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6(2 / 2)

很奇怪是不是宋朝是历朝历代税收最多的,但是财政问题也是最重的。这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可细究起来,还真的就是宋朝自己作死。

“唉”

张正书叹了口气,然后下笔给赵煦写信,希望他不要有什么妇人之仁,要“宜将剩勇追穷寇”,不要给西夏任何机会。他太清楚宋朝的尿性了,以为达到了战略目的就开始固守,殊不知防御从来不是什么固若金汤的,总会给人攻破的。而在正史上也印证了这个说法,一旦宋辽间发生战事,西军北调,那么西夏必然会卷土重来。

最关键的是,张正书给出了一个彻底瓦解西夏的办法那就是把当地的党项人迁入中原,把中原汉人迁入西北。

以汉人超强的相融性,同化党项人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但是,张正书估计赵煦不会采纳,因为那些文官是不会把党项人当人看的,而这也正是汉人文化倒退的象征,丢掉了自己文化的最大优势。试想一下,如果汉文化没有同化这一招,历史上那些少数民族都哪里去了呢比如匈奴、东胡、乌桓、鲜卑、柔然、突厥、回鹘、羌、氐、吐蕃或多或少都被汉人融合了,真正成了大一统。可惜,宋朝文人却把自己最大的武功给废了,导致党项人成了心腹之患。

试想一下,如果宋朝能对契丹人、党项人,甚至羌人、吐番人好一点,西北地区还会这么乱吗

再说到正史上,如果明朝不是这么妄自尊大,还有后来的清朝吗

汉人在宋朝之后,因为文化上的盲目自信,已经出现了妄自尊大的念头。也确实是,在宋朝人的认知里,就没有一个另外的文明可以达到汉文化的高度,自大地把其他文化视作“夷蛮”也是正常的。

可张正书知道,汉文化最大的优势不是排外,而是同化。可惜赵煦也好,那些朝中诸公也罢,没有一个人能想得到这个。甚至对他们来说,要他们平等对待什么党项人、羌人、吐番人,那就是在自贬身份

“现在只能寄希望于赵煦能听得进去了”

张正书的这封信,很快就被皇城司送到了赵煦手上,可惜赵煦根本没时间看。

因为前段时间,也就是七月末的时候,汴梁城地震了。房屋虽然倒塌得不严重,可是宋朝这时候财政危机太过严重,所以赵煦已经愁白了头。幸好是在汴州地震,地处京师,百姓生活富足,倒也不虞有谁会造反。

即便是这样,赵煦日理万机都没办法处理好政事,更别说看张正书的上书了。甚至前段时间张正书给他的密信,都不知道给丢到哪里去了。要是张正书知道是这样,他估计要郁闷得吐血。

第两百七十七章:密谋

因为太忙了,赵煦根本没时间看张正书的密信,自然不会知道张正书的主张。

而在汴州左近,却有人在暗中探查着宋朝的一切,看样子是要密谋着怎么攻宋。

“宋朝如今内忧外患,正是我大夏伐宋良机”

在一处破落的民宅中,一个看模样像是西夏商贾的人,把一份谍报摔在桌子上,兴奋地说道。

“这几年来,宋朝西军如同猛虎下山一般,侵夺了我大夏的天都山,占了我大夏的南牟会,筑起了石门城、好水河等城寨,居然还敢命名为平夏城和灵平寨,实乃狂妄至极再加上堡寨、葭芦寨、神泉寨三寨成掎角之势,扼住了我大夏的咽喉。常言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我大夏唱歌作乐地,如何能为宋人所占”另一个沉稳的,看似书生模样的中年人缓缓地说道,“今汴梁刚地龙翻身,宋人无暇西顾,陛下、太后欲亲征平夏城,夺回天都山,正是大好时机若是再迟,恐时机稍纵即逝待得冬日,山路上险滑,不利我大夏骑兵进攻”

“只不过如今南朝的安抚司实在难以招惹,若是想要传递此消息,怕是不易”

那个商贾模样的西夏人说道,眼珠子滴溜溜的转着,一看就是知道是阴险狡诈的人物。

“也亏得那些靺鞨人,不是他们提醒,我等也不会知晓还有挑起宋辽猜忌这一招”又一个看似是员外一样的人物,其实还是党项人。说到底,党项人和汉人外貌上相差不大,除了有秃发的习俗以外,真的就没啥差别了。秃发可以说是党项人最为显著的特征了,只是也很容易隐藏,只要戴上假发就能在大宋境内走动了,只要不自己作死,还真的就没有被发现的嫌疑。

其实,更好的是派女子来做间谍,也就是这时候说的细作。因为党项女子和汉家女子几乎没有差别,只要打小就训练,冒充汉家女子那是妥妥的事。其实,在汴梁城中也有这样的细作,只不过皇城司都查不出来罢了。

当然,这种女间谍培养不易,也难以打入汉人内部,更别说刺探什么情报了。就算是西夏有心培养,但真正培养出来的,合格的女细作却不多。毕竟女性在刺探情报方面,有着天然的弱势害怕,很少女子能撑得到最后。但是,一旦女细作培养起来了,那就是敌国的噩梦。因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通常是被忽略的。有了这个天然的屏障遮掩身份,再加上女性特有的细心,这种女间谍的破坏力要比一般的男间谍大多了。

“你是说那个完颜希尹”

书生模样的党项人站起身来,背负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走了好几步,才缓缓地说道:“他是个人物,女真有如此智囊,兴盛也不过是二三十年的事情。”这话并非是做了什么神棍,而是有迹可循的。草原上的部族,其亡也忽焉,其兴也勃焉。就好像契丹,其实崛起的时间也不过是短短数十年罢了。

这里就要说说草原上生存的规则了,那就是依附强者,弱小的部族依附强大的部族。哪怕是被强大的部族剥削也好,这些小部族也甘心情愿。所以,草原上的怪圈就是:突然就有一个部族兴盛起来了,因为其他部族都归附在他左右,人口猛地大增。而原本的草原霸主,因为失去了人口,而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是被后来者吞并了,就是融合了。

所以,女真如果崛起,绝对是像那些草原部族一样,就是那么短短数十年间就起来的了。

其实,西夏何尝不是这样如果从党项分裂,李继迁抗宋说起,西夏崛起也不过是五十多年罢了。这是在西北苦寒之地,大漠横亘。即便如此,党项人还是聚拢了大量人口,夺得了河套之地,确立了建国称帝的根基。

从自身推断别人,这个书生模样的党项人很确定女真就是走在崛起的道路上。一个部族的崛起,肯定有着不世的人才出现,完颜希尹就是女真崛起的象征。这个书生模样的党项人并没有觉得女真是个威胁,因为还隔着宋辽两国呢。远交近攻是历史告诉他的办法,所以西夏很早就跟女真人搭上线了。

“不过那些女真人也没安好心,为何他们不去刺杀辽国使臣,却要我们动手错非如此,我等现在还会在汴梁城中,也不用这般藏得像只老鼠了”那个员外模样的党项人恨恨地说道,“也不知道汴梁城中那些皇城司,是不是已经知晓乃是我们动手的了”

“知晓了又如何我们只要躲起来,待得我大夏大军