑了,信心满满地说道:“你是不是怕石家的生意受到牵连”这就是时代所局限了,很多人都认为财富是恒定的,不会变化的。你拿多一点,我就拿少一点了。

石可斓苦笑道:“石家虽然家大业大,但也吃不消这个啊”

“你怎么就确定,扶持了这些小作坊,你石家的生意就会受到冲击呢”

面对张正书的问话,石可斓也有点发愣:“莫非不是如此么”

“当然不是了。”张正书笑道,“天下财富不是恒定的,越多人创造,财富就越累积得多。这么说吧,如果把整个财富比喻成一张薄饼,一开始只能满足一个人吃。但如果把薄饼做成大饼呢怕是一个人吃撑了,都吃不完了。一样的道理,扶持小作坊,就是把饼做大,做到连你我都吃不完的地步,那接下来的事,就会越来越简单了。钱是会生钱的,只要不断扶持小作坊,那么钱银不会减少,甚至会大幅增长”

一边说着,张正书一边给出了详尽的数据。

通过图表的形式,石可斓终于想明白了一点:“你是说,做生意可以共赢”

“怎么不可以共赢了”

张正书倒是觉得奇怪了,“就好比我和你之间的生意,有谁吃亏了吗”

“我石家吃亏了。”

石可斓肯定地说道,“那辆四轮马车,不值这个价”

“真的不值吗”张正书盯着石可斓,似笑非笑的模样。

笑话,只要有政治眼光的人都看得出来,石可斓这一步走得太漂亮了。正因为石家这么“招摇过市”,他们家的这辆四轮马车这么拉轰,皇帝也好,朝廷也罢,对石家更加放心了。可以说,石家用少量的钱银,不仅买到了产品,还顺带传递了一个信号石家将继续纸醉金迷,你们不要管我,不要劝我,让我沉沦就好了

这样的收益,还不够大这样的产品,还不值得

石可斓也笑了:“张贤弟果然是个妙人。”

“再说了,如果你缺钱的话,完完全全可以再次把四轮马车卖了嘛。我估摸着,现在都能卖个十万贯了。”张正书很肯定地说道,因为这一辆四轮马车是终身保修承诺的,还会免费更换最新的零件。当然了,这里面也有猫腻的。比如四轮马车再好,可等到蒸汽汽车,或者是燃油汽车的出现,这四轮马车还有升级的空间吗这就是张正书的生意经了,而且他也没有违法承诺,只是在合理的范围内操作罢了。

但是,这辆划时代的四轮马车还是极具价值的。只要保存得当,可以当古董来卖。这么一算,其实石家并不吃亏。

第八百二十二章:我意已决

也许石可斓没有想到这一层,但石可斓也明白,这一笔买卖石家并不亏。首先,就如同张正书宣传的那样,石家得到了相应身份的马车,这是绝对可遇不可求的。第二个,就是展现了石家的财力,没有财力,石家就是想买,也买不起啊第三个最为重要,就是石家向朝廷传递了一个信号我继续赚钱,你们继续打压就好了,井水不犯河水

这种状态,怕是一般人无法理解的,张正书却知之甚深。

“那我们石家建造的钢筋混泥土楼房呢”

石可斓不会轻易服输的,接着追问道。

没错,张正书和石家生意分别是茶叶,四轮马车和高楼。但是,张正书不会承认这一点的:“诶,这话你可别乱说啊,那些施工队和我没多大关系,我顶多是材料提供商贾而已。也就是说,我提供水泥钢筋,他们把水泥钢筋加砖头盖成楼房。”

石可斓张大了嘴巴,虽然他知道商贾想要赚钱的第一个要素是不要脸,要是顾及脸面,怕是连生意都做不成。但是不要脸到睁着眼说瞎话这等地步,还是要属张正书了

“也罢,算你说得有道理”

不然呢,石可斓还能怎么样

张正书也笑了:“反正你也不吃亏,家里的楼房快要盖好了吧那可是天底下第一高楼啊,单单是这个名头,都足够载入史册了”

石可斓叹了口气,也不知道张正书是真傻还是假傻。如果愿意的话,谁想这么高调

这都是因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

就好像今天石可斓找张正书,都是身不由己。

“本来就是有道理,正因为互相有所求,才会做成生意。生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